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算背叛?
这种问题一出口,大多人只会觉得莫名其妙:这还有什么疑问,和其他异性发生感情、身体上的种种联系,那就算是呗!
可如果另一半和异性在身体上是清白的,言行上也没说过喜欢,却又总在不同的细节上刺痛你的心,那该算什么呢?
很多人听说过图书馆30秒的故事,一名女性讲述自己因为男友与同校师妹交往没有边界感而分手,最刺激女方的是男友给自己过生日时还在回复安慰因停电而害怕师妹,就因为男友在感情中的游离,她不顾男方挽留和家长反对结束了多年的感情。
有人觉得她矫情,有人支持她的决绝。
不过,她的故事并非仅此一例,有许多女性在感情里受到同样的困扰:异性之间暧昧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男人有聊天频繁的异性朋友,甚至越过置顶的自己去回复她,为了安慰她而单独请对方吃饭……尽管男人保证自己只想和对方做朋友,但她还是没有安全感。
感情中到底什么才是背叛?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被背叛?
当你只把出轨视为背叛,你就会发现这种狭义的解读不足以诠释你的痛苦。
当某一方违背了两人间的信赖与期待,让自己的心理边界失守,漠视另一方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背叛,无须更多的证据来定义他的错误。
只有发生关系、直接表白才算背叛?不,不要忽视依恋创伤的威力,如果你只关注具体行为是否触犯规则,就会忽略那些看似无害,实际上却极具破坏性的互动。
如果只把真正的出轨定义为背叛,你会觉得男人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越过界限的事,但你又的的确确感到受伤,仿佛是被看不到的匕首刺伤,疼是疼了,却找不到“凶手”去问罪,甚至不知道自己够不够资格去“缉凶”。
你习惯于寻找一个清晰的界限,只有越过这条线,你的痛苦才名正言顺,你的抗议才师出有名。当你找不到这条线的时候,你的受伤与愤怒似乎都被一种模糊的无力感所包裹,因为拆解开来,男人的每一项行为似乎都有“正常社交”这块挡箭牌可以辩解:
和异性频繁聊天?“我们单纯是朋友,总不能不让我和别人说话吧。”
优先回复别的异性?“可能她当时问的事比较急,我也不想拖着。”
不在异性面前提及和你的关系?“没必要多说,说了才是有嫌疑。”
单独约别的女性吃饭?“我们只是朋友,怕她做傻事,想一次性彻底聊开。”
每一项解释听起来都情有可原,反而让你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太小题大做。你怕自己被背叛了还傻傻地不知情,也怕自己成了八卦里那种无理取闹、搅黄男方正常社交的“作女”,把原本没什么的小事变成了亲密关系里的疙瘩。
这是很多女性(也有男性)在关系中遭遇的困境:你感受到的痛苦是真的,但对方的行为却游走在正常社交与越界出轨之间的灰色地带,使得你的抗议底气不足,甚至可能被反驳为无理取闹或控制欲。
仿佛只是缺少了一个明确、符合社会普遍定义的背叛证据,你的感受就失去了正当性。
有的人会因此更执着于揪住对方的小辫子,有的人会强迫自己放下被伤害的感受假装无事发生……可你最终会发现这些行为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只会徒增痛苦。
想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遭到背叛,你就得搞清楚到底何为背叛——在亲密关系里,背叛的定义不仅有肉体关系和精神出轨,任何对另一半造成依恋创伤(attachment injury)的举动,其实都能算作背叛,值得被我们所警惕。
依恋创伤是由心理学家苏珊·约翰逊(Susan Johnso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亲密关系中当一个人迫切需要另一半的支持、关爱或安全感时,却感觉被对方抛弃、忽视或背叛的经历,这一类关键时刻可能本身是由很小的事件引发,最终却会极大地破坏伴侣间的信任和联结,在感情中埋下隐患与裂痕。
会造成依恋创伤的不只有出轨,它本身可以发生在任何不起眼的一刻:
你袒露了自己难堪的过往,却在某一次争吵中被对方用来讥讽,给你心上捅刀子;
你遭受了某种打击(事业受挫、接到噩耗、生病手术等等)时,另一半对你的痛苦毫无共情,拒绝安慰你;
你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宠物上寄托了很多感情,却被对方贬低、管控、打压;
……
依恋创伤带来的痛苦未必比出轨少,只是因为大众对此缺乏认知,很多时候只是笼统地将其归类为情感纠纷,夫妻不和,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背叛。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我这么说是认真的。
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功能便是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依恋需求,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天生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安全且深刻的情感联结,所以我们需要亲密关系,需要有在脆弱时可以依靠的肩膀,需要有渴求支持时能够给予回应的怀抱。依恋创伤的危险性正在于其动摇了亲密关系最核心的基础,也即是信赖感、安全感与情感联结。
你都没法相信和对方在一起时是安全的,令你不必害怕背刺的,那就算ta没有真的出轨,也已经深深伤害了你,这何尝不是背叛。
伴侣的暧昧行为即便没有直接违反忠诚原则,依然会给你造成巨大痛苦的原因正基于这样的原理,也许他们没有发生关系、没有相互表白,但对方的行为破坏了亲密关系里最基本又最重要的隐形承诺:我会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支持你,我不会让你觉得孤单或不被重视。
通过自主破坏心理边界,对方已经持续地将你置于次要位置:
比如将大量时间、注意力和关心转移给第三方,从而削减与你之间互动的精力,让你感觉他最在乎的不是你,令你不安且失落;
比如在社交时否认你的身份,将你介绍为普通朋友或其他角色,让你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怀疑这段关系是否真的稳固,破坏了你的自我价值感和对关系的预期;
比如你因为他与异性朋友的过界互动而焦虑不安,迫切需要理解和安抚,他却只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甚至瞒着你继续这种社交,让你感觉自己的需求被漠视;
……
不管这些暧昧行为到底算不算出轨,这些“你没有优先选择我”、“你选择会伤害我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依恋创伤都会影响你对他的信任和对关系的感知。
背叛不是对方的某一个具体行为,而是你的内在体验。
不必再问这算不算出轨,你要问的是:他的行为是否让你感到了伤害?是否让你对这段关系产生动摇?是否让你感觉自己在关系中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被贬损?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无论社会标准和其他人如何定义出轨,你的痛苦本身就在清晰告诉你——对你至关重要的东西在这段关系中被破坏了,你受到了背叛。
讲清楚了你到底为什么样的背叛而痛苦,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样的背叛?
通过对现实中诸多案例的观察,我发现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仅仅在实操上解决这一类小暧昧本身是不难的,只要她们和对方大吵一架要求切断联系,男人在一开始总会退让,甚至主动与暧昧对象绝交来让她放心,可她们还是无法放下心来,因为即使暧昧行为停止了,但那份“你不重视我,抛弃了我”的记忆和感受依然存在。
信任的基础动摇了,你会怀疑对方是否真的能够守住边界,会不会以后又瞒着你偷偷联系;内在安全感也破坏了,你不再确信自己是对方的优先选择,感到自己的位置被人虎视眈眈。
你知道,男人迅速绝交很可能只是为了平息争执,他未必真正理解了你的痛苦,内心说不定仍然认为“我和她只是普通朋友”、“我没做错什么”。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顾虑,我建议你从以下几点入手:
01为事件定性,正视并处理情绪你感觉到了背叛,那么这就是背叛,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般解释为误会或者吃醋。
但这不是让你把对方打成十恶不赦的罪人,或者从此用这件事拿捏他,你们只是需要对这件事达成共识,承认你们的感情里遇到了新的挑战。
你需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怒,另一半也要清晰地看见并承认他的行为具体对你造成了怎样的伤害,知晓他的行为(例如优先回复其他异性、隐瞒你们的关系、单独约会等)让你感受到了被忽视、被贬低、被欺骗,破坏了你对他的信任和安全感。
别怕说出自己的脆弱,情绪被忽略或压制正是导致创伤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说出来,释放积压的负面情绪,才能在你们之间营造更健康的沟通空间。
暧昧的发生源于双方对人际关系中的边界缺乏共识。
你们之间很可能压根没聊过这件事,你只是想当然地觉得谈恋爱了肯定要避嫌,他还能不知道吗?不管男人到底是装傻还是真傻,划定一条清晰的边界都是有必要的,减少模糊地带,让双方都清楚哪些行为不可接受,就能降低未来再度因此而冲突的风险。
比如,你们可以明确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
“我希望在我们的关系中,你能优先关注我的感受。”
“当涉及异性朋友时,我希望我们之间能更加透明,不要瞒着我见其他人。”
比如,你们可以重新定义边界:
“避免与异性朋友分享过于私密的情感话题。”
“不可以单独与异性过夜,即便并未同床共枕。”
注意不要单方面制定规则,双方应该基于尊重和平等在这方面达成共识,他不能做的,你也不能做,让这成为双方共同守护的约定,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束缚。
03探索根源,而非仅仅处理症状暧昧行为的发生不仅是一时糊涂或外人主动勾引,可能也反映了你们关系内部存在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沟通障碍或边界模糊的问题。
你们也需要一起探索:对方为什么会和异性朋友陷入这样的互动模式?是寻求新鲜感?逃避你们关系中的某些矛盾?是对人际关系的边界的认知不清?还是他自身存在某些需要被看见和处理的议题(如需要被他人认可、不懂拒绝、对他人的拯救欲等)?
你在疗愈创伤的同时也需要审视自己是否有健康的边界意识,为什么感到不适时没能及时清晰地表达自身感受,在这次事件中你们俩之间的沟通渠道是如何失效的?
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暧昧危机才能被真正杜绝。
不要怕,背叛未必是你们的终点,也会是关系转折的契机,你们可以由此走向更深入的理解,真正健康稳定的情感联结,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才能逐步建立。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