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学艺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说他学文化学不成,学剑术也没学好,就是想学万人敌,万人敌也就是兵法,可兵法也是学得不求甚解。可就是这样一个好像样样稀松的人却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场神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期我们别的不说,单说一下他的武艺方面。
项羽应该是楚汉那个时期公认的单挑第一,甚至后世好多人都认为项羽不仅是楚汉时期甚至是整个古代历史时期武将战力排行榜的NO.1。一个剑术没有学好的人为什么可以在战场拼斗上大放异彩呢?
其实战场武艺与后世的民间武林武艺不是一回事,虽然说好多名家门派的练法都从战场武艺中吸收过一些东西,比如说大枪、刀剑等兵器练法,但真打起来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战场上古代武将的比拼一般都是马上兵器的拼斗,二马一错为一合,这个考验的是武将的力量和瞬间反应能力,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当然也可以二马并行,一边前进一边打斗,也可以停下来打。不管哪种打斗方式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优势。
关于这一点可以在《说唐》等演义小说中充分看出来,那里面的武将一般都是谁的力气大谁最厉害,而且马上武将强于步下武将,因为有马的冲力的加成。所以李元霸才会那么厉害,而和李元霸有着同样力气的罗士信却又不是李元霸的对手。
马上比武在两人兵器相碰的一瞬间,胜负往往就已经分出来了,尤其是在那些力量相差悬殊特别大的人之间。比方说李元霸一招震飞宇文成都的兵器,三锤打跑裴元庆,靠的就是那强的离谱的绝对力量,至于李元霸打普通小兵那就更不用说了,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样轻而易举。
常常有描述说某位武将和人兵器碰过以后被人家震得虎口出血,这就是古代武将马上比拼的一个特点。
说到项羽,有一部电视剧很生动地演绎了他和别人单挑的场景,他和叔父项梁比武,比剑术被项梁轻易战胜,因为技术不过关,旁别穿越过去的现代人易小川看到了就想和项梁学习这种剑术。
后来肯定是学会了,但到了和项羽在马上单挑的时候,根本就没法打,项羽的力量太大,要不是项羽留手,易小川恐怕连一招都扛不住。
说白了马上比拼对技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只需要把基本的技术练熟了,剩下的靠的就是自己的力量。在两人兵器相碰的一瞬间,你力量小你就是扛不住,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而项羽有着古代超级猛将的标配,那就是四象不过之力。不过不是超不过,是比不过的意思,就是说四只大象的力量也比不过项羽,还有一种说法是四象指的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这四种神兽,不管哪一种说法,这都是非常强大的一种力量,同时代难逢敌手的力量。当然这是演义中的说法。
但就是正史中的说法,项羽也是单挑无敌手,群战势难挡。无论是首次展身手击杀殷通的一百多名守卫,还是最后以一敌数百汉军将士就受了一些小伤的壮举,都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古代的武将一般都是有着强势力量的人,再加上沉重的兵器和快马的冲力,所以才造就了古战场的一次次单挑奇迹。像后世的关羽斩颜良,八十二斤的关王刀加上赤兔马的冲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古代的战场是存在武将单挑这种比拼形式的,打赢的一方会士气大增,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和观念去看待古代的事情。
而项羽以天生神力和他的一次次战阵磨炼创造了那个时代的战场奇迹,成为了勇战派的代表人物,这也是偶然之中的一种必然。
普通士兵是布衣,将军重甲加战马,加上力量大体力好,能杀很多很正常。如果真的布衣步战1打100,那是根本不可能的,100个人只要包围那一人长矛捅,能变刺猬。
李元霸是演义小说人物。你怎么不把孙悟空也拉进来聊一聊[吃瓜]
项羽的实力是被夸大其词,最后被人家杀的哇哇叫。如果项羽厉害的话,就可以把别人杀的哇哇叫。
天生神力,无需精妙招士就帅的没朋友了。败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面子无耻有底线硬装贵族大尾巴狼,遇到无耻没底线的流氓无产者刘邦,最后兵败自尽,是历史必然。
项羽有四象之力就不会自刎了
鸿门宴杀刘邦是预定计划,为了面子不肯摔杯。饭桶项父应假项羽命令派兵杀死刘邦,否认是项羽指使。可惜项父是个小娘子,搞什么项庄舞剑这样的笑话。项羽有这样人扶佐,岂能不败?
天才总是有那么几个的
那他马是没学好?那是他觉得太简单了!
自古武艺出将门,整个少林门派还抵不上一个俞大猶
姚明一个足球没有学好的人为什么可以在球场上大放异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