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的“胖五”又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它已经屹立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发射塔架上,即将用于发射我国的“问天”实验舱。但与此同时,“胖五”也招来了外媒的抹黑,他们声称,中国火箭可能会危险地失控再入地球大气层。
目前,中国空间站的主体结构就只有天和核心舱。按照计划,天和还要与两个实验舱进行对接,从而构成完整的“T”字结构。即将发射的问天号就是其中一个实验舱。神舟十四号的三位航天员已经在太空中等候多时,静待实验舱的到来。
问天实验舱长17.9米,直径4.2米,重达23吨,这是目前中国空间站最为庞大的单体舱段,超过了天和核心舱。为了把这么重的大家伙送入预定轨道,就需要出动我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即我们俗称的“胖五”。
此前,把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往火星、首个月球采样探测器“嫦娥五号”送上月球,都是由长征五号完成的。而这次发射问天实验舱所采用的型号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与之前发射天和核心舱时属于同款。
与长征五号的二级半构型不同,长征五号B采用一级半构型,也就是芯一级和4枚助推器构成。助推器采用YF-100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芯一级采用YF-77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
凭借着强大的推力,只需一级半,长征五号B就有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所以足以把问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预计今年10月发射的梦天实验舱、预计2023年发射的巡天空间望远镜,也将都由长征五号B送入预定轨道。
对于即将飞天的长征五号B,外媒已经开始炒作,声称长征五号B的残骸将会不受控落入地球,或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造成威胁。事实上,早在2021年用长征五号B发射天和核心舱时,外媒就已经造势我国的火箭残骸会对地面造成威胁。
美国知名科技媒体Gizmodo就“长征五号B火箭部件是否有可能再次不受控制地再入大气层”问题,询问了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他表示“我想说这几乎是肯定的。如果他们改变了芯一级设计,我会感到非常惊喜。我想他们没有,我们准备像上次一样再来一次。”
对于外媒的炒作,我国早就有回应。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完成发射任务后,芯一级将会随着载荷一同进入轨道。在太空中停留几天后,芯一级残骸将会再入大气层。考虑到残骸的体积较大,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我国特意进行了一系列安全处理。
在残骸再入大气层之前,先会进行钝化处理,残骸上的多余电量会被耗尽,多余的高压气体和燃料都会被排空。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残骸不会在太空中出现爆炸,也就不会在太空中留下太空碎片。
火箭残骸再入大气层时,速度可达每秒数公里,残骸与空气发生剧烈的气动作用,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残骸基本上都会在这样的高温中燃烧殆尽。再加上地球上的大部分区域是海洋,而陆地上的大部分区域是无人居住的,就算有极少数的器件没有燃烧殆尽,它们也几乎不可能威胁到地面。
对于火箭残骸的轨道动向,我国也都是密切关注,并且第一时间给出相关预报。事实证明,我国对火箭残骸的处理非常成功,此前再入大气层的残骸并没有影响到地面,例如,2021年的长征五号B芯一级残骸在印度洋上空烧毁。
我国都是按照国际惯例处理火箭残骸,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外媒的无端指责纯属抹黑我国航天。当年,美国重达69吨的天空实验室就是不受控再入大气层,猎鹰9号火箭二级残骸也有不受控再入大气层。
总之,“中国火箭威胁论”纯属外媒捏造,毫无事实依据。说白了,他们无非就是嫉妒我们航天的崛起,他们对我们航天科技的封锁已经失败,见不得我国航天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虽然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一直受到封锁,但在我们取得成就之后,我们仍然选择与国际共享。在今年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有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实验项目进入我们的空间站,今后甚至还有外国宇航员来访。
不是嫉妒就是下手[得瑟]
警惕间谍搞破坏!
NASA炸多少飞船了,也没把美国灭了[笑着哭]
听说那一堆发动机绑一块的火箭实验时炸了,就是马斯克的那个
要特别小心,外媒先是喊狼来啦,然后🇺🇸就想方设法的破坏胖五成功发射,用干扰,甚至用星链卫星来个误撞。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盎格鲁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