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我为张家口写了五首诗

浩慨说历史 2025-03-28 08:40:38
乾隆:我为张家口写了五首诗

原创 文:西坝岗阿修罗 张家口辑逸

公元1745年(乙丑),已是爱新觉罗·弘历走上大清主要领导岗位的第十个年头。七月壬辰,年轻的皇帝自圆明园出发,奉太后启銮,巡幸木兰、多伦诺尔。回程计划由多伦诺尔经张家口返京。

皇帝今年34岁,正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时节。连他自己也未曾预想,此后还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五十余年。

这一年的六月份,京畿周边遭受旱灾的奏折就接连不断。到八月,皇帝巡幸回銮时,宣化、万全、龙门、怀来、西宁、怀安、延庆、保安等八州、县及延庆卫,已成偏灾。此一话头,暂按下不表。

且说自九月初一日,皇帝边行围边由坝上草原向西南张家口方向机动。一路行来,先后驻跸额尔托昂色钦(初一日)、多伦鄂博图(初二日)、乌兰诺尔(初五日)、扎玛克图(初六日)、陁尔呼(初七日)、济尔噶朗图他拉(初八日)、哈木呼诺尔(初十日)、十八里台(十一日)、陁赉庙(十二日)、张家口下堡(十三日)、宣化府(十四、十五两日)。

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局部)

本月十三日,銮舆自陁赉庙(今崇礼区陶勒庙?)至张家口入关,确定无疑地,队伍走的是朝天洼、西甸子、孤石村、大境门这条被称作“正沟”的道路。皇帝诗兴涌起,吟成皆是五言律,《御制诗初集》中,总称《九月十三日进张家口途中得诗五首》。如下,我等一一赏析之。

其一

枌榆别碛景,闾里接林烟。

牡钥雄关固,丸泥荒塞连。

清时为外户,昔日此三边。

守险何如德,停鞭益慨然。

其意为,关内成片的榆树,果然有别于塞外大漠景象,走过烟雾笼罩的树林,紧挨着便是城内聚居的人家;张家口此地锁钥险固,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处;如今正值清平时节,作为交通内外的门户,此地可是旧时设防的前沿啊!我自心下忖度,与其处处守关设险、军事羁縻,怎么及得上以德治天下、绥远怀柔呢!

34岁的皇帝,对自己的施政是如此的自信。

《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书影

其二

物土今为扩,山田似列阶。

刀耕困硗确,箕敛忍科差。

是地秋稍有,兹怀慰与皆。

谁欤颜柳笔,可惜勒烟崖。

试析之,皇帝之得意处在于,本朝疆域较前代大大扩张,山坡上到处都是开垦的农田;此地土质不好,耕种困难,又值旱灾之年,实在不忍再征租赋徭役。作者于颔联下自加注曰:今岁宣化府属歉收,命有司加意抚恤,蠲租赐赈,匪沽游豫休助之名,而已饥已溺,实不忍于怀也。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又掉一下书袋,引了《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谚语是百姓盼帝王常出来体察民情的意思);颈联接着说此地(指口外)秋收在望,看起来庄稼长势要稍好于口内,让我心下宽慰。联下再加小注曰:口外较口内为差胜,故云;尾联笔锋一转,落在另一事上,即小注所说:离口数里有磨石大书者,一曰:“万国来朝”,一曰:“内外一统”,殊令人喷饭。所讲即今崇礼西甸子至大境门一路上,西侧崖壁上康熙朝石刻。

不知道年轻的皇上对两处摩崖为何有“喷饭”之讥,估计是俟后又见到了清水河(与大境门长城相交处)东崖壁上所刻“华夷界限,蒙古朝宗”八个大字吧!弘历心想:前明边防,亦不过到此处,我大清疆土空前,如今这边墙沿线已属域内了。

帝王心术,历来难测,不佞姑且猜它这一回。

孤石村崖壁“万国来朝”石刻

其三

频朝咨远近,隔岭变暄寒。

水郭仍收稻,烟墟罢剪萑。

拂鞍惊柳绿,回首忆枫丹。

一幅王维画,今来试展看。

本首重在写景。且行且记,皇帝每日都要问一下途程的远近,下了坝以后,感觉到大坝南北果然气候殊异、冷热两重天。首联下加小注曰:过札萨马打坂(即坝头山地)气暖,与塞外顿殊,草木犹绿;坝下城外,居然暖至可种水稻,百姓生活安定,亦不必费心地防备贼盗(罢剪萑:意思是说天下安定,没有强盗。)一路之上,绿柳拂马鞍,让人感觉到气候差异之大,即将入口之时,不禁忆起自北向南而来时,沿途所见枫叶流丹的秋日景象;种种所见,真堪比王维诗画,徐徐展开,任人仔细品看。

其四

萝壁罨丹苍,拈吟兴渺茫。

路难谁省得,诗债我应偿。

玉笋遥皴白,金英正绽黄。

古人曾有句,看菊作重阳。

一路上看黄褐色的山石壁立,上覆着爬蔓与藤萝,令我推敲词句的兴致愈发高昂;路途坎坷,此中况味,不知有几人省得,倒是我这诗兴正浓,拟作可不止一首哦!颈联自加小注:先一日雪,遥峰积素,可观;塞外无菊,今始见之。远山积雪,仿佛画笔皴出,路旁野菊花,应时开放;不禁想起前人所咏:看菊作重阳。

大境门外正沟“内外一统”石刻

其五

风物正深秋,千岩霁霭浮。

乘时询稼穑,触景廑怀柔。

纵窥籓旅,犹存插羽邮。

转输看故迹,休息倍堪筹。

一路观看此间风物,正对应深秋时节。触目峡谷山石,雪后初晴,雾霭缭绕其间;节气又是秋收,百姓庄稼丰歉,时刻萦绕于朕之心怀;如今太平时节,无人敢来窥探我雄边,然而当年为传输军情而设的台站,至今依然还在。作者自注:北路戍兵自张家口设台,以通羽檄焉;当年为作战开展运输的遗存,犹能亲见。作者自注:军兴之际,由此路运米以供储糈(xǔ)。今阅外尚有弊车千许存焉。这时时警示我们,虽清平时节、闲逸环境,也要安不忘危、治不忘战,小心备御。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总说一下,皇帝的五首诗,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地位使然,字里行间均透露出一位“主要领导”的胸怀气度。

《其一》,中心落在最后一句“守险何如德,停鞭益慨然。”大讲以德治天下,绥远怀柔。从诗的立意上占据道义的至高点;

《其二》,重点在自加小注“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一位胸怀社稷、心忧黎民的好皇上形象,呼之欲出;

《其三》,总地看来,是在描述气象地理、山川物产,然而一句“水郭仍收稻,烟墟罢剪萑。”仍掩饰不住对自己文治武功的满意与自信:是我为尔等创造了一个安适的生活环境;

《其四》,此是唯一一首纯写景的诗,虽未便明说,但心下不免骄矜:这好大一片江山,都是我的!

《其五》,从一组诗的思想理路上来讲,最后一首,总要概括、提升一下主题。“转输看故迹,休息倍堪筹。”便达到了这种效果,即照顾到了前句关心收成、胸怀百姓的盛世愿景,又有安不忘危、治不忘战的远大擘划。作者实在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皇帝。

一言以蔽之:整组诗之立意兼气魄,完全符合一位帝王应具备的层次与格局。其实亦不过是主要领导比较含蓄与低调的“表扬与自我表扬”。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挟矢图

乾隆十年,皇帝为张家口写了一组五首诗,古往今来,亦属罕见。这要在旧时,是应当刻碑建亭以纪之的殊遇恩荣。只不过当今,帝王专制已被推翻了一百多年,人民群众对皇帝已不必顶礼膜拜了。所以,笔者也有胆量,以自己的浅陋拙见,于诗作之中,昧死擅自揣度帝王心术。不才相信:任你是何等样的圣主英才,总不离吃喝拉撒,“也须是个人!”

清高宗纯皇帝(乾隆)实录:壬午(作诗的当天),赐张家口副将以下各官兵丁等银币有差。是日,驻跸下堡。

犹记若干年前,为发展旅游计,因当年康熙皇帝曾驻跸张家口堡,有好事者,于堡子里附会演绎出一间“康熙茶楼”。于今得了确信,乾隆皇帝亦曾在下堡宿过一宵,不禁惹人思绪飞扬,武城街里,也应该开张几家“乾隆削面”才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