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个很尴尬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经历过,所以很多家长都不以为然,常常抱着“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的心态。实际上,家长在认识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甚至会打骂,责罚孩子,因此产生自卑的情绪。
两三岁的孩子尿床是常事,然而有些孩子过了五岁还会尿床,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很多家长认为,尿床是可以随着年龄好转的,孩子大了自然就不会尿床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大脑和膀胱是靠神经连接的,3、4岁以及更大一点的孩子尿床的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潜意识无法告诉“止尿肌”控制住膀胱。也就是止尿肌没有得到大脑发送的“憋尿”的任务。
可能“憋尿”消息发出去了,但孩子神经还在发育,连接不牢固,传到一半丢失了;可能是孩子处于深度睡眠,大脑“憋尿”信息无法送达。如果只是偶尔尿几次,随着孩子的正常一般都能消失,我们只需平心等待就行。
受生活环境影响排除生理原因,尿床可能受这些因素影响:要么就是太冷,冻的;要么就是白天玩的太疯,累的;要么就是睡前水或者水果吃太多;要么就是换了一个新环境,不适应;比如上幼儿园/住酒店/去亲戚家要么就是精神紧张,比如受到批评。
这些基本与娃每天的生活状况都有关,是可预测的正常原因,看看娃属于哪一种,然后对症改善就可以了。如果娃超过了5岁,还不能在夜晚控制尿意,注意是频繁尿床哦!那就有可能是遗尿症。另外引起孩子尿床的疾病还有很多,如果娃是属于病理性的也别耽误,及时看医生治疗。
尿床是每个孩子成长必备经历,包括你我他,谁敢说小的时候没有尿过床。可是身在庐山中的我们,总觉得当下这件事就是天大的事,好像过不好这一关,孩子就过不好这一生。
那口没好好吃的饭、不按时睡的觉,那道算不出来的数学题、念不会的英文句子、练不熟的琴谱……细想一下,其实放在生命长河里,都是阶段性的小事,随着年龄增长都能改善学会。
如果因此打击了孩子的自尊,甚至破坏了亲子关系,让孩子回忆童年只记得父母的讽刺、打击,就得不偿失了。养孩子,目光要放长远些,那些成长可以治愈的问题,就多些宽容吧。
孩子的小小自尊,需要我们来守护,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孩子“画地图”,只要不是病理性的尿床,就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吧,不需要太焦虑,这些都是成长中可以慢慢治愈的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