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定终身!'双终身'质保重磅升级,以德系匠心定义行业服务新标杆

绕车一周 2025-04-23 18:10:30

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迎凯与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傅强携手登台,“强强联手私定终身“的举动将行业和消费者的目光牢牢锁定。这对中国车市最特殊的"双子星"为何联手为”双终身质保“站台,以如此坚定的姿态为消费者“兜底”?是德系品质的底气使然,还是另有深意?这场看似反常的“联动”,究竟藏着怎样的含金量。

政策深挖,用户利益背后的“长期主义”

“双终身”质保并非简单的营销噱头,而是为车主兜底的零套路政策。不同于多数品牌“终身质保”绑定苛刻条件,一汽-大众却以“不限年限、不限里程、全国联保、事故备件同样兜底”的政策,撕开了行业“伪终身”的遮羞布。更关键的是,这是全行业首个覆盖全系燃油SUV的“双终身”承诺,从旗舰揽境到入门探歌,用户无需为“车型等级”妥协权益。

根据政策,自2025年4月12日起,购买一汽-大众全系燃油SUV的用户可享受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兑现“真金白银”的承诺。实现省钱不套路、省心零焦虑、保值有保障。

为什么说一汽-大众省钱不套路、省心零焦虑、保值有保障呢?下面我们抛开营销话术,将政策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可持续的保障。目前,行业普遍半年/5000公里,而一汽-大众保养周期长达1年/1万公里,按照平均换车周期8年计算,用户自费频次更低,以探岳为例,6次保养套餐折后单次仅470元,与连锁快修店持平,却享受原厂服务;而且持续在4S店保养的车辆,保值率提升2%-3%,置换时额外补贴数千元,相当于“保养费全额返现”;事故维修备件同样享受终身质保,打破行业“仅限原厂零件”的潜规则,全国890家经销商如“毛细血管”覆盖用户需求。

与竞品相比,一汽-大众的政策直接瞄准了用户最隐秘的焦虑——用车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用“终身兜底”彻底消除后顾之忧。

底气溯源,德系品质藏着对用户的温柔

敢承诺“终身质保”,源于一汽-大众对自身品质的绝对自信。这份自信的根基,是34年德系制造标准与本土化严苛验证的深度融合,更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翻译。

8100吨压机以3.3秒/件的速度,搭配微米级模具,打造出比竞品厚0.1mm的电镀锌钢板;斥资20亿的自动化喷涂线,让车身12年不锈穿;自动拧紧数据保存15年,车身匹配精度±0.5mm。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汽-大众对“德系精工品质和安全”的偏执。

如果把汽车设计比作宏大叙事,每一处细节都应是对用户真实用车场景的精准回应。一汽-大众深谙此道,将用户洞察融入车辆设计的每一寸肌理,从“实验室数据”到“真实场景”,搭建起一座无缝衔接的桥梁。正如设计师说的车辆设计时,会考虑到各种用车场景,如频繁开关车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用车,针对这一情况,设置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在车门开关测试中设定了 10 万次循环的严苛标准,对车辆进行了 45 倍暴雨级淋雨测试、9类极限路况检测。一汽-大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每一个用车场景都视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用户至上”。

阳谋破局,一汽-大众的价值重构

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当下,一汽-大众的“双终身”质保,更像是一场价值观的降维打击。

当电动化浪潮催生“技术焦虑”时,燃油车用户更需要确定性——一辆车能否“开得住、修得起、卖得值”。以探岳为例,其用户画像中,家庭务实、追求性价比的用户占据绝大部分,他们更关心保值率、性价比、维修便利性及成熟动力系统,而一汽-大众直击痛点,撕开“技术焦虑”的伪装。

“终身质保”的威力,还在于它重新定义了竞争维度。一汽-大众将战场从营销话术拉回制造本质,卷品质,卷服务,890家授权经销商、18000人服务团队、40%从业超10年的技术骨干,让“终身质保”从口号变为现实,用陪伴用户走的更远,倒逼行业回归“长期主义”,以人为本,深耕用户。

一汽-大众的“反常”,恰恰是其“正常”,作为中德汽车工业合作的标杆,它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标尺,平衡前瞻布局与当下实力。无论是车展上亮相的首款CMP平台纯电概念车、自研智慧座舱系统,还是此次车展聚焦的“双终身”质保,其内核始终一致:让技术回归服务人性的本质。一汽-大众用最朴实的政策证明:真正的行业引领者,不仅要看得见未来,更要守得住当下。而用户手中的车钥匙,终将成为投票器。

0 阅读:7

绕车一周

简介:一个汽车爱好者,喜欢摄影,尤其喜欢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