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说,孩子有没有本事,看一眼就知道。
其实不只是说,有没有好工作、挣多少钱,更重要的,是看他们平时的习惯。
人穷不可怕,怕的是“穷根儿”藏在习惯里,一直改不了,日子就越过越难。
我身边那些日子过得紧、手头总不宽裕的年轻人,身上常常有几个相似的“穷习惯”。
不是命不好,而是习惯,把他们困在了原地。
“人有没有钱,一看便知”:没钱的儿女,大多有4个穷习惯。
一:只看价格,不看价值
邻居王婶,有一次说起她家儿子买鞋的事,说孩子总想省钱,网上买了双30多块的鞋。
刚穿两星期,鞋底就开了。
儿子只得又买一双,结果还没穿多久,又坏了。
几双鞋算下来,还不如买一双稍微好点的。穿着舒服,穿得更久,性价比也更高,
很多年轻人,总以为,省钱就是“买便宜”的,结果是便宜买来,贵着换。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其实并没有省下钱来。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买衣服,一般都买得“精”。
她不会因为衣服便宜,就左一件、右一件地买,而是每次都挑稍微好点的,精而不多。
人穿得精致,衣服还能穿好几年。
反观她另一位朋友,一出去就买、买、买,每件倒是不贵,但整体下来,朋友花的钱,其实比她还多。
穷人买便宜,是为了眼前不花钱;聪明人花钱,是为了未来更省心。
不看东西值不值,只看它便不便宜,这是短视,是一种“眼前便宜主义”。
久而久之,这种思维,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工作只看工资高不高,不看有没有发展;交朋友只看有没有好处,不看人品如何。
长此以往,就容易掉进“越省越穷”的死循环。
别总想着捡便宜,捡得多了,日子也跟着破破烂烂。
我们不是说,便宜的就不能买。而是,我们要买的“精”,不是“多”。
这看似便宜,其实,花的冤枉钱一点不少。
二:不舍得投资自己,时间都喂给手机
有个远房亲戚来串门,她说,儿子一回家就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一刷就是两三个小时。
她劝儿子干点别的,看看书、动一动,儿子却摆手说:“不要,我就想看手机。”
你说上班辛苦,歇一歇也没错。
但这年头,光靠上班挣死工资,不学习、不提升,只会越活越累。
那些真正日子好的人,从来不浪费下班之后的时间。
你在刷手机,他在学本事;
你在打游戏,他在看书;
你在熬夜追剧,他在健身、提高财商、搞副业。
人生就像种地,播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
今天的懒,明天就要加倍还回来。
怕累的人,永远挣不到不累的钱;不愿学的人,迟早被时代淘汰。
投资自己,不是一件“立马见效”的事,但它是你这辈子回报率最高的买卖。
年轻时偷的懒,老了全得还。
别等生活一地鸡毛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拼一把。
三:只要便宜就买,不管需不需要
我身边有很多人,只要一看见“打折”儿子,就立马两眼放光。也不管需不要要,一堆堆往家里搬。
结果到头来,这些图便宜买的东西,用不上,全堆角落里占地方,到最后还得扔。
不是不让大家省钱,而是很多人,根本没搞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买得多,也不等于省钱。
家里冰箱、柜子塞得满满的,可能一半是浪费。
有钱人买的,是自己需要的东西,穷人囤的。是便宜却不用的心理安慰。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平时,就特别喜欢买一堆便宜却不实用的东西。
买得鞋有点点挤脚,但她觉得,这个牌子难得搞活动,买到就是赚到了;
买的裤子稍微有点点紧,她想着,这么便宜,等我瘦下来就能穿了;
买的衣服颜色明明不喜欢,但她觉得,反正也不贵,买吧。
结果,这些衣服鞋袜,一次也没穿过,最后全送人。
到最后,一到月底,卡里就没剩多少了,日子过得紧巴巴。
很多人不是真的穷,是消费观念有问题。
越囤便宜货,越丧失判断力,到最后东西没少买,钱也没少花,就是啥也没留下。
买之前,我们先问自己一句话:“我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怕错过这个便宜?”
别把省下来的钱,都花在“凑热闹”上。真正会过日子的人,从来不靠“打折”来维持生活质量。
四:挣得多也存不下,根本不理财
我一个堂哥,工资一万多,看着不错。
但她的妈妈私下跟我妈说,儿子一分钱存不下,花得比谁都快,还老问她要钱。
这不是挣得少,是不会花。
会挣钱是一种能力,会理财,才是真正的本事。
很多人一提理财,就以为是买什么产品。
其实最基本的理财,是要知道每个月钱花哪去了,有没有合理安排,有没有预备金。
可惜不少人,连最基本的“记账”都懒得做,花到最后,连钱去哪了都不知道。
这年头,钱越来越难挣,可也越来越容易花。
不会理财的人,挣一万花一万;会理财的人,挣五千也能攒下两千。
生活不是靠工资活着,是靠规划活着。
我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挣钱靠能力,守钱靠智慧。”
人这一生,总要学会和钱打交道。不会管钱,钱就不会跟着你走。
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小毛病,它们像水滴石穿一样,能把一个人的未来,一天天“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