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方纳米的磷酸锰铁锂在行业内首个实现乘用车装车,用在宁德时代的M3P电池搭载于智界的S7/R7、享界S9、星途瑶光等车型。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18日讯(常青 广东深圳报道)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数据显示,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30.2GWh,累计同比增长52.8%。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动力电池材料类型结构正发生变化,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加快提升,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75%。
2025年一季度,我国磷酸铁锂装车量突破100GWh,在动力电池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整体占比达80.8%,其中,2、3月份分别高达81.5%、82.3%。根据动力和其他电池关键材料需求概算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用三元材料11.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62.1万吨。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此外,高增长的储能领域绝大部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因而预计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增速高于电池。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德方纳米
4月17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广东站)一行到访德方纳米(300769),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何艳艳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深入探讨磷酸铁锂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公司后续规划。

“一核多元”产品布局
可以说,德方纳米的崛起是中国新能源材料产业自主创新的缩影。2007年,这家诞生于深圳的企业以“纳米磷酸铁锂”技术为起点,开启了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深耕之路。2019年4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连续多年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位居市场前列,并先后开发出磷酸锰铁锂、补锂增强剂等新型材料。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迭代,德方纳米构建起“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非连续石墨烯包覆技术”等四大核心技术体系,这些技术突破使公司产品在压实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实现质的飞跃。
在产能布局上,德方纳米采取“国内基地+海外试点”的双轮驱动策略。国内方面,德方纳米已完成“三省五城”的布局,规划建设34.5万吨/年纳米磷酸铁锂、11万吨/年磷酸锰铁锂和5000吨补锂剂,尤其是依托云南丰富的磷矿资源和绿电快速打出优势。
而在海外方面,今年1月,德方纳米宣布携手以色列化学集团ICL在西班牙布局磷酸铁锂工厂。根据协议,双方预计投资2.85亿欧元增资ICLBM,S.L.(项目公司)用于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

何艳艳讲道,“在西班牙设立该项目,是德方纳米全球布局的关键举措,欧洲有客户也有市场,ICL可以帮助公司解决上游以及供应链配套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决定走出去,这是我们在海外的第一个尝试项目,也将带动公司打造一套更契合海外市场发展需求、更完善高效的运营与服务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磷酸铁锂行业正经历“量增价跌”的阵痛期。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到242.7万吨,同比增长48.2%,总体市场规模达到970.8亿元,同比下滑30.3%。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是越来越高的,大家之所以卷主要是因为看好磷酸铁锂,相比于三元材料竞争优势也相对比较明显,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来布局磷酸铁锂材料,造成了内卷的局面。”何艳艳认为,在这个内卷的过程中,其实也推动了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在不断迭代升级。
创新瞄准增量赛道
何艳艳讲道,对于德方纳米而言,目前公司也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首先就是在磷酸铁锂的性能进行迭代升级,公司推出了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的磷酸铁锂。其次,公司在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方面领先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据了解,德方纳米的磷酸锰铁锂在行业内首个实现乘用车装车,用在宁德时代的M3P电池搭载于智界的S7/R7、享界S9、星途瑶光等车型。
“目前工信部公告的车型当中,公司的磷酸锰铁锂装配量是最多的。”何艳艳强调,此外,德方纳米的补锂剂也是行业唯一实现批量出货的,目前装配量已经达到二十多个GWh。
电池网注意到,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国家标准公告,由德方纳米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万润新能、邦普循环、厦钨新能、赣锋锂业、长远锂科、福安青美、巴斯夫杉杉等锂电领域多家头部企业,共同制定的全球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GB/T45327-2025《富锂铁酸锂》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首项补锂技术国家标准,不仅填补了补锂材料规范化应用的国际空白,更通过建立关键性能参数体系推动锂电技术向高安全、高一致性方向发展。该标准由德方创域牵头,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据悉,截至目前,德方纳米主导及参与制定的已发布标准共46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12项。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4月16日,德方纳米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到,公司现有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及补锂增强剂等高性能辅助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公司的补锂增强剂产品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重要材料之一,目前已经在部分客户中实际应用,按照测算,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对补锂剂的添加量和比例大于目前的液态电池体系。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