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不能错过的道教圣典《道德真经》!

翊祥国学 2025-04-14 09:25:41

《道德真经》,不可不看的道教圣典

《道德真经》被誉为道教群经之首,其作者老子,亦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可以说,没有《道德真经》,道教便不会存在。

《道德真经》概说

《道德真经》,亦称《老子五千文》,通常简称为《老子》或《五千文》。由于河上公在《老子章句》中将前37章定名为《道经》,后44章定名为《德经》,因此它亦被称为《道德经》。在唐朝,由于皇帝对道教的尊崇,并将老子李耳视为其远祖,故此经亦被尊称为《道德真经》。

《道德真经》是道家学派阐述宇宙观、社会政治思想、人生处世及修养原则的哲学著作。该书主要阐释了“道”与“德”所蕴含的哲学理念,指出“道”是宇宙的根本和自然循环的法则,“德”则是自然界赋予万物的、体现“道”的灵性。它代表了“道”在万物发展规律中的作用和显现。

《道德真经》与道教

道教自称为老子的传承,尊崇他为“太上老君”,奉为教祖,以“道”作为其信仰和理论的核心,认为老子是道的化身,将“道”与“太上老君”合二为一,并赋予其神秘的解释。

在东汉时期,源自西汉时期重视政治的黄老学说,逐渐在民间传播并演变为崇尚神仙信仰的黄老道。《道德真经》随之成为道教的神圣经典。道教的首部经典著作《太平经》便以《道德真经》为理论根基,广泛吸收并借鉴了其中的思想和表述方式。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在创立五斗米道时,亦将《道德真经》奉为圭臬,并撰写了《老子想尔注》,从道教的角度对《道德真经》进行阐释,以此来指导信徒。

在唐代,道教获得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唐高宗时期,《道德真经》被尊为上经,而到了唐玄宗时期,设立了崇玄馆,要求学者们讲习《道德真经》,并将其视为所有经文之首。唐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真经》作注疏,从而使其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一时期,道教内部形成了重玄学派,众多道教学者致力于阐释《道德真经》中的深奥义理,推动了道教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当时的《传授经戒仪注诀》,《道德真经》、《老君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和《老君道德经想尔训》被定为道教授受的主要经书。明代《正统道藏》中收录了关于《道德真经》的撰述多达五十多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