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杨红梅
文字整理:念之
我叫杨红梅,70年的,今年53岁,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躲在家里相夫教子一辈子。
我老公68年的,在政府部门工作,原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小领导,工作忙了一辈子,很多时候,连家都顾不上,家里老老小小都丢给我一个人照顾,一点忙都指望不上他帮,这些年来,我对他意见很大。
现在好了,终于退居二线,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拉着我们一家人到处逛吃逛吃,我也找到了久违的家庭快乐,真好。
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儿子,97年的,大学毕业后,听从我们的建议,考上了我们市里的公务员,如今已经上班三年,成家立业迫在眉睫。
家里两位老人均已八十多岁,身体目前都还康健,精神矍铄,两老都是事业单位退休,退休金还不错,经常给我儿子钱,一给就是好几万,都快把我儿子惯坏了,但老人们说,就这么一个独生孙子,不给他给谁呢!
去年,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带回家来给我们看过,小姑娘名叫张丽娇,人如其名,生得容貌姣好,1.65米的身高,身材窈窕,亭亭玉立,让人见了就眼前一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漂亮姑娘,往那一站,和我儿子好般配,郎才女貌。
儿子对丽娇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总是在我们耳边叨叨小姑娘是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优秀,如何如何的温柔体贴,听得我的耳朵都快起老茧了,打心眼里替儿子高兴,人生在世,能找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人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恭喜我儿子得偿所愿,爱情顺利。
他们恋爱一年多,我们决定到丽娇家里提亲,并且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准备和丽娇父母确定一下彩礼的数额,在这件事情上,我家肯定是不会含糊的,该给多少给多少,这是我们男方家的体面和善解人意。
再说了,自古以来,彩礼就是感谢人家养大一个闺女的补偿,男方家理应主动提出,以示诚意。
所以,我们按照目前社会上的约定俗成,彩礼准备了18.8万元,三金一钻一翡翠手镯,糖果糕点猪肉若干,到时候往丽娇家家堂面前一摆开,在观礼的左邻右舍面前,无论男方女方家都是体体面面的,不丢人。
我们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礼物,首次登门拜访丽娇家的父母亲。
丽娇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一般,在他们村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两层的砖混楼房看起来是近几年才修的,很新,最舒服的是丽娇家的院子,好大呀,停上三四辆车完全没问题,让我们这些城里住单元楼的人羡慕不已,要是我,我可舍不得全部硬化它,百分之百要弄成一个一年四季花团锦簇的大花园,每天沉醉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年。
请原谅我的幻想吧,因为我是一个花痴,拥有一个种满鲜花的大花园,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丽娇家的大院子符合我所有的花园梦,可惜,它不是我的,痴心妄想而已。
丽娇的父母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很精明的样子,尤其是她的母亲,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还好,我家给出的条件他们都还比较满意,只是提出,他们是农村人,把丽娇养到这么大很不容易,无论精神或者是金钱上,都付出了很多很多,希望我们家把彩礼加到28.8万元,这样,他们家在村子里,就更有面子一些,大家会说,他们家丽娇嫁了一个有钱人,就会高看他们家一眼。
当时,我听了后很是意外,想不到丽娇的母亲会很直白地提出彩礼加十万块钱这种事情,后来想想,反正无论给多少彩礼,按照风俗习惯,到最后,也都是做为女方嫁妆带回他们的小家庭,现在丽娇母亲提出彩礼加十万块钱,加就加吧,图个大家高兴,权当提前给了小两口的小家庭启动资金,自己儿子儿媳妇,给多少都是应该的。
这么一想,我就释然了,爽快地一口应允下来,这次双方父母的首次会面,宾主尽欢。
很快,儿子他们订婚了,我们按照约定去了28.8万的现金,三金一钻一翡翠手镯,以及各种丰厚的礼品,丽娇家满意极了,面子得到极大的满足。
双方家庭都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结婚事宜。
因为我们是儿子,所以,我和老公早早就给儿子在重点中学附近买好了一套大四居的学区房,一年前儿子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就开始装修,如今已完全装修完毕,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就等着小两口择吉日,拎包入住。
我和老公还商议好,等他们结婚的时候,再给他们买上一辆三四十万左右的代步车,方便他们上下班。
一切都安排妥当,就等着儿子他们结婚那一天的到来。
两个月前的某一天,丽娇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她妈妈说了,我家去的那28.8万彩礼一分钱都不给丽娇陪嫁回来,说是要留着给丽娇弟弟娶媳妇用,能给丽娇的陪嫁就只有几套被子之类的,她觉得对不起我们,自己也觉得很丢脸。
我一脸愕然,说实在的,这是一件我始料未及的事情,我以为丽娇的父母会和所有嫁闺女的人家一样,把彩礼当做嫁妆给闺女带回他们的小家庭,做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有条件的父母还会自掏腰包多给十万八万的,权当是做父母的一点心意,是对闺女婚姻的祝福和支持,但像丽娇母亲这样,男方家来的彩礼钱一分钱都不给闺女的,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太意外了,难道他们村的风俗习惯和我们城里不大一样?
后来,我儿子把丽娇接到我们家里,经过丽娇仔细诉说,我才搞明白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丽娇他们村里嫁闺女的风俗习惯,基本和我们城里差不多,彩礼大部分都会给闺女带回小家庭,有能力的还会给闺女添补上一些嫁妆钱,俗称“添箱钱”,代表着父母对闺女的祝福。
如果家里确实困难的,女方父母也会留下一部分彩礼钱,但绝不会全部都留在家里,多多少少还是会留一部分彩礼钱给闺女带回婆家做嫁妆的。
但是,丽娇母亲很奇葩,她不愿意这样做,不愿意让丽娇按照风俗习惯把28.8万彩礼带回婆家,她把这笔钱扣留着不给丽娇,一分钱都不给,说是要留给丽娇弟弟以后娶媳妇,丽娇母亲说,以后,丽娇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以后是不指望她给他们养老的,彩礼原本就应该由女方父母支配,是给他们把闺女养大成人的辛苦费,如果丽娇不把钱完全留在娘家,他们就去法院状告丽娇不孝,让法庭判丽娇偿还父母养她20多年的抚养费……
丽娇和我说着说着,崩溃地大哭起来:“杨阿姨,我做梦都想不到我妈妈会这样做,以前她经常说等我出嫁的时候,彩礼要都留给我弟弟,我以为她只是说说罢了,谁知道如今她真的这样做了,真的一分钱都不留给我,杨阿姨,对不起,你家的28.8万我真的没能力没本事带回来,都让我妈妈给扣留了,为这事,我和我爸爸妈妈吵过闹过好几次,我希望他们留给我一点,哪怕三四万都可以,不能让我一分钱都不带回婆家,但他们铁石心肠,说让我死了这条心,钱没有,被子倒是准备了几套……”。
看着怀里哭成泪人的准儿媳,我心痛不已,可怜的孩子,多么通情达理的一个闺女,怎么就遇上这么冷血的父母呢。
“丽娇,不怕不怕,钱带不回来就带不回来吧,就当我们男方家替你答谢你的父母把你培养得这么优秀,以后,我们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只要你们小两口以后好好过日子,我们就开心了”。
“谢谢杨阿姨,哦,不,谢谢妈妈,对不起。以后,您们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爸爸妈妈了,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您们,不会辜负您们对我的信任和爱护,谢谢妈妈”。
丽娇破涕为笑,是呀,没有什么比小两口以后的幸福重要,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他们这样双向奔赴的爱情,难能可贵,儿子,结婚后,你们一定要幸福,要好好的哟。
婚礼如期举行,盛大,感人,幸福,甜美。
婚礼那天,丽娇的妈妈果真一分钱都没给丽娇带回小家庭,全部扣留下来给丽娇弟弟准备娶媳妇用,为人父母,做到这个份上,太伤人太绝情,难怪丽娇至今不愿意回娘家。
丽娇说,娘家人在她出嫁那一刻起,就已经抛弃了她,这辈子,她再也不想看见他们。
唉,换我是丽娇,只怕我也会这样做,毕竟,自己父母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让人寒心,痛彻心扉。
让她先冷静冷静,毕竟父母养育之恩在那,永远都无法改变,日后,这娘家,这父母,终究还是要认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养闺女不但是责任,也是义务,更不是父母赚钱的资本,不能做为自己捞钱的工具,闺女生活好,婚姻幸福才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愿望。
而彩礼,是男方给女方的保障,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女方所有,但是女方也是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父母如果需要用一些彩礼,可以适当考虑一下,但不能完全占为己有,适当地应该给闺女留点,避免闺女被婆家人看不起,日后嫁过去遭人白眼,平白增加些矛盾。
至于彩礼,男方女方家都应该理性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结婚不止是简单地组成一个小家庭,而是从各自的家庭中脱离出来,彩礼和嫁妆是双方父母给小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而小夫妻俩对待双方父母也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现在,我就来说说我对彩礼的理解吧!
结婚彩礼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由男方给予女方一笔彩礼。
那么结婚彩礼是给谁的呢,是给女方还是给女方父母?
我觉得,结婚彩礼给谁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女方、女方父母以及夫妻双方共同财产。
1、 给女方父母
古代结婚彩礼是男方给予女方父母,为了表示对女方父母抚养女儿的感谢,旧时代的习俗认为女儿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人,彩礼钱就是对父母的感谢,所以如果按照旧事习俗来说,是给予女方父母的。
2、 给女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想法已经淘汰了,现在的父母即使收到彩礼钱,一般也都是留给女儿,给女儿做一个依靠,所以现在彩礼钱给女方是比较常见的行为。
3、 夫妻共同所有
还有一种是将结婚彩礼和结婚嫁妆都作为小两口开启新生活的启动资金,可以减轻年轻人刚开始生活的压力。
时代在进步,所以,现在的大多数家庭基本都是采用第三种方式,也就是无论彩礼和嫁妆,无论双方父母给了多少钱,都会当作小家庭的启动资金,都是夫妻双方的婚后财产,都是双方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对他们新组成的小家庭的祝福和支持,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幸福快乐,无忧无虑,而我,也是这样的父母,无论怎样,孩子们婚后和睦相处,幸福美满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心愿,愿儿子和儿媳妇婚姻幸福,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相伴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