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幸福城市前50名公布,前10均出乎意料

暖阅一刻 2023-09-27 22:34:46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的目的,在于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那该如何定义幸福感呢?我们每个人所在的城市,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又怎么样?

1

9月份,任泽平团队出品的《202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TOP50》新鲜出炉。由于本能的驱使,我急切地从中寻找自己所在城市的名字。

看到自己第二家乡的名次时,多少有点失望:这排名配得上我所热爱的城市吗?

记得之前问GPT时,它给出的结论可是:在十大幸福之城中,她可是榜上有名的。

两个结论的差别在于,图表中的排名是任泽平团队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去量化的。目的在于为政府、企业、居民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而在这三个细分维度中,前十里均无她的名字。

不过,作为市民,我们更关心城市带给自己的感受。

幸福感不在于财经专版上的数据统计,也不在于新闻头条上的飞速发展,而是身处其中的人们,从接地气的现实中,感受到那最真切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的城市的幸福感如何,也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些因素,能够成为主观评判的共同依据。

因此,这里不借助过于理性的数据去分析,不与别的城市对比,只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说真实感受。

2

之前看到过一段很暖心的话:

一座城市好不好,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名胜古迹,而在于住在城里的人们,出行有多方便、闲时有多舒心,以及遇到问题时,能碰到热心肠的帮助;或者在各个窗口办个人业务时,能有多顺心。

对市民来说,驾车出行恰好遇上绿波带、骑行上班有专用车道、公交出行畅通舒适,那就是幸福;

户外游玩时有公园、踢球时有绿茵场、看书时有图书馆,这也是幸福;就医时价格低效率高、对公业务办理快、个人建议被及时回复、遇到问题会有“接到办”,那更是幸福。

对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利好的招商政策、便捷的办事程序、及时的资金支持、热爱工作的市民职员,那就是幸福到家啦~

以上这些,相信全国大部分城市都为市民朋友带去了足够强的幸福感。

而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随着时代发展,城里的房价和就业,已经成为影响幸福感的两大重要因素。

3

记得语文老师教导过:写作文要联系实际多举例,那就举几个「栗子」。

关于住房,刚工作那会对买房是完全没想过,看着房价不断往上窜,最后高位上车真是憋屈。

上个月对存量房贷下调利率还抱挺大希望的,谁知道25号的短信显示没有任何变动——或许,本身的利率就不高吧,只能这么想了!

背上每月按时偿还的负债后,就要努力“耕田”讨生活了,这负担与工作一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里的众多高校,缓解了本省学生的求学压力,同时又加剧了求职的竞争程度。

除了工作不好找,工资也上不去。关于就业,有句玩笑话说:在这座城市,混不下去了就只能自己干。

本地人都知道,这意思是说确实找不到工作了,被逼无奈只能自己搞点事做;若是换成别的城市,那是说当下的工作已经限制了自己,不得不自己干来大展身手。

4

当然,面对困难抱怨并无益处。凡是要往好处想,身处这座软硬实力兼具的城市,我幸福感满满。

但这种感受是外界给予的,最稳妥的,应该源于自己。因此要继续努力——因为爱这里的一切,也该让自己配得上这里给予我的一切!

这才是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武状元苏乞儿》有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

就套用这段话收尾吧:城市的幸福感排名不是由一份调查或者GPT决定,而是自己决定。如果能在享受利好的同时,突破个人的枷锁,使得个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蹭蹭往上,谁还关心它在榜单上的排名呢?

与君共勉!

0 阅读:10

暖阅一刻

简介:追热点,讲故事,用自己的想法观世事,愿能够给人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