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7年圆梦,一枚钱币换车记,聊聊那些年的汽车收藏趣事

骆哲讲车 2025-04-27 00:46:17

凭一枚小小的古钱币,真能“白捡”一辆二手车?

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还真就让一位泉友给碰上了。

且听我慢慢道来,看看这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故事里,藏着多少意想不到的曲折和思考。

话说这位泉友,咱们就叫他老李吧。

2018年,老李两口子寻思着买辆车代步,国产合资挑花了眼。

最后相中一辆高配国产,空间大配置好,开着舒坦。

眼瞅着就要全款拿下,裸车价都谈好了,将近15万,家里突然出了点急事儿,要用钱。

贷款吧,老李又不愿意,买车这事儿只能先放一边了。

后来,家里的事儿是顺利解决了,可老李家附近地铁也修好了,高铁站离得也不远,出门去哪儿都方便,买车的念头也就渐渐淡了。

这手头宽裕了,老李寻思着不能让钱躺在银行睡大觉啊,得找点事儿干。

这老李啊,是个古泉爱好者,平时没事儿就喜欢研究研究钱币。

这下好了,手头有闲钱了,心思就活络开了。

2018年,他咬咬牙,花了1.2万,从一个泉商手里收了一枚心心念念已久的“得壹元宝背上月”,品相极好,用老李的话说,那叫一个“极美品”。

这“得壹元宝”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特殊铸币,在古泉界可是响当当的名誉品。

老李当时也没想太多,一方面是真心喜欢,另一方面也想着这玩意儿能保值。

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点投资那味儿了?

一晃七年过去了,到了今年,老李偶然逛二手车市场,看到当年想买的那个牌子,我去,价格直接跳水!

当年落地十五六万的车,现在只要四万块就能开回家。

这下,老李心里的小火苗又被点燃了。

说起买车,老李心里还有点小遗憾呢。

早在2016年,他就相中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当时价格8000左右。

老李觉得这玩意儿有升值潜力,但那时候手头紧,最终没舍得买。

结果呢?

现在一枚品相好点的“咸丰重宝当五十”都超过2万了!

这事儿让老李明白一个道理:看准了就要下手,犹豫就会白给。

有了买二手车的想法,老李立马行动。

他先是把那枚“得壹元宝背上月”送去评级,花了小几百。

评级结果出来,分数相当高!

这下,老李心里更有底了。

接下来,老李把这枚“得壹元宝”放到某网站上拍卖。

这枚钱币品相极好,包浆漂亮,引来不少人围观竞拍。

最终,这枚钱币以接近5万的价格成交!

去掉佣金,老李到手将近5万。

老李二话不说,直奔二手车市场,把当年看中的那款车给买了回来。

买完车,手里还剩不少钱。

这下,老李觉得有点“魔幻”了,这车就像白捡的一样。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估计早就乐开了花,觉得自己是投资天才了。

但老李却很清醒。

他说,这事儿纯粹是运气好,自己没啥投资眼光。

老李这话说得有点谦虚了。

早在2019年,老李的妻子就劝他把这枚“得壹元宝背上月”卖掉,改善一下生活。

当时,这枚钱币已经涨到1.8万左右了。

但老李坚持认为它还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愣是没卖。

这说明啥?

说明老李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力的。

对了,还得提一嘴。

在把“得壹元宝背上月”送评之前,老李可是做足了功课,研究了各大评级机构的标准和流程。

正是因为评级结果好,才能在拍卖中卖出更高的价格。

说白了,这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得付出时间和精力。

拍卖的时候,老李也不是啥都不懂的小白。

他积极和潜在买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价位,还参与了拍卖平台的推广活动,增加钱币的曝光度。

这些细节,都是提高成交价的关键。

说起来,老李的收藏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7年初,他曾花8000块买过一枚品相一般的“得壹元宝背星纹”。

这枚钱币后来也涨了点,2022年以1.8万的价格出手,小赚一笔。

但比起“得壹元宝背上月”的升值幅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经历了这次“成功投资”,老李并没有飘飘然,而是更加谨慎地对待钱币收藏。

他觉得,这次能挣到钱,很大程度上是运气好,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投资能力。

他还是把收藏当成一种爱好,而不是纯粹的赚钱手段。

你品,你细品,这心态,稳!

老李用一枚钱币换来一辆车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投资神话,不如说是一个普通人因为热爱和坚持,最终收获意外惊喜的故事。

收藏这事儿,心态最重要。

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家庭的支持和理解。

如果当初老李的妻子不理解他,坚持要他把钱币卖掉,那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钱币收藏,水很深,风险也很大。

有多少人能真正“拿得住”?

又有多少人能像老李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呢?

这就是老李的故事,一个带着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

至于这个故事能给你带来什么启发,那就见仁见智了。

每个人的路,都要自己走。

0 阅读:4

骆哲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