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未见的同学,突然开口向丈夫借5万,丈夫毫不犹豫的就借了

听禅 2020-04-23 20:12:36

那天清晨,天刚刚蒙蒙亮,我还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境中硬扯了出来,尽管意识还不是很清醒,但凭着条件反射般的直觉,我知道这是丈夫的电话响了,可谁大清早的会给丈夫打电话呢?虽然心生几分疑惑,但睡意的再次袭来让我没功夫去想那么多,隐隐约约的只听见丈夫回了句:“急用吗?”“我给我媳妇说一下,过一会儿就给你转过来。”“不会,你嫂子是明事理的人。”带着丈夫最后那句夸我的话,我满足的又睡过去了。

再次醒来已是早上8点半,丈夫正坐在床上呆呆的望着我。在这个难得的周末休闲日,我们一贯的规矩是睡到自然醒,“睡饱了”之后还得躺在床上玩上半小时得手机,刷刷头条新闻,看看朋友圈这类的,总之,这半小时会过得很快,然后才会下床去厨房随便吃两口对付一下。

看着丈夫的那憨厚的神态,我有些忍俊不禁,正在迟疑丈夫怎么没玩手机,而是呆看着我时,一声略带磁性但本身浑厚中正的嗓音传入了我的耳中:“你醒了。”丈夫温切却略带急促的问到。

“嗯,怎么了?”我回到。

“有个事想和你说一下。”丈夫说。

这时我的大脑突然浮现出了早上丈夫电话铃声响的那一幕画面,隐约还记得丈夫说了句“过会儿给你转过来”,“你嫂子是个明事理的人”之类的话。我大概明白了什么事。

“是有人在电话里向你借钱是吧”,我问?

“嗯?嗯,对”,明显丈夫有些疑惑,但可能转念便想通了,也可能丈夫现在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和我过分纠缠太多。

“借多少?”我问。

“5万,我一小学同学,小时候玩的最铁的一个,虽然10多年没见了,可时不时的有联系,这次是因为他父亲在医院急做手术还差一笔钱,不然也不会大清早的打扰到我们,”丈夫尽量用最简洁的话语,交代出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得出丈夫是很相信他那个同学的,而且联想到丈夫在电话里说的那句“你嫂子是个明事理的人",我知道丈夫已经在电话那头允诺过别人了。

”好,去转给人家吧,手术要紧”。我说。

“嗯”,丈夫的喜悦之情挂满脸上。

没过一会儿,丈夫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应该是那边收到钱了,专门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之类的话,丈夫说:“没事,谁都有都不容易的时候,再说,咱们都认识这么多年了,能帮的都会尽量帮。”

是的,丈夫从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能帮的都会尽量帮,”无论是亲朋好友之间还是同事同学之间。虽然没落下过几句好,但在我看来,没损失啥就谢天谢地了。但丈夫也绝不是那种所谓的烂好人,他所帮助的那些人大多是那些他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在如今这个社会人情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薄了,人与人之间普遍出现了信任危机。消费者对商家的不信任,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妻子对站丈夫的不信任,同事之间的不信任,朋友之间的不信任。即便是最亲密的同学关系,也不过是同窗几年,毕业过后便各奔前程,从此再无联系,杳无音讯。

我一直觉得丈夫拥有一颗纯碎的赤子之心,并且这样的一颗心永远不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人们都说,婚后大多抵不过7年之痒,我和丈夫已经结婚快10年了,可反而觉得彼此间越来越喜欢了呢。

吃午饭的时候,我问丈夫:“人家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钱?”

丈夫说:“说的是手头一宽裕就给咱。”

其实对于这个答案我不太满意,可能五年十年后手头才宽裕,也可能这辈子手头都宽裕不了,没有确切的时间,就意味着充满了无数的未知与变故,往往在生活中,借钱的人说的是明天还也可能拖个三五天才还,也可能拖个个把月几个月,更何况这种没有确定时间的。

“反正咱也不急用钱是吧,“丈夫补充道。显然看出了我的犹疑与不悦。

我不想再这个问题上和丈夫过多纠缠,免得引起彼此间的不快与纠纷。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大概过了半年,有一天下班回到家中,丈夫一脸喜悦地对我说:”我那同学借咱的钱还了,我就说这人可靠吧,我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看着丈夫开心得手舞足蹈,像个小孩子的样子,我一面替丈夫高兴,一面又觉得有些难过,什么时候还钱也成了一件值得如此高兴的事了。

我只得面带笑容迎合到:“还了就好,还了就好。”

12年春季伊始的时候,丈夫的父亲生了一场重病,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才能勉强出院,医生让丈夫把父亲接回家好好休养。我们本意是准备把父亲接来和我们一起住的,虽然平时上班比较忙,但我和丈夫都会力所能及地照顾好父亲,实在不行我们可以给父亲请个保姆。

可老人坚持要回乡下,说他在城里住不惯。这可让我们犯难了。丈夫的母亲在几年前便因为一次意外去世了,留下父亲一人孤苦伶仃,原本当时我们想着把父亲接来和我们一起住的,一来可以帮着我们照看一下孩子,二来也让我们尽一份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当时父亲就用“不适应城里生活为由拒绝了”。他只是在想孙子的时候,才会带上一点家乡土特材来到城里看望孙子,然后住上两天就走,绝不多留,从来如此。

老人怕麻烦儿子,给儿子儿媳添堵。老人是个要强的人,60多了,家里农活全都种着,还养了几头猪,一窝小鸡。对此我和丈夫一直心怀愧疚,觉得这样对老人不太公平。含辛茹苦20多年,才把儿子抚育成人,现在儿子工作了,有能力了,不正是应当让儿子好好孝敬父亲的时候了吗。

在传统思想观念里着养儿防老一直盛行,农村地区尤甚。但父亲身上从未看到或者感受到过。

最终,我和丈夫商量准备纷纷辞职回丈夫老家那边重找工作,或者干脆开一个小超市之类的。

尽管在城市生活了10多年了,可是城市的快节奏一直让人感到窒息,那种节奏感让人觉得不真实,仿佛一个工具人一般。我们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走在同样的街道,吃着同样的小吃,生活3点一线,毫无新意可言。我们很少阅读、很少去外面旅行,很少去运动,也很少思考接下来的人生。似乎只有那份坚持了10多年的没什么意义的工作才能证明我曾经在这个城市生活过,只是生活过,一个过客。当初是怀着满腔热血、斗志昂扬地来到的这所城市,如今要走了,也许再也不回来了,可却发现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城市今晚仍会继续狂欢。

那天,我们带着满车的家具与行李,坐了一天一夜的货车终于回到了丈夫的老家。一所古老的小山村。满是泥泞的路面,村口耸立着两颗大杨柳,还有一块刻着村名的石碑。入口不远处有一所略带年代感的拱桥,刚好够货车通过。这口村子显得有些寂静,只能偶尔看到几个稀稀散散的行人和在乡间田地打闹的孩童,还有几个在烈日下劳作的老人。

货车缓慢地进了村,不一会儿便到了丈夫老家门口,老人正坐在门口,翘首以待。门口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微胖身材,皮肤黝黑,胳膊明显孔武有力。我以为是丈夫老家亲戚。

我们一家刚下车,那个中年男人便走了过来,主动帮我们卸载家具和行李。车上物品很多,城里的东西基本都被我们搬过来了。差不多忙乎了一个中午,终于全都卸载完了挤进了屋内。

众人喝茶之际,丈夫礼貌性地掏出了一只芙蓉王香烟递给了那个中年男人连说:“谢谢”,可那个中年男人却一把握住了丈夫的手说:“应该我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借我的那5万救命钱,我老父亲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你是我的大恩人啊,”说着说着一个大男人的眼泪珠子都要落下来了。

这时丈夫猛地惊醒过来说:“你是小辉。”

“对啊。你的小学同学。”

小辉就是那个向我们借5万救命钱的丈夫的小学同学。他住在隔壁村,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知道我们今天会搬家回来,特意一大早过来等着,等着给我们搬家具和行李。

小辉说,他当时真的是走投无路了,第二天他父亲就要动手术,手术费还差5万块,而他却一筹莫展,绝望之际想起了丈夫这位10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本来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毕竟这年头钱难借,更何况5万不是一笔小数目,没想到丈夫二话不说真的借给他了。他感叹道世间居然还有像丈夫这样的好人,这个恩情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

前段时间他听说丈夫父亲生病住院了,就想着去医院看望一下,可又不知是哪家医院,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丈夫。他说那段时间,钱还没凑齐,怕一联系丈夫,丈夫问他钱的事。后来就每过几天就到丈夫老家看一眼,他知道老人生病回家后肯定行动多有不便,想着来帮老人做一些理解所能及的事。前几天听老人说我们决定搬家回来,到时家具行李什么的会很多,就想着来给我们帮忙。于是就有了刚刚那一幕。

午饭的时候,丈夫让我多做几个菜,他要和小辉喝点,看得出来丈夫很是高兴。

后来我们在丈夫老家县城那边买房子,小辉帮我们到处物色房子,包括后来房子的装修搬迁什么的忙乎了好一阵儿。

我不仅感慨,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你对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帮助多次,他们不一定记得住,而对一个10多年素未谋面的小学同学(或许当初上学期间,你们的关系还不是那么要好)的一次帮助,人家刻骨铭心,永生不忘。你给与的不是恩情,而是人心换来的人心。

153 阅读:24607
评论列表
  • 2020-04-24 00:24

    你这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编的

    周文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回复:
    如果是编的,我宁愿相信是真的!是一部分人的不诚信导致了全社会的不信任,我相信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UC网友11xxxx4635 回复:
    是不是编的都没关系,作者诠释人间的真情,又随意地表达了现实。可赞的是她的文笔生辉,文学功底不浅呀!
  • 淡然 12
    2020-04-24 06:59

    我曾经也是抱着纯粹的心借给小学就一起的同学5万,结果就是还了1万后然后没有然后了,写了借条又如何,几年了催他就说没钱,打电话不听,信息不回!教训就是好人难做[哭哭]

    港湾 回复:
    有一种叫救急,有了就还,没有也不打喜儿的主意。人品好关系铁就帮,还是惊喜。
    小飞燕 回复:
    很多时候确实是那样[笑着哭]
  • 2020-04-24 11:03

    天底下有好人也有坏人,不是绝对的。一般十几二十年不联系的,突然联系借钱或办事,99%都不可相信。

  • 2020-04-24 06:56

    老套,编这么老套的故事胡弄,应付老板。

  • 2020-04-24 08:32

    真会编,同学见面不认识

    阿君 回复:
    对,小学玩的最铁,长大还经常通话,就是神交,不认识!怪不得电信诈骗这么厉害,原来报个小学同学的名字,都能骗5万块!
  • 2020-04-24 13:50

    是自已心理太阴暗,把别人都看得太坏,一般借钱给同一地方的人,九成九的人都会还,只有那么个别的会成老赖,我虽然借过钱跟很多人,但还没遇到过老赖

  • 2020-04-24 10:03

    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点赞]

  • 2020-04-24 07:51

    这种人,现实不存在的

  • 2020-04-24 08:07

    要是真的是借钱做手术,我会借,就怕是骗钱的

  • 2020-04-23 22:51

    现在感恩的人少了,亲兄弟都没有这种豁达,借钱的人你给他了不仅不会感恩,让还钱时不仅不念恩还可能变成仇人

  • 2020-04-24 06:22

    这故事好。

  • 2020-04-24 07:06

    这样的故事绝对有,但大多数会碰到是畜生!

  • 2020-04-24 03:30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0-04-24 13:09

    像这样十年未见小学同学借钱。没有半句怨言就借给他。世间少见[点赞]。现在社会亲兄弟姐妹都不一定会借。我86年开始在外打工曾给帮助过无数的人。可以说打工所有的钱都帮了亲戚朋友。现在生活也过得一般。可今天有困难急需用钱。无奈之下向这些亲戚朋友借钱先急用每一个都说没钱。买豪车住豪宅。什么人呀。想当年我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这些年没有一个人还我钱。8几年五百元。现在五万元。我算过有十人不止。一百二百不用说。好像我应该借她他一样。人心难测呀。

  • 2020-04-24 17:17

    小编是在写历史

  • 2020-04-24 20:50

    看不懂文章

  • 2020-04-23 22:26

    不好评论

  • 2020-04-24 03:34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是正能量!应该赞一个!

  • 2020-04-23 22:34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0-04-24 08:08

    这个故事编得挺美好的!

  • 2020-04-24 15:20

    瞎编。除非他当时是光棍。

  • 2020-04-24 14:34

    要不怎说一碗饭养恩人,十碗饭养仇人!

  • 2020-04-24 09:20

    是的,人家还我钱真是高兴

  • 2020-04-24 16:23

    梦里什么都有[笑着哭]现实是残酷的[点赞]借钱是孙子,还钱是大爷。

  • 2020-04-24 16:59

    靠,丈夫父亲,丈夫父亲,看着就来气,叫声公公会死啊。

  • 2020-04-24 15:15

  • 2020-04-23 22:58

    现在的人都很难彼此信任,往往欠了钱的是大爷,所以整得真有人急用要借钱也会怀疑真伪。

  • 2020-04-24 03:31

    不管是不是编得,还是很有正能量

  • 2020-04-24 12:43

    借个屁,看透了,几百上千借了不还

  • 2020-04-24 09:25

    只能说明你绿了

  • 2020-04-24 10:59

    用五万赌人心,风险太大。

  • 2020-04-24 20:02

    长这么大,很少借给人钱,借过几次,都跟守信的还了!开口问别人借过五万,交首付了,想着购房合同下来就赶快取公积金换人家,结果迟迟晚了大半个月!

  • 2020-04-24 15:07

    编的故事,你借出去,5万,还回来,再借给你。现在3000元借给好朋友,不定拖多长时间还。这文中多年不联系的,借钱还个屁,一拉黑,人都找不到

  • 2020-04-24 16:31

    正能量满满

  • p8
    2020-04-24 13:50

    关于借钱这个东西。看自己的钱包,也看借钱的人。更多的看人心

  • 2020-04-24 14:04

    虽然是编的,但是这种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