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全网围攻,销量狂奔的理想还有多少舒服日子?

第三眼界 2023-07-18 18:01:11

以周销量论英雄,理想汽车还能霸榜多久?

7月18日,理想汽车官方发布了7月第二周的销量榜单数据,理想汽车又毫无悬念地取得了新势力第一和豪华品牌第五的好成绩——而类似这样的周榜喜报,理想汽车已经发布4个多月了。

乘着新能源发展的东风,理想汽车的销量扶摇直上,从月销几千稳定在月均万台,上个月更是站上月均3万的新台阶,不仅将曾经的“朋友圈铁哥们”蔚来和小鹏远远甩在身后,更被媒体戏称:“‘蔚小理’的称呼是时候改为‘理小蔚’了”。

这边理想凯歌高唱,那边蔚来和小鹏却独自落寞。日久,罅隙渐生。

蔚小理干戈相向,终成割席之交?

前几年,新势力的日子普遍不好过。2020年6月时,小鹏CEO何小鹏曾在朋友圈发过其与李斌、李想的合影,并自嘲:“三个苦逼,忆苦思变”。当时的“苦逼”三人组,称兄道弟,面对残酷的市场环境,互相抱团取暖,彼此打气,不可谓不团结。谁曾想才三年光景,三人便“分道扬镳”,甚至有点剑拔弩张、割席决裂的架势。

得益于混动车型的优势和市场认可度,主打增程技术的理想汽车吃上了行业转型的巨大红利,不仅靠一款理想ONE,傲视群雄,更凭一己之力,将一套被行业公认是“淘汰落后”技术的增程重新拉回到聚光灯下,成为整个行业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而市场越争议,理想汽车的销量越高,不仅消费者越发认可,连诸多汽车友商也默默“低下高傲的头颅”,“打不过就加入”。理想ONE之后,先后有长安、零跑、岚图、问界等品牌陆续推出增程车型,并且也收获了诸多消费者的认可。

凭借销量优势和“抠厂”名号,理想汽车成为第一家宣布盈利的新势力品牌。2022年Q4财报显示,理想汽车全年营收452.9亿,毛利润19.4%,净利润2.65亿,实现“扭亏为盈”。

而另一边,主打纯电的蔚来和小鹏的日子却有些不太好过。

蔚来销量飘忽不定,车型越多,销量反而越低,始终在月均万台上下徘徊;亏损也日渐加大,逼得“嘴硬”的李斌,也不得不通过削减车主权益的方式,进行变相降价。

小鹏也危机四伏,寄予厚望的小鹏G9哑火,改款小鹏P7i不温不火,在内部震荡和产品体系混乱之下,小鹏亟需一辆爆款打开局面,而这个重担无疑压在了新上市的小鹏G6头上。由此我们看到,小鹏G6的上市不仅给到了比市场预期更低的价格,更是通过大范围的营销,企图重塑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官方极力渲染热销氛围,络绎不绝的看车用户和疯涨的销量数据,成为小鹏极力对外传递的信息。

然而,理想汽车的7月第一周的周榜一出,小鹏周销0.12万辆的成绩,还是狠狠扇了小鹏一个响亮的耳光。

于是,小鹏不高兴了。先是暗讽“路边社确实不靠谱”,接着又直言“以上关于小鹏信息都是假的,好饭不怕晚,我们没必要虚张声势的晒战报秀肌肉”,却唯独不愿意透露具体销量数据,坚持以官方月度销量数据为准。

蔚来虽未对理想自制的周榜单提出质疑,不过在近期流传的“理想L9的十大问题”的长图事件中,蔚来不满的情绪却昭然若揭。先是通过匿名的方式,爆料理想L9看不见的地方,10个不能说的秘密;在理想反击后,又通过ES8产品长图的形式,予以二次打击。

近日,李想在微博转发网友“中国汽车 T10 特别峰会”上,“蔚小理”三位创始人李斌、何小鹏和李想的合影,并评论“真好”。

照片上,三人笑容满面。只是人前一团和气,背后却相爱相杀的戏码,多少让三人的表情充满了五味杂陈的味道。

理想树大招风,李想祸从口出?

俗话说“树大招风”,再加上李想敢怒敢言的真性情,微博上“口无遮拦”,难免“惹是生非”。表面看,理想春风得意,但背后已经为自己树敌无数了。

前段时间,理想中断了几次周榜发布,李想解释说是因为有人举报。这便说明,其确实得罪了一些人。包括4月份魏牌蓝山上市的时候,也处处明里暗里针对理想L8。惹得李想也禁不住微博上暗讽,并在周销量榜上将魏牌加上,以直观的销量数据,给看似热销的蓝山“泼一盆冷水”。

如今,周销量榜已经成为理想宣传造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也成为不少媒体引用数据的出口之一。当然,对于这份榜单数据的真实性,其实是很让人怀疑的。一来是因为跟各厂商宣传的月销数据差距明显,二来是因为理想本着保密的原则,对数据来源三缄其口。

从周榜数据看,每次都是理想稳坐新势力头把交椅,并大幅领先于对手。有网友不屑地说,如果加上比亚迪和埃安的数据,理想恐怕只能屈居第三。当然,理想可以以“比亚迪和埃安”不属于新势力,进行合理驳斥;但魏牌和腾势名列其中,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严格来说,这两个品牌都不算新势力。不过想不想加入榜单,还是理想说了算,而自制的榜单有多少含金量和说服力,便要见仁见智了。

说到自制榜单,其实很多企业都热衷于搞榜单宣传。比新势力、比车型、比价格区间、比销量、比订单量、比上险量等等,虽然不见得每个维度都第一,但总能找到一个排名靠前的榜单,由此产生了“只要定语够多,总能成为第一”的坊间戏谑。

以前各车企都是月中公布上月销量,如今变成了月初第一天就急不可耐地公布上月数据,都想抢先宣传,生怕错过了热度。而理想则更进一步,变成一周一公布,可见车企之间的销量竞争已经“卷”到何种程度了。

据悉,7月份理想将挑战更高的销量目标,虽然官方并未透露,但月销3.5-4万很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6月举办的首届理想家庭科技日上,理想公布了首款旗舰纯电车的名称——“MEGA”,并很有信心地表示,MEGA将成为50万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这款名为MEGA的颇像鲨鱼的车型已经多次出现在网络上,并且引发了不小的热议。此外,传言中的理想L6也出现在了媒体的谍照中。

新车的陆续曝光,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期待,而随着“双能”战略的持续推进,理想月度销量有望再上新台阶。

据悉,上个月,理想汽车将其全年销售目标从最初的30万辆上调至40万辆,而截止6月底,理想汽车交付量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达13.91万辆,完成年度目标的49.78%,按照目前的势头看,理想完成40万辆的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

理想如今的成功依赖于巨大的市场红利,“奶爸车”的精准定位,切中了蓝海市场,但理想不可能一直独领风骚。当传统厂商回过神来,凭借技术、渠道、资金、产业链、人才等优势,理想汽车很可能会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蓝海变红海也不会遥远。

如今,蔚来ES8、魏牌蓝山、腾势N8、问界M9等新车或准新车都瞄准了理想L系列;

此外更有无数大五座/六座SUV瞄准了“奶爸”家庭用车,理想主打的冰箱、沙发、大彩电,也纷纷被友商抄去。新车蜂拥而入之下,理想的舒服日子恐怕会越来越少。

作为“微博之王”,理想CEO李想的频频发声,的确会为品牌带来不小的热度,然而“言多必失”之下,李想难免会遭遇流量反噬,顺带影响到理想品牌的美誉度。比如6月底,网友针对理想汽车前雷达D挡不工作的吐槽,便遭到李想的回怼,随即更引来水军对网友的围攻。

后来李想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后,赶忙删微博道歉。可面对网友的进一步质疑和指责,李想不仅沉默不语了,还陆续拉黑了不少“恶意评论”的用户。

结语:

作为中国新势力品牌代表,理想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在面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时候,丝毫不怵的销量表现,为中国品牌高端化挣回了不少面子。然而,其能否代表中国品牌角逐未来,还需要打个问号——起码在友商层面,其表现是难以服众的;而在用户端,争议也不小。

汽车行业极其考验长期主义,一时的销量决定不了什么,理想销量飘红未见得是好事,而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下滑也未见得是坏事。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趋势变化,企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冷静判断,如此才有可能走得长远。

奇瑞和长城的浮沉是前车之鉴,而今日的比亚迪,也是新势力们需要好好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1 阅读:2
评论列表
  • 2023-07-21 14:53

    买电车主要还是买智能化,理想算了吧

第三眼界

简介: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