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封神之战,真的是长坂坡吗?另一场含金量更高!全因这8个字

黑白说历史 2025-04-24 07:05:00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提到赵云的封神之战,十人中有九人会脱口而出:长坂坡之战!

确实,单骑救主、血染征袍的故事太过传奇,连戏曲评书都唱了千百年。

但若细读演义,你会发现罗贯中真正想捧上神坛的,其实并非长坂坡单骑救主,而是另有所指。

为何?全因这八字评语:“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长坂坡:枪出如龙,武力巅峰

建安十三年,当阳长坂坡。

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军重围,斩将五十余员,夺槊三条,血透铠甲。曹操于景山顶望见,惊问:“此将何人?”曹洪飞马问之,赵云答曰:“常山赵子龙!”曹孟德惜才之心顿起,急令要生擒勿放箭!

这一战,赵云如猛虎下山,全凭一腔孤勇杀出血路。但细究其表现,更多是武力的极致爆发——枪快、马疾、胆壮。曹军虽众,却无一人能挡其锋芒。

可若仅凭此战封神,赵云与吕布、关羽何异?

罗贯中笔锋一转,在二十四年后的汉水河畔,为子龙添上了一抹更耀眼的光。

汉水救黄忠:胆气为刃,破十万重围

建安二十四年春,定军山烽火连天。

老将黄忠劫粮遭张郃、徐晃围困,赵云引兵救援。但见汉水北岸曹军密如蚁聚,箭雨遮天。赵云挺枪跃马,直冲敌阵,高呼:“常山赵子龙在此!”

这一喝,竟让张郃、徐晃双双勒马!

须知张郃此前三次交锋赵云,从三十合打到数回合;徐晃则是与许褚不分上下的猛将。如今二人手握重兵,却仍被赵云气势所慑,眼睁睁看他救走黄忠。

后来,两人追至蜀军营寨,见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外,竟逡巡不敢进。

为何?只因赵云身后寨门大开,鼓角不鸣,俨然一副空城计架势!

空寨退曹兵:智勇双绝,胆魄通天

最精彩的还在后头。

赵云救回黄忠后,副将张翼欲闭寨门死守。子龙却大笑:“昔日长坂坡,单人单骑尚不惧曹兵,今日何故怯战?”遂令偃旗息鼓,寨门洞开,自引二十骑伏于壕外,并暗伏弩手。

曹操亲率大军追至,见此情景,下令进军。没想到赵云岿然不动。曹军被这么一唬,反而回身就跑。赵云趁机擂鼓放箭,曹军自相践踏,堕汉水死者不计其数。

战后,刘备巡营问起经过,称赞不已,全在八个字——“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刘备当场赐号“虎威将军”。而罗贯中更借曹军之口点破天机:“昔日长坂英雄尚在!”

为何汉水含金量更高?

长坂坡是赵云武力的巅峰,但汉水之战才是胆魄与智谋的完美融合。

以寡敌众的胆气

长坂坡赵云有“救主”信念加持,汉水之战却是主动深入重围救人。面对张郃、徐晃两大猛将,他毫无惧色,甚至敢以空寨示敌,这份胆魄更胜当年。

谋略碾压的智慧

空寨计堪比诸葛亮的空城计,但赵云实施时更显果决——没有羽扇纶巾的从容,只有“匹马单枪”的孤绝。排兵布阵几乎一气呵成,可见赵云临危时的急智!

震慑曹营的余威

此战加速了曹操放弃汉中的想法。而张郃、徐晃经此一役,再见赵云旗号便心胆俱裂。后续曹魏的将领一听到常山赵子龙的名号,畏惧之心更甚。

独一无二的枪法

纵观整个演义,能有武器技法描写的,只此一家!那便是赵云的汉水之战: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可以看出老罗对于赵云有多么钟爱了。这才是封神的最好诠释。

结语:一身是胆,方为真神

长坂坡让赵云名震天下,汉水之战却让他封神。

罗贯中不惜笔墨描写汉水细节,正为凸显赵云超越寻常猛将的特质——“勇”为筋骨,“胆”为神魂,“智”为锋芒。

所以说,赵云若只有长坂坡,不过是一员虎将;但有了汉水之战,他才是那个让曹操胆寒、让罗贯中倾慕的——

“一身都是胆”的常山赵子龙!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赵云哪一战更配得上“封神”二字?

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友善交流!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