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km/h撞向水泥桩!小米SU7事故数据全公开,智驾该背锅吗?

松狮 2025-04-04 19:08:37

2024 年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安徽德上高速池祁段的一处施工改道路段,不幸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配备 L2 级 NOA 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 SU7 标准版轿车,意外撞上护栏事故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广泛讨论,目前交警部门已介入调查,责任认定尚未最终公布。

根据小米公司4月1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的行车数据,碰撞发生前17分钟车辆持续开启NOA系统,期间触发一次脱手预警。系统记录显示,22时44分24秒,车辆感知到前方障碍物并开始减速,车速从101km/h降至97km/h;1秒后驾驶员接管方向盘并施加部分制动力,但1.5秒后仍以97km/h时速撞击施工区域水泥桩。小米在公告中强调,标准版SU7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针对车辆、行人等动态目标设计”(信源:小米公告原文),其感知系统采用8摄像头与1毫米波雷达组合,未配备激光雷达。

事故家属向《新京报》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救援人员需破窗进入车内施救。针对外界对车门锁止系统的质疑,小米回应称“事故车辆损毁严重,门锁状态需经专业机构检测”(信源:小米官方微博)。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质检总局2023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碰撞后安全评估指南》指出,现行标准未强制要求车辆碰撞后自动解锁车门,但建议车企设计冗余电路保障应急逃生。

在技术层面,争议的焦点集中于辅助驾驶系统的局限性。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分析,纯视觉方案在夜间环境下对静态异形障碍物的有效识别距离通常不足200米,而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可提升至300米以上(信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这一数据与小米官网公布的Pro版SU7技术参数基本吻合。与此同时,工信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明确要求,L2级系统需标注“驾驶员必须始终监控路况”——小米SU7电子版用户手册第47页对此作出重点提示(信源:小米官网下载文件)。

法律专业人士强调,事故责任的判定需全面考量多方面因素。北京交通法学研究会秘书长陈晨表示,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需涵盖驾驶员操作合规性、车辆系统响应逻辑、施工方警示标志设置规范性等维度(信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现场照片显示,事故路段设置了反光锥桶与导向标牌,但其间距与密度是否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的“500米警示区”标准,仍有待专业测量。

在社交平台上,有些网友上传了车主双手离开方向盘,使用智驾系统的视频,这事儿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对此,微博社区公告4月2日声明,已对3条无法验证与事故关联性的视频进行不推荐处理(信源:微博管理员账号)。小米客服部门向澎湃新闻证实,在NOA功能启用之际,仪表盘将持续显示“请双手握住方向盘”的提示(信源:澎湃新闻采访记录)。

截至4月3日,涉事车辆的黑匣子数据业已移交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完整的事故报告预计在30个工作日后方能公布。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向财联社记者确认,正在对全省高速公路施工区进行安全排查(信源:财联社电)。此次事故或将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升级——中汽研专家在2024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透露,针对智能驾驶系统的施工场景识别能力、碰撞后应急逃生设计等新国标草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交警部门通报、企业公告、学术机构研究及权威媒体报道,部分专业表述可能存在简化。事故原因与责任认定应以最终官方调查报告为准,若内容引用存在误差,请联系予以更正。我们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呼吁公众理性关注事件进展。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