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125——宦官复仇夺宫之变,阎氏集团烟消云散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5-03-18 09:01:26



书接上文。

阎太后利用宦官集团获得了至高权力,而后就将屠刀砍向了宦官集团,如此过河拆桥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宦官集团的不满。

有不满就要找机会反击,机会在哪呢?

8岁的汉少帝刘懿虽然是皇帝,但是过得比谁都痛苦、都憋屈。

小小的年纪就承受如此重的压力,汉少帝刘懿很快就病倒了。

面对汉少帝刘懿可能忽然离世的现状,阎太后不得不重新寻找自己新的傀儡皇帝,可是谈何容易。

如果找不到新的傀儡皇帝,刘保就有可能登上帝位,这对阎氏家族来说是最不利的结果。

所以,为了能延续阎氏家族的荣光,阎太后做出了一件震古烁今的荒唐事,全国征召皇帝。

征召皇帝的条件是,刘邦后人,年龄不得超过5岁。

是的,你没看错,条件宽泛到刘邦的后人即可,因为从刘秀的后人中,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中常侍孙程在这一事件中看到了宦官集团复仇与翻身的机会。

于是,孙程开始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并暗中开始布置谋划。

公元125年10月27日,仅做了180天傀儡皇帝的前汉少帝刘懿就病逝了。

阎太后按照之前扶刘懿上位的步骤,先秘不发丧,然后秘密召济北王和河间王的儿子们入京,放宽年龄限制选择新皇帝,当然,在这段特殊时间段,宫门紧闭,屯兵围困,不许任何人走漏风声,更不许任何外人入内。

外人进不来,里面的人更好动手。

公元125年11月2日,孙程召集王康、王国、王成、黄龙、孟叔、彭恺、李建等19名宦官集团骨干在济阴王刘保被软禁的德阳殿截衣盟誓,召开战前会议,布置重要任务。

公元125年11月4日夜,孙程的队伍在洛阳南宫崇德殿前集合,而后直入宫门,向章台门发起进攻。

此时,阎氏集团的核心人物大太监江京、刘安、李闰、陈达正在章台门把守,孙程的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江京、刘安和陈达。

李闰一看孙程的队伍来势汹汹,吓得当场跪地求饶。

孙程给了他机会,要求是李闰必须同意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

李闰哪敢不答应。

攻克了章台门,孙程留李闰和王康留守,以断绝阎太后与外界的联系。

而后,孙程带着队伍直扑德阳殿,把还睡眼朦胧的刘保拉了起来带入南宫云台,推上了帝位。

这一年,刘保11岁,他就是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还在懵逼状态,孙程就假借皇帝的名义,下令公卿大臣和虎贲、羽林将士屯守南、北二宫门户,保护刚刚继位的汉顺帝刘保。

此时,阎显正在北宫,岂会就此坐以待毙。

于是,阎显也传太后懿旨,召越骑校尉冯诗和虎贲中郎将阎崇带兵前往北宫北门朔平门铲除孙程势力。

冯诗带着兵马赶来,阎太后许以他万户侯。

冯诗假意应承,并说自己带来的兵马不多,要回营多带些兵马来。

阎太后不放心,让阎氏集团的亲信樊登跟他同去。

冯诗与樊登刚离开北门,冯诗就一刀把樊登砍了。

之后,冯诗回到大营,关闭营门,不许任何一名士兵出营参与此次政变。

冯诗这边的兵马用不上了,阎太后又让自己的弟弟卫尉阎景赶紧带兵来援。

孙程再次假传汉顺帝刘保诏书,令尚书郭镇前往擒拿阎景。

阎景刚到卫尉营,郭镇已经带着羽林军等候多时了,当场将阎景拿下并送入了大牢。

阎太后和阎显失去了全部翻盘的希望,只能等着被瓮中捉鳖了。

孙程来了个杀人诛心,命人围而不攻,并让汉顺帝刘保带着众臣们在阎太后与阎显被围之地召开朝会,气的阎太后与阎显七窍生烟。

阎太后主动交出皇帝玺绶,希望能够得到宽大处理。

可是,像她这样政治战争中失败之人,从古到今哪有好收场的呢?

很快,阎显、阎耀、阎晏三兄弟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家人全部流放比景(今越南),也就是当初阎氏集团将王永及谢恽、谢笃、周广的家人流放去的地方。这就叫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至于阎太后,她没有被赶出京城,而是被关进了离宫。

汉顺帝刘保每天派人去问阎太后,你后悔了吗?

阎太后就此被逼疯了!

公元126年正月19日,阎太后终究以撞得头破血流的下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阎氏集团仅仅掌控了大权极短的时间就烟消云散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忘恩负义。这就是因果循环。

阎氏集团倒台,汉顺帝刘保登基后,宦官集团再次强盛起来,汉王朝又进入了宦官掌权时代。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