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宠压旧宠,王皇后的手段并不高明

渃水说历史 2024-03-19 20:25:31

王皇后,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位皇后,因是名门之女且容貌出众、端庄秀丽,所以在贞观年间,嫁给时为晋王的李治,成为晋王妃。后来李治被立为太子,她又被册封为太子妃。永徽元年(650年)李治登基为帝,王氏顺利被册立为皇后。

王皇后秉性耿直,不喜谄媚,不爱曲意奉承帝王,且不能隐忍后宫其他嫔妃们受宠,所以得不到唐高宗李治的宠爱。

在当时,萧淑妃宠冠后宫,王皇后很是妒忌她,为了压制萧淑妃,她引荐武媚娘入宫。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媚娘的入宫才是她悲剧人生的开始。

武媚娘表面上对她言听计从、曲意奉承,背地里却日益强大自己。而王皇后却对这一切却毫无知觉,直到以后醒悟过来,已经为时太晚。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性命都断送在武媚娘的手里。

以新宠来压制旧宠,王皇后自以为手段高明,然而事实证明此手段既幼稚又愚蠢。

01、

王氏,并州祁县人,今天的山西祁县。她出身太原王氏,是名门望族。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书左仆射;父亲王仁祐在贞观年间担任罗山县令。王氏的母亲柳氏同样出身名门,王氏出生在这样显赫的家族,注定人生非比寻常。

王氏长大后,因家世好又有着出众的容貌,于是李世民为时为晋王的李治聘娶为晋王妃。李治心地善良,性格懦弱,从不与众兄弟们争宠;王氏也不是那种曲意逢迎、争强好胜之人,她也只安于做自己的晋王妃。

两人都没有野心,都属于与世无争之人,夫唱妇随安闲度日。若是一直这样走下去,日子也算不错,人生也算完美。

然而谁也没想到,命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李治一下子成了万人敬仰的真命天子,王氏也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转折点是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废黜太子李承乾后,思量再三,最后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王氏便被册封为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次年也就是永徽元年王氏被册立为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被封为魏国公,母亲柳氏,被封为魏国夫人。

02

王皇后统领后宫,尊贵无比,但有一块心病,那是因为后宫里有一位萧淑妃盖过了自己的风头。

这位萧淑妃很受皇帝的宠爱,此人无论是家世还是容貌都不亚于王皇后。萧氏宠冠后宫难免恃宠而骄,目中无人,所以连王皇后也不放在眼里。

王皇后对她极度不满,各方面相制约她。所以在唐高宗册封妃嫔时,原本可以被册封为贵妃的萧氏,最后只能居于淑妃之位。

萧淑妃虽然被王皇后压制,但依然盛宠不衰且接连诞下三个女儿,这让一直没有生下孩子的王皇后既彷徨又忌惮。

不过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扳倒萧淑妃的机会。

唐太宗去世后,他的才人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太宗忌日那天,王皇后和高宗皇帝李治一块去感业寺上香。上香完毕后,王皇后带随身宫女游览寺内景致时,偶然看到李治和一个小尼姑相拥而泣,且不断低声安抚着她。

王皇后隐在一边,问随从人员才知道这个尼姑就是武则天。王皇后不但不生气,反而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把武则天迎入宫中,使萧淑妃失宠。

此时王皇后心中的死敌只有萧淑妃,所以她要想尽一切办法扳倒她。于是她悄悄派人让武则天开始蓄发,并告诉她等待时机进宫。之后又力劝唐高宗将武则天迎入宫中,唐高宗一听正中下怀,不由大喜。

有了皇后的支持,此事就容易多了,所以武则天很快被迎入宫中。

果然如皇后所愿,自从武则天进宫后,萧淑妃渐渐失宠了。

武则天初入宫,侍奉王皇后可谓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王皇后看到她对自己尽心尽力非常满意,于是经常在李治面前夸赞她。

很快武则天被封为昭仪,她善待下属,倾心结交他人,宫内侍从都喜欢与她交心;她聪慧灵巧、处事圆通,皇帝李治对她极尽宠爱,形影不离。如此一来她的势力渐强,地位也趋于稳固。

武则天得宠后,李治几乎不再踏进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的后宫,同样受到皇帝冷落的两人因同病相怜化敌为友,于是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付武则天。她俩联合起来一同向皇上数落武则天的种种不是,然而唐高宗眼里只武则天,根本不信她们所说。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武则天为了反制皇后和萧淑妃,于是收买皇后身边的侍从。如此一来,王皇后及萧淑妃的一举一动,武则天便了如指掌,随后再上报唐高宗。

03、

王皇后虽然得不到皇帝的宠爱,但李治从未有过废后之意。按说只要皇帝不打算废后,其他人根本没这个实力将她拉下来。

然而,这个难题根本难不倒武则天。错就错在皇后的对手是武则天,武则天想做的事情没有办不成的。她可不是脂粉堆里一般的女子,她也不是只会谈情说爱的寻常之人。

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戏,成功将王皇后拉下了后位。

那是永徽五年的一天,武昭仪请王皇后来看望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等皇后一走,武则天便扼杀了自己的女儿,然后若无其事的等高宗到来。

过了一会唐高宗来看女儿,武昭仪便去抱孩子,突然她惊叫一声,连忙向后退了一步,睁着惊恐的眼睛询问左右侍女是谁杀了她的孩子。侍女们被她一问也都慌乱不已,连忙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

此时武则天泪流满面,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唐高宗赶紧扶住她并怒吼道:一定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我一定要她付出代价。

王皇后成我众矢之的,百口莫辩。此时唐高宗认准杀死他亲生女儿的就是皇后,遂产生了废后的想法。但经过大部分朝臣及长孙无忌的劝说李治方才作罢。

后来武则天愈发得势,愈发得宠,王皇后又秘密与其母亲柳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事发之后,唐高宗大怒,勒令柳氏不许进宫且罢免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中书令之职。废后之事再次提起,但终因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固谏,唐高宗再一次作罢。

虽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坚决反对,但后来有一个叫李勣的人向皇帝谏言说: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高总皇帝听后心下豁然开朗,很快采纳了李勣的建议。

于是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

就这样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囚禁起来。但事后唐高宗心肠又软了下来,觉得让她们受苦于心不忍,便亲自去看望她们并决定将她们释放出来。然而,当武则天得知此事后,便密令人逼王皇后和萧淑妃自杀。

而王皇后和萧淑妃对武则天恨之入骨破口大骂。武则天又令人杖责二人各一百,之后砍去手足,投于酒瓮中。王皇后和萧淑妃受尽残酷的折磨没过几天就死了。王氏和萧氏家族人员也因此受到牵连,全部被流放到岭南。

王皇后虽然家世良好,出身高贵,但她秉性耿直,不善于逢迎帝王,又不善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与处事谨慎、周密、细致的武则天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二人在相互较量中,王皇后终究已失败告终。

她最大的不幸就是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才输的如此悲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