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汉顺帝刘保想扶持宦官张防帮自己搞定十九侯,从十九侯手中拿回皇权,但最终在十九侯的计谋下宣告破产。
不过很快,汉顺帝刘保就发现了十九侯中的破绽。
人的品质、处事态度,总是会随着地位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人永远是贪得无厌的动物,嫉妒、攀比是人的本性。
现在的十九侯,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老婆有老婆,要儿子有儿子,这是之前任何时代的宦官都无法想象的优厚地位,但是也让他们的贪念越来越盛。
东汉中后期,虽然在历史上的存在度不高,但是震古烁今的怪事可以点不少。
如果那个时代有热搜,那么公元126年热搜榜前10位,应该都被宦官之间争风吃醋抢老婆占领了。

你很难想象,曾经团结一心共做大事的十九侯,会因为抢老婆而彻底分裂,更何况他们都是宦官。
但是,这件事就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公元126年的历史上。
为了抢老婆,十九侯纷纷上书汉顺帝刘保,互相爆黑料,揭老底。
这不正合汉顺帝刘保的心意吗?
于是,汉顺帝刘保借着这件事,逐渐分化十九侯,逐步收集十九侯贪赃枉法的证据,最终在公元126年底,将除了十九侯的头目孙程之外的其余十八侯逐一罢官,全部流放了。
十九侯中仅剩的孙程,如今孤掌难鸣,地位摇摇欲坠,只得主动向汉顺帝刘保请辞。
汉顺帝刘保念及当年孙程扶持自己登基的恩情,没有难为孙程,同意了他的辞呈,让他回老家做了一介布衣。
至此,权倾朝野的宦官十九侯退出历史舞台,汉顺帝刘保得到了短暂的亲政机会。
那么,汉顺帝刘保在这难得的机会中,做出了怎样的成绩呢?
毫无作为!

汉顺帝刘保确实只是个少年,只知道贪玩,之所以收拾十九侯夺权,只是因为他们压得自己太难受了,而不是为了自己能做些什么大事。
汉顺帝短暂的亲政时间,还得看边境上的大将们为汉王朝增光添彩。
我们先看看西域这边的班勇。
时间线拉回公元125年。
公元125年7月,班勇聚合敦煌郡、张掖郡、酒泉郡的6000骑兵,带着西域鄯善国、疏勒国、车师前国的联军,向车师后国发起了攻击并取得大胜,斩杀8000余人,俘获牛羊马匹50000余头。
公元126年春,班勇扶持车师后国国王的儿子加特奴弑父夺权,成为新的车师后国国王,而后带着车师后国的军队攻打东且弥国,斩杀东且弥国国王另立新王。
公元126年夏,车师地界的六个国家——车师前国、车师后国、东且弥国、卑陆国、蒲类国、移支国全部宣誓效忠班勇。
大家注意,他们宣誓效忠的是班勇,而不是汉王朝,也就是说,班勇现在在西域是一股独立的力量。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班勇来西域是自己的行为,当年的汉安帝刘祜是准备放弃西域的。
如果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班氏一定会成为东汉末年割据势力的头一号,然而故事在公元127年发生了转折。
公元127年6月,敦煌太守张朗将目光对准了西域。
张朗的儿子在京城犯了事,为了帮助儿子免罪,张朗决定立功赎罪。
敦煌太守想立功,最大的机会就是在西域的战场上。
于是,张朗与班勇联系,相约共同攻打西域尚未投降的焉耆国。
班勇最早在西域使用的兵马,都是从张朗那里借的,此次张朗相约,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二人相约,张朗率领敦煌郡、张掖郡、酒泉郡、金城郡的3000人马走北路,班勇率领西域联军40000人走南路,南北夹击焉耆国。
张朗立功赎罪心切,命令部队急行军,提前南路2天时间到达了主战场,并且没有等南路军就直接发起了进攻,一战就斩杀了焉耆国2000余人。

焉耆国王元孟害怕了,赶紧请降,并将儿子送入洛阳做人质。
尉犁国、危须国二国也被汉王朝的威力震慑住了,遣子入朝宣誓效忠。
此战后,张朗果然以战功为儿子赎了罪,还获得了大量封赏。
但是班勇却被汉顺帝刘保治了个失期之罪,召回了洛阳下了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家会记得西汉名将李广最后是怎么死的吗?
在漠北迷路失期,被卫青抓起来治了贻误战机之罪,最后愤而自杀。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如此的反复、如此的遗憾,名将的命运总是如此的命途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