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命!
攒了几年钱,咬牙切齿花了15万,好不容易买了台比亚迪宋PLUS,开着是挺顺溜,但心里那股憋屈劲儿,你懂吗?
这车,难道就真的买错了吗?
说真的,选这宋PLUS之前,我那叫一个精打细算!
在网上各大汽车论坛、汽车网站泡了几个月,把宋PLUS和同价位的合资车,像是啥本田CRV、大众途观L,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扒了个底朝天。
你品,你细品,配置、油耗、车主口碑,哪个不是我重点研究的对象?
尤其是那纯电续航、电机性能,还有电池安全性,更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
还是觉得这宋PLUS在智能化配置和省钱方面更胜一筹,才狠下心把它给提了回来。
提车没多久,我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一趟从A市到B市的长途自驾游,足足600公里呢!
想着能好好体验一下这车的L2级别的辅助驾驶,解放一下我的老腰。
结果呢?
高速上开着是挺省劲儿,可到了服务区,想充个电,那叫一个崩溃!
充电桩少得可怜,排队排到天荒地老。
当时我就有点懵,心想这新能源车,方便是真方便,可这充电,有时候也真让人头大。
这事儿还没完,等我把车开回家,我爸妈那脸色,简直比我上班打卡还难看!
他们那一辈人,对汽车的认知还停留在“合资车才是好车”的阶段。
在他们眼里,比亚迪就是个“低端品牌”,说白了,就是觉得没面子。
“你看你,花十几万买个比亚迪,还不如买个大众、丰田,开出去多气派!”我妈叨叨个没完。
“这车充电多麻烦,三天两头往外跑!”我爸也跟着数落。
我当时心里就委屈啊,这车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他们不说鼓励两句,反倒各种挑刺,真让人寒心!
说真的,买车这事儿,难道就真的得听家人的吗?
为了缓和气氛,我特意找了个机会,和住我隔壁的那个开比亚迪F3的老王聊了聊。
老王说,当年他买F3的时候,比亚迪确实还不咋地,但这些年,比亚迪的技术和品质那是突飞猛进。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稍微舒服了点。
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让我爸妈真正了解宋PLUS的好,我特意安排了一次短途郊游。
在纯电模式下,车里那叫一个安静,我爸妈都觉得挺舒服。
还有那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对着车说句话,就能控制空调、导航,让他们觉得特别新奇。
这次体验之后,我爸妈对比亚迪的印象总算是好了一点,虽然还是没完全认可,但至少态度缓和了不少。
后来,我加入了当地的比亚迪车友会,参加了他们组织的自驾游活动。
在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宋PLUS的车主,大家一起交流用车心得、改装经验,还互相帮忙解决遇到的问题。
说真的,在车友会里,我找到了归属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你以为这就完了?
NoNoNo!
我把我的购车经历和用车体验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结果又引发了一场“血雨腥风”。
有些网友说我傻,说我应该买合资车;也有些网友支持我,说我买得好。
我在评论区和他们据理力争,我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没必要强求一致。
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开始反思:我到底为什么会感到委屈?
真的是因为车不好吗?
其实并不是。
宋PLUS开起来确实不错,转向精准,悬挂支撑性也挺好,就是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噪和胎噪有点大。
大概114码的时候,嗡嗡的声音确实有点烦人。
说白了,委屈的根源还是在于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但我转念一想,买车这事儿,就像买鞋一样,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别人的看法,终究只是别人的看法,影响不了我什么。
我还是觉得,买车就得买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用车需求的。
我想说的是,在买车这件事上,你更看重什么呢?
是品牌、面子,还是实用性?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反正我的宋PLUS,我会继续开下去。至于别人的看法?让他们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