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汉顺帝刘保下诏让人针砭时弊,提出合理建议,但是许久无人应答,直到最后,李固站了出来。
那么,李固会给予汉顺帝刘保怎样的回答呢?
李固开门见山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天灾不断确实是政事乖张、阴阳不协造成的。政治好不好,得看供职之人的能力;官府起不起作用,要看官吏是不是能吏。因此,选拔官员应该看能力与人品。但是,我们现在选拔官员却是靠的金钱(指卖官鬻爵)与人脉(指提拔外戚),所以官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与不文明;
第二,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大臣与皇帝的影响力必须符合天道,如果大臣的影响力超越了皇帝,那么就会阴阳失衡,日月相冲,就会给国家带来无法想象的危害;

第三,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否则朝政就有被颠覆的危险。女人的思维方式,永远是围绕着家族与亲近之人转的,所以一旦后宫掌握了话语权,那么她的家族之人与她的亲近之人就会大量被提拔,就会充斥整个朝堂,如果这些人真的有能力还好,但是绝大部分是仅凭裙带关系,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汉顺帝刘保听完李固的阐述,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她最爱的梁皇后。
汉顺帝刘保让李固先退下,然后自己回后宫与梁皇后商议该如何处置李固。
梁皇后听完李固的说法后,不忿反喜,恭喜汉顺帝刘保获得了一员能臣。
汉顺帝刘保听得一头雾水,李固攻击你,你反而赞赏他?
梁皇后解释说,李固所言,哪句涉及到我了?我本身没有主动干政,我家中人也没有任何人因为我坐了这个皇后之位而获得提拔与好处,你怎么会认为他说的是我呢?就算说的是我,我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确实是在为皇帝您说话、是在为我们朝廷说话,是在为我们国家说话。

汉顺帝刘保听后,对梁皇后充满了佩服与愧疚。
汉顺帝刘保仔细琢磨后,觉得李固所指应当是自己想提拔乳母宋娥与过于重用宦官集团这两件事。
于是,汉顺帝刘保放弃了给乳母宋娥封侯的想法,并将宋娥送出了皇宫。
汉顺帝刘保还责令宦官们严于律己,不得参与超越自己职能之事。
当然,对于李固,汉顺帝刘保将其封为议郎,希望其经常给自己提建议。
乳母宋娥与宦官们对因李固而失去影响力恨之入骨。
于是乎,他们联合起来攻击与诬害李固。
朝中很多无所作为的大臣也因为李固的这次对策而受到影响,他们也很怨恨李固,于是也加入到了这次对李固的诬害之中。
这件事闹得这么大,汉顺帝刘保也很难硬保李固了,只能先将李固革职并下了大狱。
梁皇后可不想让这样的能臣就此折腰,于是让自己的父亲梁商上书力保李固。
只要有了帮李固说话的人,即便只有一个,那汉顺帝刘保也有理由将李固保下来。更何况,除了梁商之外,大司农黄尚、仆射黄琼等一班尚正直的大臣,在观望后也选择了为李固说话。
就这样,李固被救出了大牢。

梁皇后知道,只要李固在京城,那些魑魅魍魉对他的攻击就不会停止,于是让汉顺帝刘保将李固先外调,待真正需要他的紧急关头再将其调回京城。
就这样,李固被封为广汉郡雒县令,暂时离开了京城。
公元134年11月,李固事件安定后,汉顺帝将在此次事件中没有起到好效果,平日只会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的司徒刘琦和司空孔扶罢官,改封原大司农黄尚为司徒,原光禄勋王卓为司空。
同时,汉顺帝刘保将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封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让他震慑朝廷。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新的梁氏外戚集团又要祸乱汉王朝了呢?
我们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