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写在八一建军节

上官茂华 2023-08-01 15:02:05

01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英明论断。是的,因为人民军队,人民的一切才有希望和保障。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有种担忧,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情怀里,还有没有爱国主义?还有多少?我们这支军队,还有没有敢于亮剑,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我们这代人,能不能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02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让我有了确切的答案。请听——

在我转业回地方工作的那年12月7日,招总电话邀请我参加他侄儿的入伍欢送宴。招总是我单位的领导,也是我的前辈。我原以为只是请单位几个军转干部一起吃个饭,给这个即将步入军营的小男孩做点传、帮、送的工作,为他日后早些适应部队生活打些基础。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这是我们这些穿过军装的人应尽的责任。

我依约来到约定的地方——村文化楼。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了,其情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人群还在陆续到来。操坪上架起了好几口大锅,二十几个人正在忙着烹饪之事,一派大宴宾客的场景。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看到全村男女老少脸上绽放出来的开怀的神情,我知道,这是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的对为国服兵役肯定、支持、激励和行动。

没有官方组织,没有谁来赞助,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全村的人都来了,以村里的最高规格和仪式,为即将踏上从军之路的本村青年小伙壮行。

我被感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大义凛然,磅礴如山,无法撼动的家国情怀,像过电影一样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1841年5月,英军攻陷广州门户——城北诸炮台,政府打散了,政府军打跑了。就在英军一路凯歌长驱直入,抢掠烧杀,横扫中国的时候,一群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的人手持农具,挡在了英军面前,舍生忘死的保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群不要命的手执最原始的武器且没有受过专门战争训练过的战士,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英军打得败下阵来,没能向前一步……以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硬是在“官怕洋人”,民族面临全面侵占的危亡时刻筑起了一道“洋人怕老百姓”的屏障,使列强无论如何也不能征服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

1934年,红军以大无畏的民族信念,北上抗日,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每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每一步都是一个血印。中国人民没有抛弃这支队伍,而是深情地把这支队伍拥在怀里,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这支队伍也成了有史以来唯一感动“上帝”的队伍。

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都是源于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人民不但把亲人送到人民军队去,还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这种场景,一直延续到今天,托起了新中国扫尽百年屈辱、扬眉吐气、雄视天下的伟大时代。

还是在中华大地上,就在我们的眼前,人民群众再次表现出了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大忠大义,大勇大德。他们举大旗于梓里,集体把自己乡土上长大的孩子送到部队去为国尽忠尽义务。

“人民万岁!”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穿透时空声音,再次在我的耳边黄钟大吕地轰鸣起来……

03

我们是如此真切的感到,爱国主义在古老的中华族群里,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始终是蕴含在民族血脉里最原始最根本的力量。谁能与之呼应,谁就得天下。否则,尽管你已经得到了天下,也会很快失掉。

晚清政府把老百姓往死里整,结果,八国联军打上门来的时候,老百姓作壁上观。清政府土崩瓦解。

民心,永远是最大的政治。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到现在,还有人认为,老百姓的秉性是谁强就帮谁。这一论调的迷惑性很大,被不少人认同,甚至有影响高层决策的可能。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局部和一时,没有长远视野和整体视野。把个别当一般,把短暂当永恒。这种短视、片面的观点,如果被国家决策接受,那么,其恶果也将是颠覆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当年的国民党对比共产党来说,够强大了吧。可国军却只能用抓壮丁的方式强征兵员。尽管抓壮丁前后硬征了1400余万兵员,结果,还是兵败如山倒(史考记载,这1400万人中,开小差溜走和疾病致死的人数近400万,叛变跑去当伪军的300万,战场被打死的400万,掳出台湾的近100万,其余的基本成了共产党的俘虏)。

共军当年虽然弱小却从不抓壮丁,队伍还能不断壮大,最终打败国军。从国军中投诚到共军里来的人,也很快成了英勇无畏的战士,有的还成了不朽的人民英雄。比如家喻户晓的人民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便是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全部奥秘,也是人民政权稳如泰山的全部原因。

04

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不能得民心,取决执政者于人民的态度。你对人民好,人民就向着你,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会舍命相护。

不难想象,当人民对国家冷漠的时候,那一定是国家政权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这不但是检验国家政权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不忘初心,继续革命的政治逻辑、社会逻辑、辩证逻辑和事实逻辑。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不动摇,才会有党心民心军心的一条心,才会有人民军队的无敌于天下。

我们应该明白,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决不是军队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国家实力的集中体现。

军队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民众之中。只有全社会都真切地看到国家正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是为人民扛枪打仗的,才有全民对政权和军队的衷心拥戴和支持。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是军队的内在遵循,全民的支持更是制胜的根本。

回望世界上发生的历次战争,仅武器消耗一项,后一次战争都是前一次战争不能比拟的。前一次战争最好的武器,基本上是后一次战争开始用的普通武器。1905年俄国人用机关枪结束了日俄战争,几挺机关枪便干掉了日军5万多人。机关枪却成了一战开战时的武器。英国人用坦克结束了一战,坦克却成了二战开始时希特勒的武器。二战以原子弹结束……这种仅由武器升级造成的战争消耗,都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

我们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什么时候爆发,我们也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一开始就是核武器。我们知道的是往后的战争消耗会越来越大。我们知道的是俄乌战争一年多,就把俄乌双方的国力弄得赢弱不堪了。我们知道的是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我们的国家才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人民军队才能永葆本色,成为打不败的战神“安泰”,我们才有底气向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才有能力应对各种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全民创造,扛住战争的消耗。

0 阅读:1

上官茂华

简介:一个有正义感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