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十六团简史

义和江涛 2025-04-11 20:04:50

作者:邓东哲 盛治华 郭超 赵均一

(一)

第十六团原是冀中一分区第三团,于一九三八年初在束鹿县旧城镇组建,同年四月间,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第七支队第二十一大队。大队长赵东寰,政治处主任孙鸿志、殷锡霖。在交河、泊镇公路打过伏击,还有袭击泊镇、献县等战斗,均获小胜。

(二)

岭西整训:一九三九年初,二十一大队与独立二团(原冀中区人民自卫军游击军第一师高顺成部)合编为第六团,开赴晋察冀军区易县岭西一带整训。同十七团、十八团一起,是冀中军区部队第一批整训的三个主力团。整训是在晋察冀军区首长领导和关怀下进行的,整训的直接领导人是晋察冀第三分区首长王平、聂鹤亭同志。军区还派了以红军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团来具体指导和帮助整训。当时第十六团的领导干部,团长庞大川,政委何元富,政治处主任赵天水。军区工作团留下几位红军干部在十六团工作,如盛治华任副团长,常仲连任副营长等。

整训任务主要是整顿组织编制,调整训练干部,建立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种工作制度,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以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巩固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经过整训,使这支部队成为面貌一新的八路军主力团之一,为部队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十大队编入十六团,部队更加充实了,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战斗力又有了提高。

(三)

组织编制:团设军政委员会,由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组成,负责讨论决定团的重大问题,团党总支委员会负责日常党委工作。营党分总支,连党支部,为党的基层组织。首脑机关有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团直属队有特务连、机炮连、侦察通讯连、卫生队及担架排。还设有不定期的党训班,培训党员干部。团辖第一、二、三营,每营四个连。冀中大章战斗后,还设一青年营(新兵营)。全团当时约有三千六百多人。

团营主要干部变化情况:

团长:庞大川、闵洪友、盛治华、张培荣、胡乃超

政委:何元富、邓东哲、张秀川。

副团长:巫金峰、邢方银、钟发生。

参谋长:邹静武、魏文建、李亚峰

副参谋长:刘远输、刘鸣揩。

政治处主任:赵天水、王伟、赵均一、李修来,

政治处副主任:曾凡友。

总支书记:曾凡友(兼组织股长)、徐纯、郭超、刘鹤田。

一营营长:吴生开、钟发生、崔荣泰;教导员:陈发平、郭超、苏克之、闫生、刘鹤田;副教导员:张辉、何鸿业、董仁;副营长:吴喜增、李国梁、李福臣。

二营营长:吴xx、常仲连、巫金峰、张鸣凤;教导员:安喆、李清晨、郭宝恒;副教导员:张景耀。

三营营长:高xx、苏坤山:教导员:潘澄、闫生;副营长:王扑(先任副政教、后为副营长):副教导员:董仁。

军事干部主要是吕正操同志率领的东北军六九一团抗日爱国官兵,及冀中原在旧军队工作过的,“七·七”事变后参加我军的军事干部。政治干部大部分是冀中抗日爱国的青年学生和教员,其中有一部分是地下党员和民先队员。领导骨干是红军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作战和军事、政治工作经验,对大批新干部言传身教,进行传帮带,使他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继承、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对十六团发展成长有重要意义。

(四)

一九四〇年初,十六团随南进支队南下讨逆。讨逆战役结束,五月间,随程子华政委返回冀中;八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表彰。十六团于一九四一年二月南下冀鲁豫归建。九月底他们又奉命去太行执行护送任务,过路时遭日寇伏击,先头部队一、二营经激烈战斗,掩护团直一起越过平汉铁路到达太行集总。三营没有过路即奉命返回冀鲁豫。十六团团部及一、二营到达太行后改编为三十二团,团长李化民,政委郭林祥,邓东哲从党校回队又任政委,后来部队奉命开赴陕甘宁边区葭县驻防,已经脱离南支建制

(1)一九三九年上半年,十六团在晋察冀整编,整训期间,团部及二、三营曾配合晋察冀一、三分区进行反“扫荡”作战。九月整训结束,返回冀中,奉命开赴景(县)阜(城),交(河)新区工作。在阜城、固城两个日寇据点之间高十二屯进行伏击战,激战半小时获全胜,缴获了骡马大车、迫击炮、轻机关枪、步枪、子弹等等军用物资,毙伤日寇一部分。同时在滏阳河以东、献县西南打了一个袭击战;在阜城以东,打了一个伏击战,均取得胜利,

(2)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李家洼战斗(反击遭迂战),当时十六团和冀中一分区较为庞大的机关直属队从阜城县以东转移到李家洼一带,当地群众基础较差,通讯联络失误,突遭交河县富庄驿之敌的伏击,分区机关与十六团遭受一些伤亡。

(3)接着十六团奉命开赴冀南五分区,在阜城、东光以及一分区的交河、武强、衡水一带活动,袭扰、伏击敌人,开辟、巩固与扩大抗日根据地。连续伏击、歼敌,打了一些胜仗,鼓舞了士气,在群众中扩大了我军的影响。

(4)讨逆作战:

一九四〇年初,在南进支队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举行讨逆战役。先在南宫大营一线,向石友三顽军发起进攻,敌溃逃。我乘胜追击,在威县七级村投入战斗,歼敌石友三部一八一师一个营主力约二、三百人。又冒着大雪连续作战攻打丘县,威县间之下堡寺、窑镇地区,十六团攻打东西马明堂,歼敌一部。南进支队共歼一八一师千余人。石友三逃过卫河,到达冀鲁豫。

卫东战役:三月四日在卫河南追击挺进,部队奉命争取丁树本部守中立,越过丁树本部防线。南进支队采用牛刀掏心战术,直插清丰、观城之间,猛攻文明寨、六塔集、武仙镇一带高树勋部,廿一团在六塔集摧毁其通讯枢纽,敌惊慌溃退。三月五日晨,敌保安二旅从仙庄集出动,十六团三营、一营迂回包剿,与二十一团协同作战,毙敌三百多人,俘八百多人。一营又在沙区(当地多沙包枣林)发现袁品之部一支,从东南沿道沟向西北一个高土围的村庄撤退转移,我从侧翼向敌发起冲击,俘百余人。十六团乘胜追击南逃之敌,猛攻濮阳城,歼丁部黄花子一个团。进至濮阳南边八公桥歼敌一部,俘四百余人,缴获甚多。三月十一日卫东战役结束。

(5)一九四〇年五月,十六团奉冀中军区命令,随程子华政委返回冀中军区,六月,冀中军区组织任(邱)、河(间)、大(城)战役,开辟、扩大抗日根据地。十六团归八分区指挥,与八分区二十三团等部配合向任、河、大一带挺进。十六团奉命打大章日军据点。三连王指导员挑选编组成的奋勇队卅人,营长吴生开、教导员郭超带领三连其他战士跟进,二连是预备队。我奋勇队先将敌哨兵击毙,八、九名日军从房内窜出,急忙沿着平时竖好的梯子冲上房来抵抗,被我击毙和打下去。我冲上屋顶,用手榴弹和火力压住了敌人。天亮后,从屋顶挖洞向屋内投柴火攻,全歼日军小队长以下共卅余人。战斗打响时,群众送来许多慰问品,战后还用大车拉着慰问品慰劳十六团,部队受到很大鼓舞,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军的影响。战后受到冀中军区首长表扬。

(6)大章战斗后,十六团开赴沧石路,在深县大由庄、铁儿庄、南北旺头等地伏击、袭击、反击日寇,接连打了几个小仗,均有所获,

(7)参加“百团大战”。

十六团于一九四〇年八月充实装备与兵力后再次赴晋察冀军区参加了“百团大战”,属聂荣臻司令员统率的聂集团三个纵队中的中央纵队,归杨成武同志指挥。十六团攻占娘子关以东之南峪、北峪车站,破坏了铁路。炸毁北峪铁桥时,先用黑色炸药效率差,聂荣臻司令员亲临十六团二营阵地视察,调来黄色炸药,将铁桥炸毁,使正太铁路一个月不能通车。几天后,日军从石家庄井陉、阳泉方向来增援,我撤守南北峪以北山地阻击敌人。在乏芦岭,二营在常仲连营长指挥下,英勇顽强抗击敌军。后转移到山西孟县一带,归郭天民、刘道生同志指挥,先围攻孟县,继而团主力转移围歼上社、下社突围之敌一部,一营留孟县城北打援,日军增援千余人到孟县,一营撤守孟县北山抗击敌人,后向北转移,与团主力汇合。

十六团连续行军作战,很能吃苦,英勇顽强,能攻能守,取得了山地行军作战的经验。聂荣臻司令员通令表扬十六团是一支“纵横平原山岳间的”坚强部队。

(8)转回冀中后,在德(州)石(家庄)铁路线上进行破袭战,不断打击日伪军,使该路较长时间内未能修复。敌运受阻,有利我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9)皖南事变后,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六团奉命归建南进支队,回到冀鲁豫军区。四月,参加了第二次攻打古云集战斗。十六团于四月十八日从东北方面向古云集猛攻,越过铁丝网、鹿砦、护城壕及地雷,突入土城,迅速向纵深发展,与兄弟部队予敌痛击。

七、八月间,十六团在朝城、莘县、冠县、堂邑地区,配合三分区部队和地方政权,大力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们在极困难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战法,打了不少胜仗,很快打开这个地区的局面。

张鲁集是敌我拉锯争夺之地,我集中兵力长途奔袭,歼敌一部,张鲁集被我控制。在燕店围敌打援,歼伪军数十名。豆村战斗,歼敌数十名。在沙镇伏击,歼敌数十人。对堂邑八区的伪军,我兵临城下,下书劝降,伪军举白旗投降。前后共打掉十几个敌伪据点。活捉了莘县伪军司令林松海及朝城伪军参谋长等,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十六团的节节胜利,迫使敌人龟缩在几个主要据点里。莘县敌人说:“谁做了亏心事,出门就碰上十六团。

(10)一九四一年九月底,十六团奉命执行护送任务,途经冀南,通过邱县、曲周之间的敌封锁线,在沙河县以南过平汉路(有三道封锁沟及封锁墙),开赴太行山区,前往晋冀鲁豫军区,八路军总部及一二九师所在之根据地。该团以一、二营为先头部队,后为团机关直属队,最后为三营。过平汉路时,与设伏的日军激烈战斗,击毙日中队长以下十余人,前卫两个营及团直进到路西,三营则奉命返回冀鲁豫。

在这次遭遇战斗中,排长韩光荣同志表现英勇顽强,与敌拚杀,刺刀见红,脸负重伤,仍坚持将敌人击退。邓东哲政委也光荣负伤。十六团(缺三营)连续行军作战百余里,胜利到达太行根据地。完成任务后返回时,在平汉路上遇敌军阻击,又奉命撤回太行山区。往返二百五十里,病员增多,因过水受冻,缺医少药断趾者数十人。在太行山区十六团和兄弟部队一起接受了彭德怀副总司令员的检阅。部分干部参加了一二九师刘、邓首长召开的干部会议,罗瑞卿同志来部队讲过话,指战员们都受到很大鼓舞和教育。

十六团主力参加了进军太南和太行五月反“扫荡”,一营在一二九师李达参谋长指挥和率领下跳出了敌人包围:二营深入敌占区活动:只有团直被围困在漳河以西大山里,受到一些损失。反扫荡后,改编为三十二团,四三年调到陕宁边区葭县驻防。

(11)十六团三营返回冀鲁豫归建后,打了不少小仗,还参加了东北庄战役。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上旬,高树勋顽部侵占我濮县东北庄地区,企图以此为据点,继续北犯。乘敌站脚未稳,南进支队奉命同兄弟部队发起东北庄战役,十四日打响。二十一团为主攻,十六团三营配合作战,在大小翟弯歼敌一个营。

一九四一年底,快过年了,探知日寇将由南乐向清丰运送年货二十四卡车的消息,十六团三营于十二月十八日伏击成功,打死日寇十七名,俘虏伪军三十多人,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四十余支,大米三、四万斤,猪肉两千多斤,烧毁了全部汽车,部队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一九四二年初,部队精简整编。十六团由执行任务奉命返回的三营和南支组建不久的三十二团合并组建为第二个十六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十六团,也是老十六团的延续。

年底,野战军地方化实行一元化领导,南进支队与五、六分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第四分区,十六团即划归四分区建制,作为军区的机动部队,活动在清丰、濮阳、滑县等地区,之后参加了朝南战役和卫南战役,都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一九四四年二月,十六团、三十二团、回民支队奉命在杨得志司令员率领下,开赴陕甘宁边区,十月与三十二团合编为教导第一旅第二团。一九四五年八月,参加了爷台山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二团奉命进军东北,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部队变化很大,然而十六团的主力则编入四十二军。他们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及许多战斗。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十六团的指战员已分散到军内外各地各条战线,不少同志已经退居二、三线,我们永远怀念十六团,怀念抗战初期在冀中平原艰苦岁月里组建起来的十六团。十六团是一支诞生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是一支始终保持八路军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驰骋在冀中、冀鲁豫和晋察冀、太行山、陕甘宁等广阔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在划时代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篇章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我们谨以十六团简史,悼念为抗战伟业壮烈牺牲的数以千计的指战员,祝愿幸存的老战士们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奉献终生。

(编者注)这篇第十六团简史,是根据邓东哲、盛治华、郭超、赵均一等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并参照有关同志的材料,汇集而成。因我们不熟悉情况,又未能多方进行核对补充,尤其对新十六团的材料,甚感不足。全文错误疏漏处必然不少,敬希有关同志补正。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