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夫到丞相:汉武帝的老师卫绾,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人的历史本人 2023-02-26 08:44:13

卫绾是汉武帝的老师,在汉文帝年间入仕,到了汉武帝时任丞相,属于历经三朝的老臣。卫绾起点不高,最初只是汉文帝手下的一个车夫,因为驾驶技术精湛,所以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绾并不是文人,而是个车夫出身,因为功劳被升迁为中郎将,跟随在汉文帝刘恒的身边。那功劳是什么呢?就是车开的好,这也是现在很多司机车开的好,进而成为领导身边红人的原因。

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孝景帝刘启做太子的时候,召集汉文帝左右饮宴,而卫绾称病不去,因为在他看来,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去参加太子的饮宴恐怕会惹来是非。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馀不噍呵绾,绾日以谨力。——《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汉文帝去世时,告诉太子刘启说:“卫绾是个忠厚长者,希望你可以善待他。”汉景帝刘启继位后,忌恨卫绾不给自己面子的事情,因此,一直不正眼看卫绾,这让卫绾更加谨慎小心的做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汉景帝刘启有一次到上林苑,特意让身为中郎将的卫绾陪同,他问:“卫绾,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陪同吗?”卫绾回答:“我本来是个车夫,因立下功劳,先帝封我为中郎将,至于您为什么让我陪同,我确实不知道!”刘启怒道:“卫绾!我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请大家喝酒,你那时候为什么不来?”卫绾说:“不敢欺骗陛下,我当时确实有病!”汉景帝点了点头,想赐给卫绾宝剑。

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绾连忙推辞说:“陛下,先帝曾经赐给我六把宝剑,我的宝剑已经很多了,不能再接受了!”汉景帝说:“宝剑是特别容易被人交换的东西,你怎么可能一直留到现在呢?”卫绾回答说:“宝剑确实都在家里面放着,从来没有使用过!”汉景帝心想如果你骗我,恐怕就是大祸临头了。他立刻派人去卫绾家里,取来了这那六柄宝剑,宝剑拿到汉景帝面前时,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汉景帝这时才确认,卫绾确实是个忠厚可信的人。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启用卫绾为将,让他统领河间的部队,去对抗吴楚叛军,因为平叛有功,卫绾被封为中尉。中尉是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其权力很大。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绾这个人做官的时候,下手如果犯了错,他常会替手下人遮掩,如果自己有了功劳,他也不去主动宣扬,甚至会把功劳让给他人。他为人清正廉洁,不寻私家中没有私财,所以汉景帝认为他是个忠诚的臣子,没有其他人那些花花肠子,不会依靠谄媚而获得君主的信任,是个可以信任的忠厚长者,于是拜卫绾为河间王太傅。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但卫绾这个太傅可不是好做的,尽管卫绾以军功在孝景前六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建陵侯了。但是不久后,因为太子刘荣被废,栗氏一族及关联者全被族灭。太子刘荣在做太子前曾是河间王,而作为河间王太傅的卫绾,自然脱不了关系。按照关系也要被诛杀,但汉景帝认为卫绾是个忠厚长者,不忍心处置他,但是也不能不加以惩戒,于是便让卫绾告老还乡,而让郅都去缉拿栗氏族人及党羽。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汉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要对刘策选一位老师,窦太后推荐侄子窦婴,但汉景帝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窦太后说:“窦婴这个人是很有本事,但心机太深,让他做刘彻的老师恐怕不太合适,我看还是选卫绾吧!这个臣子的忠诚,辅佐少主最为合适。”卫绾被从家乡招了回来,拜为太子太傅。不久后又被升迁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列,主管人事决策之权。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又过了几年,卫绾代替桃侯成为丞相。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从他做官直到做丞相,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仅是尽职尽责而已。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汉景帝认为能够辅佐少主的人,不必能力太强,但一定要忠诚,也不能飞扬跋扈无法控制。因此汉景帝在晚年的时候,才先除掉了梁王刘武,再除太尉周亚夫,其目的都是为了刘彻继位铺路。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绾做丞相的第三个年头,汉景帝驾崩了,汉武帝继位。建元年中,卫绾因为在汉景帝的时期,对很多人的冤狱不能查办,于是被很多人弹劾,说他在其位不谋其职,汉武帝于是罢免了卫绾丞相之位。

卫绾被罢免,主要在于他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那就是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窦漪房。窦太后推崇黄老之术,提倡无为而治,而汉武帝刚刚即位,要广纳贤才、立主新政。汉武帝上任之初,下的第一道诏书是求贤令,按照他的要求所有来应试的人,不能是学黄老之术的人,也不能是呈口舌之利的说客。被选拔的董仲舒、公孙弘、严助、东方朔等人都是儒家出身。这让推崇黄老的窦太后大为恼火,但她又不能对汉武帝直接下手,于是便牵怒于卫绾这个丞相和太子的老师。

卫绾告老还乡,汉武帝的改革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不得不暂缓下来,整个朝堂被窦太后把持,窦婴、田蚡、直不疑等人全部被罢免。汉武帝第一次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九五至尊,却不是那个掌控最高权力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