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总统宝座,仅仅只是尹锡悦跌宕命运的开端。未来,等待他的会是死刑判决,还是漫长到近乎“牢底坐穿”的监禁生涯?4月14日,韩国法院正式开庭审理尹锡悦的内乱案,将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再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就在10天前,韩国宪法法院以8∶0的一致判决,剥夺了尹锡悦的总统职权。自此,从政治舞台来看,他已然沦为一只“死老虎”。依据韩国现行法律,他彻底失去了再度角逐总统之位的资格,况且,即便参选,恐怕也难以获得多少民众的支持,其政治生命至此已画上了彻底终结的句号。 然而,由于尹锡悦所犯过错性质恶劣、罪孽深重,他未来是否会在韩国监狱中度过余生,备受各界关注。如今,随着4月14日内乱案的开庭审理,这一悬念开始走向揭开的进程。所谓“内乱”,通俗来讲就是“造反” 。

尹锡悦虽曾身为总统,但现代国家的总统与古代帝王有着本质区别。在古代,秉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理念,整个国家归皇帝及其皇室所有,故而不存在皇帝造反一说。但在当下的政治理念中,全体国民才是国家的“大股东”,总统不过是受民众委托、经选举产生的“管家”,是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CEO、职业经理人,国家绝非总统的私人财产。尹锡悦为延续自身政治生命,发动作乱、宣布戒严,这无疑构成了造反行径,因此遭受内乱罪的审判也在情理之中。 回溯中国古代,造反堪称最为严重的罪行,杀头都算是从轻发落,往往还会被株连九族。不过,现代社会强调个人责任与义务,因此,若定罪,受惩处的仅有尹锡悦一人。

就目前披露的信息而言,尹锡悦的重大过错在于戒严当日,他竟真的向一线指挥官下达命令,要求特种部队冲入国会,抓捕正在进行表决的国会议员。此前,尹锡悦面向大众辩解,称依据韩国法律,总统有权宣布戒严,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无不当。但关键在于,谁赋予了他抓捕国会议员的权力?韩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的行政权受国会立法权的制约。倘若某位国会议员确实犯错犯罪,理应由检方和警方依法展开调查,而非由总统下令,让特种部队直接闯入国会抓人。相较于总统,议员手中权力有限,且不掌控任何国家暴力机器。倘若任由尹锡悦肆意妄为,今天他能抓捕议员,明天便能解散议会,长此以往,他是否就要走向独裁、妄图称王称霸?所以,即便贵为总统,尹锡悦也绝无权力命令特种部队进入国会实施抓捕,而这正是他犯下的不可饶恕之罪。

也正因如此,韩国宪法法院才会以8∶0的悬殊比数,直接宣判其罪名成立,剥夺其总统职务。 与他的前辈全斗焕和卢泰愚相比,尹锡悦的政治手段确实显得太过稚嫩。从某种程度上讲,或许正是由于他的幼稚和准备不足,才致使这场戒严最终失败,好在他也未敢负隅顽抗,从而避免给韩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试想,倘若他当时强硬命令特种部队冲入国会,将所有议员一网打尽,韩国如今恐怕早已陷入难以想象的混乱局面。但无论如何,他的一念之差已然铸就大错。依据韩国法律,他面临着被判死刑的可能。当然,鉴于他前总统的身份,即便被判处死刑,实际执行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大概率在关押几年后便会获得特赦。不过,他注定将永远被钉在韩国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评判与反思的负面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