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新船订单差距断崖:韩291艘,日仅186艘,中国令人意外

一叶知大事 2025-04-23 12:32:57
前言

根据央视报道消息,4月17日,美国决定对停靠美国的中国船舶征收费用,消息既出,惹得国内相关人士对美国一阵怒骂。

要知道,中国造船业的吞吐量常年在世界位居前列,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上,我们都是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批,美国此举或许无法让我国的造船产业伤筋动骨,但无理由的打压着实是让人恶心。

不过,单说造船这块,美国还真不像其他产业那样,没了我们就烂完了,他在东亚的两个好儿子:日本和韩国在造船产业上也是挺发达的。

中日韩的造船能力经常霸榜世界前三,但作为两个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在早年间的造船能力其实是不如他们的。

可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国家的造船业也逐渐被我们抛在身后,去年韩国的新船订单有291艘,而日本更少,只有186艘,而中国则远远超过了他们。

信源截图

信源截图

日本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大约在2800艘左右,而日本在这其中的占有率达到了史上最低,还不到10%,同比跌幅超过41%。

这个数据被公布出来之后,日本那一大帮老家伙可能要破防了,要知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最繁荣的那会儿,他们的造船业可是能在全球横着走的。

日本年度船舶交付量(吨位)

具体是能“如何横着走”呢?打个比方,那会儿全球新造的两艘船中,就有平均超过一艘是日本造的,整个世界的造船市场,他们能占去超过50%。

像是日立造船、川崎重工、三菱集团,这些企业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全球航运界响当当的角色,是日本最引以为傲的几大制造业龙头,睥睨全球,几乎无人能敌。

三菱造船

可现在呢?日本的造船业或许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了。

去年日本的新船订单仅有186艘,跟我们肯定是没法比了,但这个数字就算跟韩国比,也是属于“小趴菜”的那一队。

至于为什么日本的市占率会跌的那么惨,除了因为我们这个大体量的邻居以外,其实还有不少他自己的原因。

日本造船厂

远的先不说,就说去年,日本造船业的龙头之一川崎重工搞出了一个令人无语的幺蛾子。

根据媒体报道称,他们制造过的673台船的发动机都有问题,原因是在测试时的数据被人动了手脚。

信源截图

这个消息一经流出,不仅川崎重工的股价暴跌,就连“日本制造”的脸面都被丢尽了。

这下就轮到小日子的“躬匠精神”发挥作用了,可是,制造业中的产品质量不达标,就算再道歉,再鞠躬,又有什么用呢?

川崎重工社长(右)金花芳则在记者会上谢罪

韩国

虽然同样身为美国膝下的好儿子,但日韩之间的摩擦和矛盾还是接连不断,连带着,在各种产业上的竞争也是从来都没有停下过。

在2000年的时候,韩国的造船业首次宣布超越了自己的“导师”日本,成为东亚乃至全球造船产能最高的国家。

或许很多人会纳闷,为什么韩国这么一小块地方,甚至曾经还是日本的殖民地,怎么他们的造船行业能超越身为老牌海军强国的日本,甚至问鼎世界首位呢?

韩国现代造船厂

这和早年间韩国的发展方略有关。

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发动政变,成立军政府,政治,军事,经济全部产业由他一手抓。

朴正熙

而彼时的韩国还不过是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小国,人均gdp甚至都比不上他北边的兄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朴正熙决定与当时的造船大国日本缓和关系,和日本展开全面合作。

而日本作为回报,必须扶持韩国的经济发展,这其中重点支援的,便是韩国的造船业。

日韩合作

在70年代,中东局势变故陡生,全球爆发石油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极大,当时作为造船业霸主的日本也在其列。

在这场危机中,日本船厂的开工率不足4%,全球的造船业市场开始大洗牌,而韩国则抓住这个机会,政府和财团相互支持,也相互利用,逆周期扩大造船产能,硬着头皮抢占市场。

最终这场豪赌的胜利当然属于韩国,而在此之后,韩国“水涨船高”,趁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危机爆发时,给了日本的造船业最后一击。

韩国三星造船厂

直至今日,韩国的造船业都在世界上颇具盛名,占有率也从来都是高居不下,但随着我国在造船技术上的不断突破,韩国在全球造船业里的位置也变得尴尬起来。

毕竟,现在无论是拼技术还是拼产能,韩国都已经被中国迎头赶上,而在东亚唯一的优势——人力成本,他也无论如何都比不过我们这个大体量的邻居。

在市场份额不断被我国占去的情况下,韩国造船业究竟何去何从呢?他们还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找到破局的方法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韩国造船厂

中国

先不扯别的,说说正题,中国在2024年一共有1796艘新船订单,超过了全球订单量的70%,远远甩了排在第二第三的日韩两国好几条街,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也就是说,之前是全球每有两艘船,就有一艘是日本或是韩国造的,而如今,这个夸张比喻的指代国家,要换成我们了。

而且我们的造船业不仅是在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上超越了日韩两国,就连先前被他们卡脖子的造船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一代LNG船

就比如沪东中华研发的第五代LNG船,这条船在性能上可谓一绝千里,远超日韩两国的同时期产品。

我国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当然少不了先辈们的共同努力,但是要说到如何逆袭,还是得从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说起。

正如同韩国的逆袭是由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我国也是依靠着08年的这场“大变局”,才逐渐获得了如今在造船业中的地位。

信源截图

那段时期,虽然我国的造船厂也在遭受冲击,各地船厂关停不少,但比起其他国家,我国的体量更大,对危机的承受能力也更强。

08年的第二年,我国就在全球造船业的一片下行中逆流而上,成功实现了对日韩两国的指标超越,并且一直维持这个位置,直到今天。

中日韩三国船舶交付量和市场份额

如今我们在造船业上已经稳固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即使日韩再怎么奋发图强,也不能动摇分毫,这就是所谓的“后发先至”,日韩两国虽知晓这个道理,却仍旧不如我们领悟透彻。

中国造船厂

结语

虽然我国的造船业这几年来一直稳稳坐在首位,但日韩两国的造船业历史,却告诉我们不能就此以逸待劳。

如今中日韩三国的博弈和竞争远远没有结束,对于我国来说,要如何守住这个位置,是一项新的难题;而对日韩来说,要如何打败我国,重夺首位,是他们的难题。

不过,在这个“新的起点”,我国已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落后半步,如今,我们正当领先。

0 阅读:3

一叶知大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