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承认他错了,准备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外交官10字回应

农林守望人 2025-04-24 14:42:58

文|农林守望人

编辑|农林守望人

特朗普终究是扛不住了,昨天(22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将下调对中国的关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向强硬的特朗普开始“对华友好”?

“对等关税”实施距离现在已经过去18天,原本心高气傲的特朗普,在昨天白宫圆桌上承认对华关税过高,未来他将降低对中国的关税,这句话摆明了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让步。

此前特朗普曾扬言“在等中国电话”,他之所以敢如此讲话,就是因为“对等关税”实施后,全球多国与美国进行了通话,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会牺牲自身利益换取美国的高抬贵手,所以在特朗普继续加征对中国的关税后,特朗普就表示在等中国电话。

可等来的却是一张“反制单”,这张反制单不仅摆明了中国对美国关税战的态度,同时也让特朗普有些下不来台。

于是特朗普再次加征了对中国的关税,前段时间,美国对华关税已经来到245%,这一数字可谓是史无前例,中美贸易难以进行,而在过去的这18天时间里,美国关税政策也是变幻莫测。

一方面美国政府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向美国妥协,但在中国的带头反制下,局势成一边倒,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美国硬碰硬,如欧盟、日本,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直接表示不会做出让步,这让特朗普有些不知所措。

目前美国国内局势可以说是“乱成一锅粥”,首先农产业方面,美国少了中国这个庞大的采购者,美国农产业出现严重下滑,反观中国已经找到了代替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巴西。

前不久巴西政府“毛遂自荐”,希望与中国开拓大豆合作,还有牛肉等等,这一消息无疑给美国当头一棒,而在能源方面美国也是后背发凉。

自“对等关税”实施后,中美两边能源、原油等都被隔断,中方为了国家利益决定从美国的邻居加拿大进行采购,此前加拿大西部已经在修建管道扩建项目,这一项目就是为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提供原油渠道。

据统计,中国从美国采购的原油已经从去年的2900万桶下降到200万桶,这对美国的经济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此外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在前段时间还表示:如果中国需要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中国要多少俄罗斯就有多少,这无疑也给了中国一颗“定心丸”。

除了基本物资外,中国还对美国限制了稀土出口,要知道稀土是美国非常渴望的一种原料,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虽然美国拥有强大的科技体系,但没有原料的他们再强大也无济于事,此前美媒曾表示:稀土是中国的一张王牌,可见这场关税战,中国还没有使出全力。

目前中国在飞机领域也对美国进行了限制,由于中美贸易战的日益加剧,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暂停接受美国波音飞机还有各项零件,这一消息无疑再次给美国当头一棒,更让美国公司无解的是,一架已经抵达中国的波音飞机,因为特朗普关税政策被强制退回,可见这场贸易战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

而美国内部也是问题重重,前段时间,美国退休的三位总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批评,除了前总统批评外,共和党内部也是纷争不断,不少议员希望美国最高法院出手,叫停特朗普的关税战。

从美国内部的反应可以看出,美国百姓和各议员都希望停止关税战,面对众人的声音,特朗普不再选择视而不见,昨天(22日)特朗普在白宫首次承认对华关税多高,他考虑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华关税。

特朗普之所以自打嘴巴不是因为他真的意识到了错误,而是他在不让步美国经济贸易恐怕难以翻身,目前已经有27个国家对美国关税战进行了反制,这对美国经济影响不是一星半点,而这些国家都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

前段时间,很多国家与中方通话,包括欧盟,虽说与中国合作可能无法弥补美国关税战带来的损失,但一定可以减小损失。

而在22日,有记者问特朗普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时,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对关税问题采取“强硬手段”,特朗普非常乐观地表示,中美两国应当“迅速地达成协议”,如果协议达成美国将对中国的关税制145%。

最后特朗普还说了一句拭目以待,但在另一场采访中,特朗普又讲到,如果中美两国未达成协议,“我们只需设定(关税)数字就行”,言外之意就是,美国要降低多少对中国的关税,完全看之后的中美谈判,如果成功就下降多一点,如果不成那就下降少一点。

此前特朗普已经表示不会在对中国加征关税,所以这里的数字肯定是降低不是增加,而在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双方就关税问题很快就会降温,当然这只是美国的一面之辞。

中方的态度是一致的,打奉陪到底,谈非常欢迎,但要是和谈,美国就应该拿出诚意来,但从特朗普的讲话中并没有看到美国的诚意,还是一副霸权之态,这样中美谈判是无法进行的。

而特朗普发出降低关税的声音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证明特朗普扛不住了或者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想要挽回,这场关税战并没有达到特朗普想要的预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特朗普还沉浸在自己的霸权主义中,当今世界不是美国一家独大,合作共赢才能创造未来。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财联社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