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四将,秦桧最记恨的韩世忠为什么得以安享晚年?

涛涛评历史 2023-02-21 01:29:07

韩世忠和刘光世、张俊、岳飞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在南宋中兴四将中,韩世忠功业居最。南宋中兴四将,晚年命运的差异是很大的,刘光世首先被解除兵权,任闲散职务,赋闲至死。岳飞最为悲壮,被宋高宗一伙冤杀,从而流芳千古。张俊本非勇敢善战之人,晚年投靠秦桧,参与秦桧一伙的投降卖国活动,成为与秦桧齐名的千古罪人。而且被铸成铜人,与秦桧等人共同跪在杭州岳庙门口,受人唾骂。韩世忠则是另一种类型,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以休闲自乐的方式,不参与政治活动,优游余生,得其善终。

中兴四将

朱熹曾评价道:诸将骄横,张与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而韩世忠破胆矣。

朱熹认为韩世忠在岳飞被杀害后吓破了胆,实则不然,韩世忠不顾安危,极力反对与金议和,其反和言行在武将中是最激烈的,故深遭秦桧的嫉恨,是秦桧欲首先加害的目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愤慈之情,溢于言表。

下面分析一下,韩世忠是如何能够脱离高宗与秦桧的魔爪:

1.岳飞力保

绍兴十一年年四月二十四日,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在调任枢密使、枢密副使后,被解除了兵权。接着韩世忠成为秦桧第一个整肃的对象。在三大将中,韩世忠的反和言行最为激烈,是秦桧谋和的最大障碍。

绍兴十一年五月十日,高宗诏命张俊、岳飞前往楚州“按阅御前军马”即检点韩世忠原来统帅的军队。此举的目的是搜罗韩世忠的罪状,瓦解“韩家军”,以彻底削去其兵权,并离间韩、岳二人的关系。

岳飞起兵行伍,由于屡立大功,提拔很快,十几年就位至将相,与张俊、韩世忠的位置相当。岳飞高尚的人格、谦虚的胸怀和尊重长辈上司的品质,深深感动了韩世忠。于是韩世忠与比自己小十四岁的岳飞,互相敬慕,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岳飞和张俊到楚州后,看到韩世忠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仅以三万军队守卫淮东八年时颇为钦佩。而器量狭小、嫉贤妒能的张俊却是真正去完成高宗、秦桧交给的任务的。他对岳飞说“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军,朝廷意可知也。”岳飞说“不然国家所赖以图恢复者,唯自家三四辈,万一主上复令韩太保典军,吾济将何颜以见之”为此,张俊恼羞成怒,对岳飞也开始恨之入骨,伺机报复。

与此同时,新提升的淮东军总领宫、秦桧的得力爪牙胡纺向朝廷密奏说,韩世忠的部下耿着曾说“二枢密来楚州,必分世忠之军本来无事,却是生事。”秦桧接到密报,立刻将耿着捆缚送往大理寺下狱,并严刑拷打,以图诬陷韩世忠。看到陷害韩世忠的阴谋不断出现,岳飞叹息道“吾与世忠同王事,而使之以不辜被罪,吾为负世忠”于是不顾自己安危,急忙派人给韩世忠送信告知。于是韩世忠马上求救于宋高宗,得以保全了自己,但岳飞却以其言行激怒了高宗、得罪了秦桧、惹恼了张俊,成了他们的加害目标。岳飞挺身保护韩世忠,一方面表现了二位耿直的将领在共同的战斗中形成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更表现了岳飞刚正不阿的性格。

2.高宗顾念旧情

韩世忠得到岳飞的报信之后十分惊恐,赶忙去求见宋高宗,跪在地上表明忠心,要高宗救命。高宗一面安慰世忠,一面在第二天要求秦桧把耿着狱案上报,于是秦桧以判耿着杖脊刺配海南岛,草草结案。因此,秦桧这次谋害韩世忠的计划,由于高宗出面保全,又一次没有得逞。但是高宗为什么要保全韩世忠呢?

韩世忠除了反和言行激烈外,没有像岳飞那样参与宋高宗的家事,尤其是涉及到宋高宗利益的事

在封建社会里,皇位继承问题是最敏感、也是最易引起矛盾的大事,按照封建专制制度的“家天下”的原则,皇位必须由皇帝的亲生儿子继承,而选择宗子为皇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绍兴七年年,当岳飞听说金人要将靖康元年立为皇太子的钦宗赵桓之子赵湛送回汁京的时候,出于一片忠心,出于为朝廷打算,他就向高宗上奏疏,奏请立太祖之后赵媛为皇子,这使得高宗对岳飞身为大将却干预朝政,非常恼火,当时就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武将干政,尤其是干预立储大计,犯了政治大忌。所以这也是岳飞日后遭高宗、秦桧杀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之·。

而高宗认为韩世忠只是一介武夫,也没有什么文化,正如韩世忠的长子韩彦直曾说“先人生长兵间,不解书,晚年乃稍稍能之耳。”'韩世忠也从无干政之举,所以高宗对韩的疑忌没有对岳飞那样深。

苗刘之变时,韩世忠救高宗、平定叛乱有功,并和高宗的关系较为密切

韩世忠以功建节,领武胜军节度使,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兼任江、浙制置使,擒苗傅、刘正彦,七月,以功进领武胜军、昭庆军两镇节度使,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升迁之事,充分反映出高宗对他的眷顾之情。秦桧一伙罗织罪名来害韩世忠,当然就为高宗所不允了。秦桧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高宗过问时,便匆匆结案,放过了韩世忠。

韩世忠屡立战功,黄天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金军

大仪镇之战巧设妙计,又打败金齐联军南下的企图,保护了宋高宗的生命安全。又坚守淮东八年,保障了小朝廷苟安临安,对南宋政权的建立,有巨大作用。

历来许多皇帝都希望文武大臣贪财,因为他们认为贪财的人自不会有什么野心

宋朝武将贪财默货、兼并土地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宋太祖就积极鼓励将帅敛财,以抑制武将的进取心。到宋高宗时这种做法更有增无减,对于许多人的贪财,高宗反倒高兴,甚至纵容、奖励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从而没有远大的理想。

张俊、刘光世、杨存中等抗金名将都是敛财聚富的能手。诸将中张俊是最贪财的一个,而他却最享福,因为高宗知道他胸无远志,对朝廷无危害,反而重用他、厚待他。韩世忠自然知道高宗的心思,于是除了接受因战功的赏赐之外,也大量购田买地,例如,他曾议买新淦县官田,“高宗闻之,御札特以赐世忠”。感觉韩世忠也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人,高宗很高兴,于是多次赐田给他。

南宋诸将,大多好色,宋高宗更是喜欢,因为对于贪财而又好色的人,是更不足畏

韩世忠前后娶白氏、梁氏、茹氏、周氏和陈氏为妻妾,且喜欢到处喝酒,且要部将的妻女陪酒。高宗认为他既贪财又好色,这样的人对朝廷没有什么危害。实际上,这也是韩世忠自我保护的办法之一,因为他很了解宋高宗的心理,也尽量投高宗所好。所以,宋高宗从各方面考虑,都觉得没有理由也不必杀害韩世忠,只是削去其兵权即可。

3.自我保护

秦桧一伙企图陷害韩世忠的阴谋,被正直忠心的岳飞揭穿,从而保全了韩世忠,可是岳飞却成了高宗、秦桧、张俊等人的加害目标。于是,从绍兴十一年五月到农历十二月的七个月期间,秦桧一伙完成了对岳飞的罢官、捏造“谋反”罪名、父子下狱、罗织“莫须有”罪状的一系列迫害行动。他们一边迫害岳飞,一边继续派使臣使金求和。看到这种形势,韩世忠彻底心凉,他彻底看穿秦桧的阴险用心,所以,为了自己以及家属、部下免遭迫害,韩世忠决定彻底隐退,所以于十月请罢枢密使,退休赋闲。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年月日岳飞被杀害,“绍兴和议”签订。韩世忠更是感到心灰意冷,自己虽有心报国,但报国无门,己无战事。他既被解除了兵权,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了。于是“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云。”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了。这样,一方面保全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昔日部下将士们的安危。

绍兴二十一年巧年八月四日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韩世忠庆幸自己没有被秦桧等人害死,能够在家平安而死。韩世忠病逝后,高宗“有诏选日临奠',,秦桧派人威胁韩家,韩家只得力辞,高宗遂未“临奠”,只是“赐朝服、貂冠、水银、龙脑以敛、银帛三千匹两,追封通义郡王。”秦桧在韩世忠死后仍然仇视他,打击他,不让他有皇帝“临奠”的殊荣。

与岳飞的悲壮相比,韩世忠的晚年未免失色。但是,在官僚专制社会中,英雄壮志未酬,平安度过余生的,也并非常见。韩世忠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选择了独善其身的政策,并得以善终,还是令人颇为欣慰的。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