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庆应大学一位教授的操作火了。他故意在课堂资料里埋了个“坑”,结果一堆用AI写作业的学生直接掉进去——作业里全在讨论一本压根不存在的“推荐书目”,分数直接归零!
这事儿瞬间炸上热搜,网友笑称这是“老师的陷阱卡发动了”。
但笑完仔细一想,问题可大了:现在学生用AI写作业到底多普遍?老师又该怎么应对?
庆应大学的《综合政策学》课程上,教授第一节课就发了份特殊资料。资料里偷偷藏了个“雷”:如果学生把内容丢给AI生成摘要,AI会误以为《文明论之概略》是课程强烈推荐的书。
结果交作业时,真有好几个学生写了这本书的读后感。教授直接摊牌:这些同学要么没来上课,要么根本没看资料,纯靠AI瞎编。
更狠的是,教授明说这种作业“不算分”,因为“不查证就信AI”已经涉及学术伦理问题。
网友看完直呼“老师太会了”,也有人好奇:教授怎么确定AI一定会“上钩”?
其实这就是AI的“幻觉”特性——当信息不完整时,它会自己编造看似合理的答案。
比如你问AI“庆应教授推荐什么书”,它可能把资料里随便提过的书名当成重点。这次教授就是利用这点,专门设计了一个AI必踩的坑。
有学生吐槽:“现在写作业还得防着老师钓鱼?”
但评论区更多人支持教授:“用AI可以,但无脑复制就是偷懒。”
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
有大学讲师透露,现在判断作业是不是AI写的,根本不用看内容——文笔突然变超好的,八成是ChatGPT代笔。“现在学生自己写的文章,反而没AI流畅。”
更早之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也用过类似招数,教授在课件里塞了篇根本不存在的论文,结果抓出一堆抄作业的。
日本网友还补刀:庆应大学可是名校,连名校生都这么干,普通学校得乱成啥样?
数据更吓人。
2023年一项调查显示,全球48%的大学生承认用AI完成过作业。
有些学生甚至理直气壮:“AI能写得更快更好,为什么不用?”
但教授们快被逼疯了。
英国有位老师抱怨,改作业时看到满篇“综上所述”“从宏观视角来看”的套路话术,就知道是AI写的。“真学生交的作业,连语法错误都更有灵魂。”
为了反制AI代写,老师们也是拼了。
除了设陷阱,还有教授要求作业必须手写拍照上传。
更狠的学校直接升级检测系统,用AI反AI。
比如GPTZero这类工具,能通过分析句式复杂度、词汇重复率来判断是不是机器生成。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已经有学生学会用“反检测咒语”,比如让AI“模仿高中生文风”,或者手动加几个错别字。
这场师生间的“AI攻防战”,眼看就要没完没了。
庆应那位教授的声明倒是点出关键:
“用AI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得自己动脑子。它说的对不对,你总得验证下吧?”
这话其实挺实在。
AI再厉害也是工具,但工具用错了地方——比如直接代替思考,那和抄作业有啥区别?
现在连OpenAI自己都警告:别拿ChatGPT干重要决策,因为它真的会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比如之前有人让AI写学术论文,结果它编了一堆根本不存在的参考文献。
更离谱的是,这些假文献看起来贼专业,连标题、作者、期刊号都给你凑齐了。
所以回到庆应大学这事儿,教授搞“钓鱼执法”或许争议,但至少让学生记住了:
你可以让AI帮忙查资料,但最后拍板的必须是你自己的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