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将领,和很多其他的将军不同,卫青不是将门出身,也不是官宦世家,他只是出生在一般家庭,按道理他这样的出身,很难有登堂入室的机会,他从一个马夫起步,竟然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他是怎样实现人生逆袭的?他的经历对于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童年境遇:出身寒微,受尽冷遇。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是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是平阳人,他的父亲不姓卫,而是一个叫做郑季的小吏,是平阳侯府上的。因为和平阳侯的小妾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但不敢姓让他用自己的本姓,因此取名卫青。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小的时候,跟着父亲郑季,家里的兄弟们都不把他当做兄弟,只是把他当做奴仆来对待,对他指指点点的,让他去做一些累活、重活。
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有一次卫青到甘泉宫,一个囚徒给卫青看相,并笑着说:“您可是个贵人,以后可以封侯的!”卫青笑着说:“我不过是个奴仆而已,只要少被殴打,能吃饱喝足就已经不错了,怎么敢有封侯这样的非分之想呢?你去找其他人吧,他们多少还能给你一点好处,你这样说我,我实在没办法帮到你!”此时的卫青,除了能睡好觉、吃饱饭以外,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人在低处时,他的眼光很难向上看,也只能是目光所及之事而已。
贵人相助:从平阳而得富贵。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成年以后,做了平阳侯府的马夫,服侍平阳公主。很多人把一件事弄反了,因为有能力所有位置,而实际的情况是因为有位置,所以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馀人,饰置家。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史记·外戚世家》
汉武帝继位之初,很多年身边的妃嫔都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作为姐姐的平阳公主十分焦急,于是在民间求了十余位年轻貌美才艺双绝的女子,安置在自己的平阳侯府中。汉武帝在霸上巡视部队返回,途经平阳侯府,平阳公主就让这些女子表演歌舞助兴。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驩甚。赐平阳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史记 外戚世家》
在众多女子之中,汉武帝十分钟爱卫子夫,更是赠给平阳公主千金,离开平阳侯府的时候,带上了卫子夫一同宫中。
卫子夫上车之前,平阳公主拉着她的手拍着她的后背对她说道:“你就要进宫了,一定要好好侍奉皇上,你日后富贵了,勿忘我的帮助!”如果说卫青日后飞黄腾达完全依靠汉武帝的赏识,姐姐卫子夫的帮衬的话,那么真正令卫氏登堂入室的贵人,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天赐良机:陈阿娇被贬长门宫,卫子夫入主后宫。
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武帝当时可是有皇后的,这位皇后陈阿娇是长公主刘嫖之女,自幼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就连刘彻也不放在眼里。因为没有为刘彻生下一儿半女,因此心存妒忌之心。她听说卫子夫怀了身孕十分气愤,于是派人逮捕了卫青。
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这个时候卫青只是了个小官,并不是什么出名人物,官职也十分低微,因此长公主想把卫青杀死泄愤。而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和其他一些人,冒着风险救出了卫青,卫青才可以不死。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制裁公孙敖,还把卫青封为建章监,并不断的赏赐给他金银。实际上关于救卫青这件事,很可能就是汉武帝的主谋,要不然借给公孙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干这样大不敬的事情。而卫青的母亲已经是太仆公孙贺的妻子,卫子夫也被封为夫人,卫青后来又晋升为大中大夫。
战神初成:四路大军,卫青独胜。
卫青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对汉武帝小心侍奉、揣摩其意,熟读兵书战册,尽管未到战场上打仗,却已经要将各种兵法了然于胸。汉武帝在恰当的时机,给了卫青一个表现自己机会。因为朝堂上大多数人都怯战,主张对匈奴继续和亲,汉武帝急需一个主战的将领,能够贯彻自己讨伐匈奴的战略构想。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骑将军敖亡七千骑;卫尉李广为虏所得,得脱归:皆当斩,赎为庶人。贺亦无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光五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汉武帝四路出兵讨伐匈奴,从被动防守变成了主动进攻。这四路兵马中有一路就由卫青指挥,而在此之前,卫青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其他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得不说汉武帝用人不拘一格,十分有魄力。卫青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率军直捣龙城,也就是匈奴人的圣地,斩获数百而回。
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公孙敖损失了七千多人,李广更是遭到了匈奴人数倍兵力的猛烈攻击,做了匈奴人的俘虏,靠自己的勇猛才得以逃脱。而公孙贺刚出了长城,便按兵不动,并跟汉武帝说自己一直没有找到匈奴人,四路人马中只有卫青建功。
很多人会很奇怪,除了卫青之外,其他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但他们被匈奴人打的丢盔卸甲。而卫青这样一个新兵蛋子,居然能深入到匈奴人的腹地,捣毁了匈奴人的圣地龙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是军事天才,天生的战神吗?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四个人所率领的,都是号称汉军精锐的骑兵,卫青所率领的,才是大汉最强的骑兵部队。
二、卫青直捣龙城的战术,有人说是神来之笔,但在我看来,可能这一切都是汉武帝的安排。
三、卫青所采取的战术是长途奔驰的闪电战,这种战法是匈奴人从来没有预料到。
四、四路部队之中卫青最不知名,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最重视的是李广,所以给了卫青偷袭的机会。
屡战屡胜:当一切资源都向你倾斜的时候,屡战屡胜就不是神话而是常态。
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朔元年春,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一个男孩刘据,因此被立为皇后。至于陈阿娇陈皇后,在卫子夫立后前,就已经被张汤坐实了巫蛊之案,因此,永远幽禁于长门宫内不得出来。这年的秋天,卫青被拜为车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率三万骑兵攻击匈奴,又斩获了数千人。
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馀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匈奴人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亏,从来都是自己追着汉军的屁股打,什么时候被汉军打得如此狼狈!他们要复仇要报复,第二年的时候,他们便杀死了辽西太守,掠夺了渔阳两千余人,同时击败了韩安国的部队。汉武帝命将军李息出兵,从代地出发进击匈奴,这一路是汉武帝的疑兵,汉武帝真正的目的是占领河朔之地,彻底解除匈奴人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很好的完成了汉武帝的部署,占领了河朔之地,打败了白羊、楼烦王的部队,并在河朔之地修建朔方城,用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青校尉苏建有功,以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使建筑朔方城。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因为这次胜利,卫青被封为长平侯,而卫青手下的苏建被封为平陵侯,校尉张次公被封为岸头侯。这还只是卫青的第二次出征,他就已经封侯了,这让李广这样的老将十分窝火,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没有被封侯,这小子两次战斗就被封侯!怎么说呢?当资源都向你倾斜,加上你自己的努力,成功这件事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就算是军事才能并不突出的李广利,在汉武帝的刻意栽培下,也成了贰师将军,征伐大宛而名震天下。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卫子夫
有什么用,后面卫家还不是被刘彻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