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第一猛男刘裕的创业之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由版图说历史 2023-12-13 03:25:00

刘裕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即今徐州,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22世孙。西晋末年,他的家族随晋室南渡,长居于南徐州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即今镇江。

公元363年,刘裕在京口里出生,但不久母亲就去世。他们家传到父亲刘翘这一辈已经一贫如洗,无力请乳母哺养。幸得姨母哺养,刘裕得以存活并长大成人。

刘裕长大后,身长七尺,雄杰有大度,为琅琊王谧所赏识,认为其必能成大器。然而因家境过于贫寒,刘裕只能以种地、砍柴和贩卖草鞋为生,跟早年的刘备差不多,看来他们老刘家的祖传手艺很相似。

投军北府,屡败“海贼王”孙恩

俗话说,“穷则思变”,为了改变贫困的现状,有一番作为,刘裕转而投身于东晋著名的北府军,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399年,因晋廷征兵抓壮丁问题,引发不满,五斗米道士、初代“海贼王”孙恩趁机在会稽郡起兵反晋,一时间东南八郡云集响应,声势浩大,威逼建康,朝野震动。东晋朝廷立马派刘牢之等将率北府军前往镇压,此时刘裕正好被划归刘牢之麾下担任参军。

刘牢之到达吴地后,刘裕被派往侦察敌情,部下仅有数十人,不料碰上孙恩手下的数千义军。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躲一躲,没想到刘裕二话不说,直接率众跟数千义军干上了。在队友大半战死的情况下,刘裕仍手拿长刀砍对面,一路火花带闪电,一个人追着几千人砍,东晋第一猛男由此诞生。

后来,刘牢之之子率晋军大部队赶到,义军见晋军主力来了,一路溃退,刘裕则乘胜追击收复会稽山阴,“海贼王”孙恩泛舟逃往海上。

400年,不甘心的孙恩再攻会稽郡即今绍兴,却被刘牢之率军击退。之后,刘牢之驻扎上虞,并派刘裕镇守句章城。401年,孙恩卷土重来,屡次进攻句章城。句章城小人少,但刘裕每次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打得“海贼王”孙恩自闭不已,怀疑人生。

从此,猛男刘裕算是跟“海贼王”孙恩杠上了,孙恩走到哪,刘裕就追到哪。孙恩转战海盐,刘裕追到海盐,筑城大败之;孙恩循海路沿江而上攻丹徒,刘裕又率不足千人部队追到,大败孙恩迫使其登船而逃;孙恩不久北上转战郁洲,刘裕又奉命北上讨伐,多次大败之,孙恩被迫南下退回大本营翁洲。

孙恩屡为克星刘裕所败,非常郁闷。402年,孙恩攻打临海,被临海太守所败,部众仅剩数千人,走上穷途末路。孙恩害怕被晋廷所诛,留下一句“既生恩,何生裕”,投海自尽。至此,一代“海贼王”孙恩落幕,东晋猛男刘裕也因多次打败孙恩而声名鹊起。

但是,孙恩虽然死了,他未竟的事业却仍有接班人继承。孙恩的妹夫卢循,二代“海贼王”收拾孙恩残部继续反晋。

平定诸桓,匡扶晋室

孙恩之乱大大牵制了晋廷兵力,403年,桓温之子桓玄乘机顺江东下攻破建康,废晋安帝,将其流放江陵,建立桓楚。刘裕迫不得已,假意委身于桓玄,伺机而动,很受桓玄器重。

为了安抚卢循,桓玄任命其永嘉太守。但卢循不为所动,太守照做,叛乱照旧,并派姐夫徐道覆进攻东阳郡。然而,倒霉的二代“海贼王”又碰上了老冤家刘裕,徐道覆大败而归。之后,刘裕又追至晋安郡,卢循只好泛舟海上,准备南下发展。

桓玄称帝后骄奢淫逸,大兴土木,搞得百姓疲惫,民怨沸腾。于是,刘裕暗中联络北府军旧将准备起事。

404年,刘裕等人在京口发动起义,并将桓玄主力围困于建康以北的覆舟山上,巧设疑兵之计,以火攻大败桓玄军。桓玄见势不妙,乘船败走西逃,在入蜀过程中被杀。

桓玄死后,以其侄桓振为首的桓氏势力仍盘踞荆州,并劫持了晋安帝。405年,刘裕派刘毅率军攻破江陵,诛杀了桓振和桓氏家族及其党羽,迎晋安帝回建康复位。从此,刘裕开始专擅朝政,并重建北府军,还镇丹徒。

同时,刘裕遣使派往后秦,要求后秦归还先前占领东晋的南阳、新野等淮北诸郡。后秦迫于西线战事吃紧,不想与刘裕为敌而陷入两面作战境地,只好答应归还。

挥师北伐,平灭南燕

然而,桓氏伏诛之后,东晋的形势并不乐观。北有强大的后秦与南燕时不时犯边,西有叛乱自立而又获得后秦支持的谯蜀,南有“海贼王”二代卢循盘踞广州。

于是,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刘裕决定先行北伐,消灭盘踞山东的南燕。409年,刘裕率军沿淮水、泗水北上攻打南燕。

南燕皇帝慕容超自恃有“铁马万群”,刚愎自用,不听大臣公孙五楼建议,放晋军过大岘山。没想到刘裕以4000战车为两翼开道,骑兵在后,边走边战,南燕重骑兵根本拿刘裕一点办法没有。慕容超大败,退还广固城。刘裕乘胜北上追击,兵围广固城。

刘裕围而不攻,就地招降纳叛,取粮养战。慕容超这边却慌了,忙派人向后秦求救。后秦主姚兴派出1万骑兵救援,并向刘裕诈称有10万铁骑,若晋军不还,后秦将长驱直入。刘裕心想:少给我来这套,你要是有10万铁骑早杀过来了。后秦虚张声势之计被识破,刘裕不为所动。

慕容超盼星星盼月亮,然而后秦被胡夏击败,派出的援军撤回。由此,南燕已彻底陷入孤立无援境地,慕容超企图挖地道偷袭又被晋军击退。410年,刘裕乘机四面攻城,南燕尚书开城投降,晋军攻入广固城。慕容超突围而走,被晋军抓获,押回建康处斩。至此,南燕灭亡,刘裕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

回师建康,平定二代“海贼王”卢循

刘裕北伐南燕是一项冒险的举动,趁着刘裕北上在外之际,盘踞广州的二代“海贼王”卢循、徐道覆卷土重来,率10多万大军北上,攻克江州,威逼建康。

在这危急关头,刚刚灭掉南燕的刘裕急忙引军回防建康。面对卢循军的势大,刘裕坚决主张与其决一死战,并筑城加强各地守备。卢循屡攻受挫,退回江州。刘裕于是率军发动反攻,以火攻焚毁卢循船队。

卢循大败后企图南逃广州,殊不知刘裕计高一筹,早已派人从海路攻占了卢循的大本营番禺。刘裕:想跑?门都没有!

卢循走投无路,一再败逃,411年为交州刺史杜慧度所杀。至此,二代“海贼王”卢循、徐道覆之乱亦被平定。

卢循之乱平定后,刘裕被任命为太尉、中书监。然而,荆州刺史刘毅割据一方,他与弟弟刘藩的势力范围遍及长江中上游,对刘裕表面恭顺,实则羡慕嫉妒恨,多次阻挠刘裕推行政令。

412年,刘裕亲自率兵讨伐刘毅,并于年底攻克江陵,消灭了刘毅割据势力。刘毅败亡后,刘裕又铲除了其在朝中的同党诸葛长民,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平谯蜀,降仇池

谯蜀盘踞在益州,勾连后秦,为东晋朝廷之大患,曾经于409-410年趁刘裕北伐之际,击退朝廷的进攻。

412年12月,刘裕以朱龄石为帅沿长江溯流而上攻打谯蜀。413年初,在刘裕的策划下,晋军不费吹灰之力从外水攻破成都,谯蜀灭亡。至此,益州之地再次归入东晋版图。

仇池国氐王杨盛趁谯蜀叛乱之机,曾占领了汉中即南郑,并因与后秦争夺该地发生战争。413年,刘裕派人告诉仇池,要求归还占领的东晋国土南郑。仇池不敢得罪刘裕,只得归还南郑。之后,刘裕以索邈为梁州刺史,恢复了东晋对汉中地区的统治。

削平司马休之,败北魏,灭后秦

刘裕执掌朝政之后,进行大力改革,打击江南士族豪强的土地兼并和胡作非为,与民休息。但是此举却遭到了以司马休之为首的东晋宗室权贵的反对,司马文思甚至意图谋害刘裕。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15年,刘裕收杀司马休之在建康的子侄,并出兵讨伐司马休之。司马休之与雍州刺史鲁宗之联合反击刘裕,刘裕又一次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大败二人,攻破江陵、襄阳,司马休之、鲁宗之逃往后秦。至此,自桓玄之乱以来的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消亡,东晋终于实现了内部的统一。

司马休之势力消亡之后,刘裕权倾朝野,都督二十二州军事,更是获得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三大特权,再也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了。

416年,后秦国主姚兴去世,新主姚泓继位,内部叛乱不断,政局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天赐良机,于是亲自率军北伐后秦,以刘穆之留守,内总朝政,外供军粮。

晋军一开始进展神速,所到之处望风而降,不到年底就攻占了洛阳。可是,北魏重兵驻守河北,不断对晋军进行骚扰,并派出重骑兵沿黄河北岸随行,防止晋军渡过黄河。刘裕亲率的部队在黄河岸边遭遇了北魏重骑兵。

却月阵

北魏大将长孙嵩以3万铁骑冲击刘裕的却月阵。殊不知刘裕故技重施,他以战车为两翼,加步兵方阵加强弓硬弩的打法正是重骑兵的克星,在不到3000人的步兵面前,北魏重骑兵反复冲锋,损失惨重,不但没有获胜,反而被晋军反击而大败。

击退北魏的干扰之后,晋军再次势如破竹。417年,刘裕手下大将王镇恶率晋军突破潼关防线,一路西进,一举攻陷长安。姚泓见大势已去,只好率众投降,后秦灭亡。

至此,东晋收复洛阳、长安,恢复了河南和关中故地,版图臻于极盛,刘裕第二次北伐大获全胜,功业也达到了顶峰。

刘裕本想在长安休整,经略关中。然而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朝中掌管后勤的刘穆之,刘裕的“萧何”突然病死。刘穆之的去世犹如晴天霹雳,刘裕害怕朝中内乱,急忙率兵南归,留下儿子刘义真和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一众文武留守长安。

不料,刘裕撤走之后,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内讧,互相残杀。418年,胡夏国主赫连勃勃趁机率军攻入长安,占领关中和河东地区,大将朱龄石阵亡,刘裕之子刘义真仅以身免。至此,刘裕灭亡后秦的一半成果化为乌有,经略关中的计划落空。

建立刘宋,开启南朝

刘裕依靠战功步步高升,被封为“相国”“宋王”,总揽二十二州军政大权。此时,这位东晋第一猛男已经不甘心于再为司马氏皇族打工了。418年,刘裕指使王韶之谋杀了晋安帝,另立傀儡晋恭帝。

420年,刘裕干脆迫使晋恭帝“禅位”称帝,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拉开了南朝的历史。刘裕开创的刘宋也成为南朝疆域最广阔、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同时,刘裕将司马皇族和宗室诛杀殆尽。司马昭也许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子孙也会有如此下场。

由于出身贫寒,刘裕登基之后特别体察百姓疾苦,重用寒门子弟。同时,刘裕也很有抱负,想通过北伐北魏、收复失地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天不遂人愿,即位不到两年,就于422年病逝,享年60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综观东晋第一猛男、战神皇帝刘裕的一生,用我最崇拜的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