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的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都很低。
原因就是东汉中后期,皇帝手里皆无权,朝政大权在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手中来回转换,但是始终到不了皇帝手里,皇帝皆为傀儡,就像幕府时代之后的日本天皇一样。
汉顺帝刘保终于在孙程等宦官的政变下坐上了皇帝之位,但是这些宦官发动政变的真正目的,可不是为了推他上位,而是为了复仇与夺权。
孙程等19名宦官因为此次夺宫政变,皆被汉顺帝刘保封侯,其中孙程被封万户侯,王康和王国被封九千户侯,最低的魏猛和苗光也分别食邑二千户与一千户,因此他们这个组合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九侯。

汉顺帝刘保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甚至准许他们娶妻纳妾,允许他们收养子嗣承袭爵位。
那个时期又出现一个震古烁今的现象,就是宦官的老婆比完人的老婆还多,制作假阳具的工坊供不应求。
汉顺帝刘保登上皇位2个月后,就觉得不得劲、不舒服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登上皇位,朝廷中的一切都是十九侯说了算。
为了拿回本属于自己的皇权,汉顺帝刘保开始疏远十九侯,扶持自己的力量。
可笑的是,汉顺帝刘保扶持的自己的力量还是宦官,这个宦官叫张防。
对于汉顺帝刘保即将发起的攻击,十九侯看在眼里,但是并不急躁,因为他们知道,有人会帮助他们铲除这个祸患的。
这个人是谁?
我们前面说过他的故事——虞诩。
虞诩,就是那个在10年羌乱平定过程中,献上了一个又一个妙计的虞诩。
汉顺帝刘保即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封为司隶校尉。

虞诩做了司隶校尉之后,以其刚正不阿的处事态度,开启了弹劾贪赃枉法、为官无为大臣之路。
张防,这个汉顺帝刘保最新扶持的宦官,其作为实际上比十九侯好不到哪里去,也是个贪赃枉法、仗势欺人的宦官,十九侯知道,虞诩早晚对他动手。
公元126年8月,虞诩首先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和李闰出手了,弹劾他们贪赃枉法。
此时,朝中众臣早已被十九侯收买,包括三公,所以虞诩的弹劾上书刚刚提交上去,就被三公驳回了,并且诬陷虞诩为了不知的目的陷害十九侯。
虞诩只得再次上书为自己辩解。
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了,十九侯没有受到惩罚,虞诩也没有获罪。
而这一结果的真正原因,首先十九侯势力强大,岂是虞诩所能扳倒的?其次是十九侯还要留着虞诩帮助他们扳倒张防呢,所以没有收拾虞诩。
一周之后,虞诩果然第二次上书弹劾,而这次弹劾的对象,正是十九侯盼望的中常侍张防,虞诩弹劾中常侍张防卖弄权势、收受贿赂。
为了让虞诩的这次上书达到效果,十九侯故意将虞诩的上书扣押,不让汉顺帝刘保看到。
虞诩知道后大怒,将自己捆绑后主动来到廷狱,声嘶力竭的在廷狱痛斥张防弄权误国,早晚给汉王朝带来灭顶之灾,自己不愿与此等人同朝为臣,不如就此死在廷狱之中。
十九侯的目的达到了,于是将虞诩的上书呈递到了汉顺帝刘保手中。
汉顺帝刘保看到了上书,却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虞诩所言确实为国为民,但是如果依其所言将张防治罪,自己苦心设计的夺权大计就宣告失败了。
张防得到消息后,跑到汉顺帝刘保面前痛哭,辩解自己无罪。
汉顺帝刘保最终下定决心,将虞诩免官,赶出京城。
但是,虞诩就是赖在廷狱不走。
你不走,那就别走了。
张防开始三天两头的派人去廷狱虐打拷问虞诩。

看守廷狱的狱卒看不下去了,劝说虞诩不如自杀算了,少受点苦。
虞诩却说,如果自杀,我还如何自辩清白?还如何将张防这等贪赃枉法之辈绳之以法?
浮阳侯孙程和祝阿侯张贤实在看不下去了,进宫面见汉顺帝刘保,为虞诩求情。
汉顺帝刘保召尚书贾郎询问他的看法。
贾郎与张防本是好友,当然帮着张防说话,死咬张防无罪,虞诩以权谋私诬告张防。
汉顺帝刘保对孙程和张贤说,你们看到了吧,别被虞诩给骗了。
孙程和张贤没能救出虞诩,于是去找虞诩的儿子虞岂商议对策。
虞岂带领百余名虞诩的门生,在宫门外拦住中常侍高梵的车,拼命地叩头为虞诩伸冤,血流了一地。
高梵就是十九侯之一,这一切本就是他们设计出来了,如今终于到了收网之时了。
于是,十九侯联合面见汉顺帝刘保,陈说虞诩的尽忠为国,怒斥张防的违法乱纪。
到了这一步,汉顺帝刘保想保住张防已经无能为力了。
最终,张防被流放,贾郎被免职,虞诩被赦免出狱,任用为尚书仆射。
汉顺帝刘保的夺权大计失败了,那么他是就此忍耐还是另寻他法?
我们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