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长个子,家长可要小心了,一般小孩身高低于同性、同龄孩子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每年长高低于5厘米,即可诊断为矮小症。身高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身材矮小的孩子,则容易出现内向、自闭甚至抑郁等心理隐患。那么,孩子不长个子,家长该怎么办?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依然避免不了矮小症这一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的隐形“杀手”。矮小症是一种小儿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不及时治疗,矮小症患儿不仅会面临求学坎坷、求职困难、求偶不成等困境,还会遭受心理创伤,以致内向、情绪不稳、抑郁,甚至是智力发育落后。
孩子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影响,除先天遗传外,营养、微量元素、生长激素、运动或疾病等原因,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身高,因而,导致孩子不长个的原因也很多:非疾病性因素如:家族遗传,营养、睡眠、运动不足等;疾病性因素如: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真性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矮小症的治疗时机非常重要,错过即可能造成孩子终生矮小的遗憾。矮小症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疗的,但首先要查明病因。只有明确了矮小症的病因,才能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发育较差,不问原因,就盲目让孩子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或所谓的增高药品。在这类保健食品或增高药品中,有的可能违规添加了激素成分,短时期内也许发育加快,但会造成骨骺过早闭合,提前终止生长发育,同时造成内分泌紊乱,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和健康。
对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吃是比较重要的。家长还得管得精细一点,不是指烹饪精细,而是指摄入的食物,有的能吃,有的要少吃。长高这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长期随访。
有的家里管得比较牢,孩子可以半年随访,有的家庭管得比较松,则需要每隔两三个月随访。骨龄一定要动态监测,长期随访,才能了解还有多少长高潜力,是否需要用药治疗。
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期是4-10岁。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治疗效果越好。另外,孩子年龄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