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四地迎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地审查,宜昌枝城港提前出局,襄阳港难度很大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国家为了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而出台的国家级交通重点工程计划,目前已经公布了三批,第四批已经进入交通运输部专家实地审查阶段,预计不久就会公布最终结果。
7月初,荆州港、鄂州花湖机场和武汉武湖港都迎来了第四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地审核专家组的调研。
湖北现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第一
在前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湖北已有武汉阳逻港、黄石新港、鄂州三江港、宜昌白洋港、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等5个项目申报成功,数量居全国第一。而且武汉阳逻港、黄石新港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获得“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剩下3个项目已完成投资55亿多元,完成进度70%-86%,将于今年迎接国家验收。
湖北2021年全省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完成4.88亿吨、284.37万标箱,同比增长28.58%、23.66%。这一数据不仅领先长江中上游各省份,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的增长也是第一位的。这些都给湖北申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增加了砝码。
湖北第四批推荐5项目,宜昌枝城港提前出局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这块金字招牌不仅体现了交通区位优势,还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国家补助,因此地方政府创建申报的热情一直很高。2021年,国家启动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申请,去年底,湖北向国家推荐了5个项目。分别是:
1.武汉市构建武汉港武湖港区“协调联动、智慧运营、枢纽集聚、网络辐射”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
2.荆州依托“双十字”通道,服务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3.鄂州花湖机场(专业性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4.襄阳服务支柱产业,辐射“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开放发展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5.宜昌枝城港建设中部陆海新通道铁水公联运示范工程。
国家公布的申请流程是:企业申报—>省级初审—>部级评审等3个环节。其中部级评审分为方案评审和实地审查两个环节。目前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经进行到了交通运输部专家实地审查这个环节,但湖北进入到这个环节的项目却减少了1个,宜昌枝城港提前出局了。
枝城港出局的最大可能是定位不准 发展前景不明
枝城港地处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曾经是全国九大铁水联运港口,位居全国四大煤炭转运港口之列。这次是为什么会提前出局呢?
首先,可能是规则限制后的取舍。国家规定每次每个省只能推荐不超过3个项目,但湖北第四批推荐了5个,即便是政策可以倾斜,也多了2个。而且宜昌白洋港已经申报成功了第二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今年将迎来国家验收,或许是交通运输部希望验收完毕后再视情况看是否再让宜昌港申请。
其次,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枝城港的定位问题。枝城港原来主要周转的货物是煤炭,但由于浩吉铁路的建成和荆州煤港的开通,枝城港显然已经承担不起煤炭转运的枢纽地位。本次枝城港申请的定位是“中部陆海新通道”,但宜昌近年来更青睐白洋港,在湖北铁水联运规划中的“宜昌—怀化—广西”的国际陆海新通道的定位就是白洋港,这样枝城港既失去了煤炭转运枢纽地位,又没有中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势,定位上的确略显尴尬。
湖北目前候选的4个项目中,荆州港、武汉武湖港、鄂州花湖机场3个项目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通过应该问题不大。相比来说,襄阳的国际陆港风险就更大了一些,今年上半年襄阳港的吞吐量下滑十分严重,不知道规划的小河港区和铁路专用线未来能否带来一线生机。
原创声明:该文章由本平台签约作者:江汉九十埠原创;谈楚论荆州审核修改。如果大家对本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枝城港能在申报多式联运工程,一定会成功的!
设施老化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速度
宜昌枝城港为什么提前出局?原因谁来分析下
大荆州港口终于榜上第一,加油,荆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