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九”,今日三月十九,今夏三伏热到哭?

水蓉看大家的生活 2025-04-17 03:15:24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咱庄稼人,一年到头围着土地打转,四季的更替、天气的变幻,那可都牵着咱的心,和地里的收成紧紧绑在一块儿。这不,老话说“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九”,今儿个正赶上三月十九,村里的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们可都惦记着,就想从这天的模样瞅瞅今夏三伏天的“脾气”,说到底,还是担心庄稼能不能有个好年景。

在咱乡下,这三月十九的讲究可大了去了。您瞧,要是今儿个风和日丽,暖阳高高挂,老辈人准会忧心忡忡地叹口气,念叨着:“这三伏天怕是要热得够呛,庄稼可咋受得了哟!”为啥这么说呢?有句农谚讲“三月十九晴,三伏似火坑”,三月中旬,本应是春寒渐消、雨水温润的时节,土地刚从寒冬里缓过劲儿,像个刚睡醒的大汉,得慢慢喝点“水”,活动下筋骨。要是这时候太阳就开始发“狠”,一个劲儿地晒,地皮干裂得像乌龟壳,水分都被蒸干了,往后攒水汽就难喽。水汽少了,到了三伏天,热气没地儿撒野,可不就把大地烤得滚烫,像个大火炉,人和庄稼都得在里头遭罪。

就说咱地里种的那些宝贝疙瘩,小麦、水稻、棉花,没一个不盼着风调雨顺的。三伏天要是热得离谱,小麦正值灌浆关键期,本应鼓鼓囊囊的麦粒,被高温一折腾,瘪得像泄了气的皮球,产量大打折扣;水稻呢,在水田里泡着,热得直“冒油”,稻叶被晒得枯黄,哪还有力气孕育饱满的稻穗;棉花更是可怜,棉桃被烤得开不了口,纤维又短又粗,质量差得没眼看。咱农民起早贪黑、施肥浇水,累得腰酸背痛,就盼着秋天能抱个金娃娃回家,要是三伏天不给力,这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不过,咱也不能全靠这一句老祖宗留下来的话“定乾坤”。时代不同了,现在虽说还有用得上农谚的地方,但天气预报也给咱帮大忙了。有时候,三月十九看着天清气朗,可没过几天,春雨“噼里啪啦”就来了,气温立马变得温和;再加上如今到处都在讲环保,植树造林、治理河流,这些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也不小。说不定到了三伏天,热归热,但隔三岔五来场及时雨,或者有凉风吹拂,也能让庄稼喘口气。

虽说心里有忐忑,但咱庄稼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不管三伏天热成啥样,该咋干还咋干。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多给庄稼除除草、松松土,把根基扎牢,总能扛过去。今儿个三月十九,各位乡亲,您家那边天气到底啥情况?依您看,今夏三伏天到底能不能放过咱庄稼一马?大伙都来唠唠,互相支支招,盼着今年都能有个好收成!

0 阅读:5

水蓉看大家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