别人夸你家孩子时,千万别说“哪里哪里”,这样回,孩子自信又大方

布谷妈妈 2025-04-18 20:52:53

一位宝妈说:

有一次,别人夸她儿子懂事,儿子却低下头,一句话没说。

宝妈以为他太累了,没多想。

直到晚上睡觉前,儿子突然问:“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好?”

宝妈一愣,“你怎么会这么想?”

他说:“今天那个阿姨夸我的时候,你马上就说‘哪里哪里’,你是不是觉得我并不好?”

那一刻,宝妈心口,像被人拧了一下。

原来,她一句客套的“哪里哪里”,在他心里,变成了“妈妈不认可我”。

宝妈说,当时的场景是:

他们在朋友家吃饭,儿子帮人摆餐具,朋友竖起了大拇指说:“你家娃真懂事,教得真好。”

宝妈不好意思摆摆手,“哪里哪里,他也就在外面这样,在家可皮了。”

其实,宝妈知道,儿子平时也很体贴、懂事。只是,面对别人夸奖时,她会脱口而出一些客气话。

可她忘了,那个被夸奖的人——是儿子,他全程在旁边听着。

他听不懂什么叫“礼貌性推辞”,他只知道:妈妈不觉得我好。

我以前也会犯这样的错,别人夸侄女“长得真好”,我随口说:“哪里哪里,得多长长脑子才好。”

我说的是客套话,可明显看见,侄女尴尬笑容里的失落和局促。

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差,可我们,就是很难去“看见”他。

一:你说的“哪里哪里”,孩子听成了什么?

在我们大人世界里,“哪里哪里”只是种谦虚。

可在孩子的耳朵里,它是另一种语言。

他们听不出,我们是在客套,他们只知道——别人夸我,妈妈却不认同。

我们想表达的是“他还可以更好”,孩子接收到的却是“妈妈不觉得我好”。

外人的一次夸奖,如果我们不接住,对孩子来说,就像一个热气球刚飞起来,就被轻轻一戳——不疼,但慢慢泄了气。

我们习惯了自嘲、低调、贬自己来显示礼貌,可孩子不知道这些“大人潜规则”。

他们在成长路上,正在用我们的每一句话,建立“我是谁”的信念。

而我们不经意的一句“哪里哪里”,很可能悄悄埋下一句话:

“你没那么好。”

我认识一位初中老师,她说,有些孩子在学校表现特别好,被老师夸了,却回家一句也不说。

问他为什么,他说:“没啥,反正我爸妈也不会觉得我真的做得好。”

他们不是不想分享喜悦,是怕自己的“被夸奖”会被泼冷水、被一句“哎呀,没啥”带过去。

真正的自信,不是别人夸你,而是你相信,自己值得被夸。

而这种底气,很多时候来自父母的回应。不是那种虚高的吹捧,而是发自内心、具体而温暖的认同:

“是的,我看到他很努力了。”

“是的,他平时在家也这么贴心。”

“是的,我经常为他感到骄傲。”

这些话,尤其是当着外人面的说这些话,不但不会让他骄傲,还会点亮他的整个世界。

二:我们真正应该给孩子的,是有分寸的认可

很多父母说,还在外人面前夸?那他不得骄傲地尾巴翘上天?

我们夸孩子,不是胡夸海夸,而是要有技巧、有方法地夸。

这样,孩子才不会骄傲,同时长出自信、大方的翅膀。

①第一种:肯定努力,不夸天赋

别人说:“你家孩子真聪明。”

“聪明”是天赋,但我们要看到他的努力:

“谢谢你夸他,其实他为这个真下了不少功夫。”

或者:

“他平时确实很爱钻研,能被你看出来,他一定很高兴。”

这不是在“夸成果”,而是在承认努力。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想:“我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我的努力,且妈妈知道我付出了。”

那一瞬间,他不是因为天赋被肯定,而是因为坚持而被看见。

这种被认同,会让他更想继续努力,变得更“聪明”。

②第二种:借别人的话,把欣赏转达给孩子

很多孩子嘴上不说,其实特别吃这一套。

我们可以这么回应别人,也可以事后转述给孩子听:

“今天阿姨说你特别有礼貌,她说被你温暖到了。”

或者:

“我朋友说你讲话特别会照顾别人感受,妈妈听了后,也特别自豪。”

这不是“空洞的夸”,是带着“别人说了什么、妈妈记住了什么”的具体认可。

孩子会觉得:

“妈妈不但听见了,还记在了心上。”

他从你这里收获的,不止是一句表扬,还有一种安心感:“妈妈替我把光留住了。”

③第三种:轻描淡写,却胜似千言万语

有时候,最打动孩子的,不是语言多深奥,而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和轻轻一句肯定。

比如:

“你刚才那样做,妈妈心里真的很暖。”

“我刚看你那个表情,觉得你长大了。”

“你这么做,真的让我觉得特别骄傲。”

这些话没有讲道理,没有拔高,但它像一只手,轻轻地落在孩子心上,告诉他:

“你值得被喜欢,值得被骄傲。”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他可能嘴上“嗯”一声,脸也没什么表情,但你要相信:

他心里那个叫“自我价值”的地方,亮了一盏灯。

三:你的一句话,就是孩子面对世界的底气

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被夸奖时,总会偷偷看你一眼?

那一眼,其实是在问你:“妈妈,我这样,你认同吗?”

那一眼里藏着信任,藏着渴望,藏着一颗正在发芽的自信心。

而我们的回应,决定这颗心,是继续生长,还是悄悄缩回去。

所以啊,下一次,别人夸你家孩子时,别再下意识说“哪里哪里”。

试着笑一笑,说:

“谢谢你,他确实挺用心的。”

或者说:

“你这么说,他听了一定会很开心。”

你会发现,孩子听了之后,眼睛里,会亮起一片光。

那光,是你给他的,也是他带着走向世界的底气。

3 阅读:375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