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因为绣春囊之事,王夫人去找王熙凤问责,最终凤姐劝解她消了气,又说大观园中丫头们大了,不免多了心思,难保不出现绣春囊这种事,并建议择机裁员,以避免再出事。
王夫人对王熙凤的提议却不同意,她对王熙凤说:
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虽然艰难,难不至此。”
王夫人这番话,是出于当家主母的担当。尽管当时贾家艰难,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但三春等几个姊妹,眼见着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确实也不好就将身边的丫头给裁员了去。
那个时代女儿要富养,只因只有在家时才得享福,出嫁去了婆家就要日日伺候公婆丈夫子女,再也没有一日自如。所以,王夫人提议哪怕自己俭省一些,也不可以真委屈了三春几人。这里既有她的于心不忍,也更担心贾母不同意。
不过,王夫人这段话,提及两点很有意思。其一,说三春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其二,说伺候小姐们的丫头,不过三两个像人样,其余竟像庙里的小鬼,上不得台面。这这番比喻,也说出贾府今不如昔的事实。
她说三春只比人家的丫头略强,是比较贾府当时的境况,对迎春、探春和惜春几个女儿的影响。
其实三春的日常生活待遇并不差,就像薛宝钗对邢岫烟提及的那样,是她们不可比的。但薛家不如贾家,不表示贾家的情况就是最好的。
贾母在元宵节时就提到,贾家如今是中等人家,可别因此小看了贾家。要知道当时贾赦是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相当于镇国将军。而他的父亲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相当于辅国公。
从国公降等为将军,绝不是天上掉地上,而不过是只差了一个等级,相当于公与侯的区别。甚至镇国将军属于宗室爵位,不但能够世袭,更是有俸禄和爵产,比较功臣五等爵的侯爵,非但不遑多让,待遇地位还要更好。如果放在明初,镇国将军要比五等爵的国公还显赫,只有王爷儿子才能受封。就算是国公,宗室的一等公,与功臣的五等爵之国公,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贾家第三代的中等人家,是贾母比较当初两代国公之时堪比王爵的上等人家而论,也不是朝廷官员之家可比的。
那时候的贾家女儿,是像王夫人提及小姑子贾敏时说的:“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完全不是三春可比的。
甚至由于当时家境鼎盛,选用的丫头素质,也都不比三春差多少。这也像王熙凤说自家的丫头比一般人家的小姐强类似,比如袭人、晴雯,素质比尤二姐、尤三姐只高不低一个意思。
探春等姊妹的待遇降低,是贾家家境衰败的体现。连带着伺候她们的丫头素质也降低了。就比如司棋、侍书和入画,整体素质就不如鸳鸯、袭人、晴雯和紫鹃几个。只因以前富贵,家生子丫头不好就不用,买好的补充。
可如今衰落,也就差不多伺候用。司棋等还是好的,剩下的小丫头子,完全就是充数之人,素质可不就更参差不齐。说她们像庙里的小鬼,鬼头鬼脑,既是说她们影像差,也说教养不足,气质差。倒也是十分形象。
贾府衰败迅速,贾母也都说自己能省就省,早不是她荣国公诰命夫人应有的待遇,又何况是三春了。王熙凤说她们没人只准备一万两银子的嫁妆,也是寒酸了。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