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天道地道人道,迈向天人合一之境

内文化 2025-04-20 00:20:05

家人们,上期我们探讨了怎样提升自己的认知。有了高认知的维度你就会看透事物的本质。那何为本质呢?本质就是自然规律。大家知道那些按照规律办事的人仿佛如有神助一般,为什么呢?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字——“道”。而“道”的架构又分为天道、地道和人道。正所谓:天道之自然法则、人道之人性本质、地道之文化属性。这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构成了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运转法则。只有参透这三者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如何按规律办事,进而遵循天道的规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咱们先来说说天道之自然法则。我在内文化公开课和大家讲过,想要活的通透,就需要了解天道。因为一个人的格局、胸怀、气度等,都源于从天道中汲取的能量。我们就拿你每天吃饭的大米来说吧,看似普通的米饭背后,有着完整的供应链,从播种、插秧、施肥到交易等等环节,缺一不可。这个供应链之所以能顺利运转,靠的就是自然共赢法则。如果没有这个法则,米饭根本到不了我们嘴里。所以说,了解天道,明白自然法则,我们就能自觉按规律办事,考虑他人的利益。如此,天道的行为就是充满智慧与胸怀、和非凡气度。然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悟道 这一点,始终被困在自我的狭小世界里。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从中汲取智慧。

再说说人道之人性本质。现实中,很多人对人性的理解比较肤浅,简单地将人分为善恶好坏。实际上,善恶与利益紧密相连。触动我们利益的人,往往被视为坏人;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便成了好人。这是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是人性的基本特征。面对人性的这一本能,人们的态度大相径庭。有些人看到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便对人性充满厌恶;而另一些人则能坦然接受人性的真相,顺应人性去办事情,这类人可谓掌握了人性的真谛。那问题来了,这前者和后者为什么区别那么大呢?这就涉及到文化属性,也就是地道。

淡到地道之文化属性。看过《天道》的朋友都知道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区别。这两者大家不太明白的话,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一个农场里有一只牛,他开心的告诉孩子说:我今天被主人表扬了,说我干活很卖力,在以后呀你也要像我一样努力干活。这样才能获得主人的认可。而就在当天晚上,农场主也用同样的口吻在教育他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咱们的牛听话,你就要表扬他,什么时候表扬什么时候骂,你要撑握好分寸。你看这个故事就反映出两者教育的底层逻辑差异巨大,一个处于下位,一个处于上位。在现实中,这种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格。低人格的人往往自卑,在意他人看法,依赖强者,潜意识里处于被审判的位置,自然讨厌人性,更难以做到顺应人性、按规律办事。这是人格问题,不受意志所转移。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问,一个人能够重塑自己的人格吗?答案是肯定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深入了解天道,用高维的认知精准把握天道的运行规律。因为天道蕴含的智慧,能够潜移默化地滋养我们的人格,拓宽我们的气度,提升我们的品质。

可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天道,甚至不愿去了解呢?这是因为天道的本质与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冲突。前面提到过,人的本能是以自我为中心,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行事。而天道倡导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也就是说你努力获得的成果是不能占为己有的,也不能有了功劳而显摆自己,所有一切都是你的使命而为 ,并非单纯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从逻辑层面看,天道与人道似乎背道而驰、相互对立,这正是许多人难以接受天道的根本原因。

然而,尽管二者在逻辑上看似矛盾对立,但本质上是能够实现统一的。谁能找到这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谁就能真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1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