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大概注意到了,特朗普关税大战启动后,美国的铁杆盟国,有人在蠢蠢欲动。
虽然是经济与军事两个貌似很远的领域,但其中的关联并不远。我们能从中观察和判断到特朗普的下一步打法。
一、英军航母是何意图
据英国官媒报道,英军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将于4月下旬出港,向西太平洋进发。预计在6月到达,届时将有三项重大军事行动:
1.与日本自卫队开展联合训练。
2.参加澳大利亚"护身军刀"年度军演。
3.对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港口访问。

大家现在观察英军的动态,但凡是离开欧洲区域的,都可以和美国联系起来一起观察、分析、判断,尽量往美国身上找原因、找意图,一般不会错。
尤其对于中国,英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更有一层历史敏感性,何者?当年鸦片战争,就是英国海军叩开的我国国门。
也就是说,英军此来,一定和中国有关。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进入新世纪以来,英军航母一共来过几次东亚,都是来干啥的。
第一次,2008年。英军“卓越”号航母大举前赴南海海域,进行一系列军事活动,虽然没有严重到军事演习的地步,但咄咄逼人之势令中国相当难受。好巧不巧的是,那一年,美军第一次把核动力航母“小鹰”号部署到日本横须贺基地。
只是那时节中国海军力量相当孱弱,正是张局座所说中国海军受尽委屈的年代,官方没有大规模宣传这些事,民间也没有引起多高的关注。
第二次,2021年。英军“伊丽莎白”号航母来到西太平洋海区,与美日澳等国海军举行联合军演。
更巧的是,这年6月美国常驻日本横须贺基地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驶出日本进入印度洋海域,而之后的“里根”号航母编队到8月才进驻横须贺,其中有50多天的军事真空期。
如果中国海军真在那时动手梧桐,美日海军都无法有效应对。
而英军“伊丽莎白”号航母正好在这个真空期驶入西太。
航母编队到万里之外部署,从高层商讨到各种准备再到万里航行,更涉及与多国海军联演,周期相当长。而竟能恰巧补上美军航母真空期,背后真相昭然若揭,美英双方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商量好了的。
从历史维度来审视当下,今年英军航母再来,有一层意图是明确的,英国要充当北约欧洲国家的话事人,强化北约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存在,要压法国一头。你法国派军舰到亚太(法国戴高乐号于2025年1月到达东南亚),我就再深入一步到东亚海区。英法的死亡缠绕仍在延续,不过非本文讨论之主题,故不作多论。
但还有一层意图,需要结合当下台海的怪现状来分析,有些东西已经跨出单纯的北约色彩。
二、美军后缩因何在
这次英军航母来,我们目前尚没有看到美军航母真空的迹象,没有听说美印澳等国发布要搞大规模联合军演的情报。

而且观察一下去年以来美军驻扎在横须贺港的“华盛顿”号航母编队,我们惊讶地发现两个事实:
1.“华盛顿”号航母本舰从未在台岛周边活动。只在韩国西南济州岛海域,进行过一次针对朝鲜的威慑军演。
2.穿航台湾海峡的美军舰船规模和级别都有所降低。
什么原因呢?
大概也有两条:
第一,解放军的中远程导弹,已经具备肉眼可见的打击海上舰船的能力。火力范围圈早已捅透第一岛链,航母本舰再开进来就是海上活棺材。
航母是具有相当战略意义的武器平台,任哪个国家也不敢拿它来犯险。贵人不立危墙之下,贵舰也不敢停炮口之下。
第二,山东舰演习,已拥有封锁宫古海峡的能力。虽说不至于对“华盛顿”号形成压倒性优势,但至少能让他有一怕。古今用兵,未战而先为不可胜,先算好后路、退路,这是中外合格的指挥官都要预先考虑的。
两方面原因,使解放军拥有极强的海上威慑能力,所以“华盛顿”号只能持重待之,不敢再像20年前一样把台湾海峡当公共成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再敢到处撒尿留味儿,小心导弹从天而降要你小命。
对比着看美英两军的动向,就能观察出有意思的东西。
美军不动,持续后缩,把英军航母弄过来是什么考虑呢?不外乎英国的身份稍微方便一些,英军前来中国不至于那么敏感。
但英军航母到达,增加了美军威胁中国的力量。尤其对南海和东海,造成实打实的威慑,中国势必分出力量应对之。
从中国的应对动作,美军进一步观察和判断解放军海军的各种力量运用特点,以及实力底数。
尤其是对冲一下台岛的紧张。解放军连续组织了好几次环台封锁军演,老赖的气焰被压制低到极点,再不弄出点动静来有负所谓友邦之义。
自从列常联合揍大清以来,美国第一次在非蜜月期这样低调,派盟友出来恶心东大,背后透露的信息,着实让人唏嘘。
三、特朗普的后招
上一篇文章我们列举了热战的可能性,分为几种不同样式的打法。

当然,那是相对极端的可能,以目前的形势看,真正发生热战需要有极其充分的背景条件,要么世界经济全部陷入不可扭转的大衰退,要么地缘政治限入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要么是某些国家不顾一切发动意料之外的挑衅行动,比如半岛。
目前,这几类条件都没有酝酿到位。
那么,不考虑热战,特朗普把英军航母拉到西太增加变数,会有什么样的后招?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还是掺杂了部分军事行动的政治经济综合行为?
笔者不揣冒昧,试作一分析。
第一种,通过军事威慑让中国让步。
美英一旦携手,就会改变世界某国或某地的局势,几十年来屡试不爽,仿佛已成欧美眼中的定式招法。
这次不排除仍有此考虑。东大强硬对等反制关税大战,但东大最大的心病仍是台海。北约和印太同盟一齐向东大施加压力,无限提高台海热战的可能性,迫使东大左右不能兼顾,进而在关税战中主动退步求和。
第二种,英填压太,美出中东。
英军航母填补西太美军航母的真空,维持数月,以保持对台海的警备,美军再把“华盛顿”号开向中东。
目前美军在中东已经有两艘航母,如果再开去一支航母编队,哪怕是把华盛顿号的大部分驱逐舰或其他舰船派过去,在中东形成压倒性力量,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伊朗本身就很软弱,再施以泰山压顶式的威慑,会使其对中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经贸领域。
这会有什么长远后果?
作为中东举足轻重的国家,伊朗对华经贸政策一直是该区域的风向标。
中伊经贸有几个核心构件,有的已经形成,有的正在酝酿,有的正在商谈且具备变成现实的可能。
形成的是对华偏重的贸易政策,尤其是采购中国的电子设备、新能源设备、机电产品,以及中国在伊朗的基建投资。伊朗对85%的中国商品实行零关税。
正在酝酿且会对世界经济造成深远影响的人民币平行支付系统,这将会一点点撬动美元世界货币的大山,深为美国人所虑——这可不止特朗普。
正在商谈的,比如中俄伊联合航运体系,虽说只是里海、印度洋区域航运,但其意义在于抛开美欧,自成一体。
如果美军来一招指东打西,在中东强行迫使伊朗跪倒,把之前中伊经济合作的各种成果一夜归零,这将使中国对等反制战略失去重要一环。
第三,大分自留地,世界再度阵营化。
我们目前看待特朗普的关税大战,国内普遍出现一种盲目乐观的潮流。
有的说,特朗普搞闭关锁国,破坏了全世界贸易规则,迟早收回。
有的说,特朗普太极端,这种政策不符合美国资本家利益,迟早会恢复正常关税。
还有的说,特朗普表面搞高关税,实际上默认转口贸易什么的,他不是说90天对其他国家仍实行低关税吗?
还有的片面地根据美国海关电脑系统故障、对华部分商品豁免等信息,高兴地自我宣布胜利,看,美国马上就认怂了吧!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我们可以嘲笑特朗普缺乏大国领导人的风度,可以嘲笑他推特治国,可以嘲笑他有些另类。但永远不能小看美国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毕竟美国总统不是韩国大统领,冲冠一怒的事情,特朗普做不出来,即使想做,他的团队也会拉住他不让他做。
任何公之于世的政策,都是深思熟虑,经过细致盘算后推出的。
笔者分析的三种可能,最担心的就是第三种。
美欧联手,划分经贸领域的两大阵营。
至少从现在来看,英国仍然唯美国马首是瞻,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特朗普在谋划关税大战之始,就已经和英国达成共识,派英军航母来东亚示威。
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制造业回流,但他可以采取变相方式打击中国制造业。比较厉害且无法防范的,就是美欧携手,彻底抛开世贸组织,另行建立一个自贸体系。这样一来,中美过招,两家互殴就没有意义了,得抓紧时间到南美、非洲、中亚、中东快速下手,看谁能拉到更多盟友。
再以后,就是新的经济冷战时代。
这将是中国最头疼的局面,也将是世界经济真正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