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为什么不管用了?其实缺了一个关键环节

李悟空 2020-08-04 18:42:50
“四两拨千斤”的来历

“一力降十会,能降十会。以巧破千斤,难破千斤。练就千斤力,四两拨千斤”。这话说得确实经典。好像一说起“四两拨千斤”,人们就会想起太极拳,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看来这句话可能并不是太极拳首创。少林拳谱中有一首《趋避歌诀》。

“趋避须眼快,左右见机行。

趋从避中取,实自虚处生。

山重身难压,隙开进莫停。

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

不难看出,太极拳“打手歌”中,“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这句话极有可能是化用少林《趋避歌诀》中“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而来的。所以说“四两拨千斤”的拳法绝不只有太极拳一种。

太极拳的现状

那么太极拳真的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吗?真正的太极拳,毫无疑问肯定能。感觉现在说什么都要加上个真正的,没办法,假东西太多了,典型的“公园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那样的太极拳只能称作舞,和大妈们跳的广场舞一样,毫无实战价值。就像过去汉奸叫作伪军一样,现在的“公园太极拳"也可以叫作“伪拳”。可能这样说有点过分吧,但这是事实。

为什么号称练了几十年太极拳的民间高手在武林风的擂台上打不过练了没几年的普通散打练习者,而且还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

记得当时好像是初中时看到的这一幕,那会儿刚好学了一套太极拳没多久,看的过程中感觉练散打的那个人的一拳一脚就像打在我身上一样,看完之后几乎对传统武术绝望了。公园太极拳是这样,竞赛套路是这样,功夫演员是这样,包括一些骗死人不偿命的所谓民间高手还是这样,当然不排除民间依然有高手,但是太少了,可遇而不可求啊!

还有近些年愚弄大众的闫芳耍猴似的太极拳;以及雷雷自吹自擂练成太极拳的绝技“鸟不飞”,结果十几秒就被徐晓东KO,输了还叫嚣什么“术高莫用”。这些人简直把太极拳的脸全丢光了,现在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柄。

真正的太极拳

“四两拨千斤”肯定没那么简单,就像上面说得“练就千斤力,四两拨千斤”,关键就在于这个“千斤力”,但是这个“千斤力”指的可不是蛮力,而是指功力。就像老话说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白了传统武术如果没有功,只有拳,那么只能沦落为街头杂耍。

现在的太极拳只剩下了空壳——套路,失去了灵魂——功。“功”是基础,有“功”才是真正的太极拳。

何处寻真“功”

那么怎样才能学到真正的功夫呢。想起我们山西流传的一句俗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现在我将其改成“借问功夫何处学,悟空遥指故纸堆”,哈哈,没错,就是故纸堆,前人早已把他们的宝贵财富留在了他们的著述当中。愿意学习的,就去寻找吧!

再就是一个“缘”字了,民间有高手,可遇不可求。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