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是每个家庭倍加关心的事情,人们常说:“孩子还小不着急,到了二十三窜一窜”、“父母都矮,那孩子的身高也没啥希望了”。其实,这些都是身高误区。
有极少数孩子,在儿童期进入青春期时,未出现生长加速,但是青春期之后却出现身高猛长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体制性生长发育迟缓”,民间俗称“晚长”,一般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有更多的孩子并不会出现晚长,因为青春期发育后,骨骺线闭合,就不会再长高了。如果出现身材矮小,时间拖得越久会导致身高差距越大。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年期的最终身高取决于遗传、营养及内分泌激素对生长速度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身高增长的速度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至三岁时,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如果说孩子长不高,全是家长的错,也许好多家长都觉得有点冤,可是看看下面这些错误的作法,咱当家长的是不是也存在呢?
对照一下,家长才会知道,自己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错!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现孩子矮小,90%的家长会选择盲目等待或相信“孩子晚长”;87%的家长没有监测孩子的身高,不知道孩子发育缓慢;71%的家长放纵孩子晚睡习惯,任凭睡眠不足对孩子长高影响;90%以上家长对孩子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习惯,置之不理;27%的家长因盲目给孩子吃营养品造成性早熟,让孩子再也长不高……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矮小时,已经太晚了,骨骺线已经闭合,孩子再也不可能长个了,只能终身矮小;另外,还有一些发现孩子矮小时骨骺线还没有闭合,有长高机会,但家长给孩子乱吃营养品,造成性早熟,促进了骨骺线闭合,导致生长期缩短,造成孩子身材矮小。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身高取决于父母的身高,父母都长得矮,孩子自然长不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的身高一半来自遗传因素,一半来自后天因素,如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对于身高的影响是很关键的。
孩子的身高增长黄金期是18岁之前,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干预孩子的身高。其实不是孩子长不高,而是家长没尽到责任,让孩子的身高毁在了自己手上,真的很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