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皇帝之一,一直备受热捧,哪怕是死也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关于他的死因,世人倒是有统一的认识,那便是被人毒杀,可一直缺乏相关的证据。
直到2008年,清史编纂委员会给出了准确的回应,确定了他真的是中毒而亡。
既然是中毒而死,那为何他的遗精持续了20年之久,且每月多达十数次。
年轻有为时出现了遗精男性在从幼年向少年转变的过程当中,会出现遗精的情况,这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即使正常也有一个限度。光绪4岁登上皇位还是懵懂无知的状态,两宫皇太后之所以选择他,完全是因为好操纵,好把控。
年幼的光绪自然也不知压力所在,只顾少年的玩性,贪图一时之乐。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出现了变化。
18岁是皇帝亲政的一个分水岭,慈禧也给了光绪皇权,但也仅仅是表面的象征,实权依然掌握在慈禧的手中。
可光绪并不是从18岁才开始懂得政治,作为帝王家的棋子,他很早就已经开始懂得权力带给他的压力与荣誉。

所以在慈安死后,慈禧一人独大的情况下,光绪一直倍受压迫,心理上的屈辱以及现实当中的欺压,让光绪从年幼之时就生出了不耻之感。
当心理的作用反馈到生理上时,他的反应异于普通男性。
10多岁的光绪开始有了男性的正常生理反应,标志着他在向一个少年转变。
可这一过程在心理作用的加持下出现了偏差,等到光绪20多岁的时候,每月本有两次甚至5次的遗精,在光绪的身上竟然达到十数次之多。
这让太医们惊恐不已,可又束手无策。

以当时的医学水平来看治疗手段无非是中药汤剂,可在太医们的调理之下,光绪的身体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持续病化的情况。
在太医的诊脉记录当中,清楚的记录了光绪末年时期的身体情况:
1900年之后,光绪不过29岁多一点,但他的遗精已经持续了将近10年之久,次数从原来每月十数次,减少到了每月七八次。
即便如此,光绪的身体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本应年富力强的光绪,身上不仅有遗精这一个毛病,还出现腰酸背痛,头痛耳鸣的症状。

每当光绪的身体犯毛病时,全身上下颤抖不已,以至满头大汗难以站立,更是坐卧难堪。
北京的冬天是寒冷且又刺骨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光绪的身体所做出的反应更令太医担忧。
每当到了冬天,是光绪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光景,不但要面对遗精,还要承担寒风刺骨的压迫。
病榻与被窝成了光绪度过冬天的唯一选择,可这依然不能阻挡身体的垮塌。
苍白如纸的脸庞,以及毫无血色的皮肤,再加上难以呼吸的气息,令光绪整个人看起来垂垂老矣,可他才30岁而已。

1908年,光绪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根据太医的记载,光绪遗精的情况有了“好转”。
从最早时期的每月十数次,减少到了每月两三次,次数上的变化足够大,可带来的后果反而更加严重。
这种次数上的减少并不预示着光绪的身体开始渐好,反而预示着光绪的身体机能基本已经耗尽了。
吃再多的人参、黄芪也补不回来损耗的精元,等待光绪的只有死亡。至于后来有人给他投的毒,也不过是加快了死亡而已。
那么,光绪的遗精是怎么来的,是身体的自然缺陷,还是人为造成的?
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年幼时光绪的身体不太好,经常闹肚子,所以他的母亲便限制光绪饮食,甚至有时候不给他饭吃。
长此以往之后,造成了光绪的身体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之一便有遗精。
另一种则是,光绪的身体之所以出现遗精这样的情况与慈禧脱不了干系。
在慈安去世之前,光绪不过才10岁。这段时间他还是享受到了童年的乐趣,没有被管束的太严格。
但慈安死后,慈禧大权独揽,开始限制光绪的生活。

精神的压力接踵而至,但更要命的是慈禧对光绪身体发育的干预。
慈禧知道将来以后光绪必定亲政,也必会有自己的太子,与其让光绪做大做强,倒不如提前干预。
一旦到了光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她可以继续选择继子继承皇位加以控制。
所以,光绪不能有生育能力,更不能有孩子。
遗精,这种事也就好解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