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11时,上海白领蒋女士在京东外卖下单了一份轻食沙拉。

23分钟后,她发现订单仍卡在“等待商家接单”状态。她致电餐厅,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也没收到订单,系统崩了。”
同一时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社交平台上,“京东外卖崩了”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首。有网友自嘲:“饿到灵魂出窍,系统还在装死。
这是京东外卖上线两个多月来的第二次大规模崩溃。
01
6天前的4月16日,因“百亿补贴”活动流量激增4倍,平台曾出现20分钟系统瘫痪,当时京东紧急发放10万张“满15减10”优惠券平息众怒19。
但这一次,问题更复杂:用户能下单,商家却收不到订单,退款申请堆积如山。
这场崩溃并非偶然。
自2025年2月11日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其扩张速度堪称疯狂:
商家端:承诺“5月1日前入驻免全年佣金”,吸引超10万家实体餐厅进驻,包括米其林餐厅和百年老字号;骑手端:3月20日签约1万名全职骑手,4月15日宣布再招5万人,目标直指“四年内百万骑手”;用户端:每天投放10万张“百亿补贴金券”,单笔补贴最高20元,订单量从0飙升至日超500万单。
速度背后是紧绷的链条。
一位京东技术部门员工透露:“为了抢市场,系统压力测试周期被压缩到正常项目的1/3。”
杭州某川菜馆老板称:“午高峰突然没单了,还以为被平台限流,结果是系统崩了”;
02
4月21日晚,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刚送完外卖,豪言“四年内骑手破百万”。次日中午的系统崩溃,将他推上舆论风口。
内部人士透露,刘强东在紧急会议上拍板两项决策:
免单承诺:所有超时20分钟订单全额退款,未取消订单再赠3张“满25减20”金券;技术攻坚:成立百人应急小组,72小时内完成系统全链路压测。
这与其2024年内部讲话一脉相承:“京东外卖净利润永远不能超过5%,超过就处分人!” 这种“自断利润”的姿态,在外卖行业平均佣金率15%-25%的背景下,显得既理想主义又极具风险。
京东外卖的定位十分清晰:只做有实体店的品质餐厅。
这击中了消费者对“幽灵厨房”的恐惧,2024年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30%的外卖来自无证黑作坊。
但品质意味着成本飙升:
全职骑手五险一金让每单成本增加2元;系统崩溃后,4月22日当天免单和补贴损失预计超5000万元;
电商分析师也指出,京东外卖日单需突破800万才能盈亏平衡,目前仍靠集团输血。

结语:
京东外卖的两次崩溃,暴露了互联网巨头跨界作战的典型困境:规模扩张与用户体验难以兼得。刘强东的“5%利润红线”既树立了行业道德标杆,却也给技术、运营带来空前压力。
当网友调侃“东子,你的系统比我的胃更脆弱”时3,这场信任突围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正如一位用户在退款到账后留言:“我要的不只是免单,更是一份准时送达的安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