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沈少!今天带来的是一套以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显卡为核心的MATX装机案例。作为耕升在GeForce RTX 5070系列产品里“独一档”的纯白色外观显卡,这张RTX 5070 踏雪 OC采用的是这个系列经典的雪花元素设计。

再配合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在50系加入的各项新技术,比如支持全新的光线追踪,升级后的DLSS4,以及玩FPS等快节奏游戏很有用的Reflex 2技术,让我们来看看这张显卡的颜值和实力到底如何。

先来看看开箱,这款显卡的包装设计还是之前RTX 40系的风格,主打一个印象派。正面是比较立体的雪花图案,配上右侧书法字体的“踏雪”字样,还挺有艺术感的。下方是GeForce RTX 5070的型号名称,以及12GB GDDR7的显存配置。左上方是耕升logo,右上方则是三年质保+支持个人送保的售后质保信息。

继续开箱,可以看到显卡的颜值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外观是白色的,散热风扇的扇叶也是白色。

再加上有雪花图案和同心圆纹理的银色风扇转轴,有种初雪的纯粹感

细节上,四角还有镭射贴装饰,看着有种不错的点缀效果。

这个三风扇系统,采用了3个92mm升级环形扇叶,后面看看散热的实际表现。

再来看看顶部,不仅有着“GEFORCE RTX”的字样,还有耕升的英文“GAINWARD”呼吸LOGO灯。

默认通电后,就是RGB彩虹光循环,需要的话还能连接ARGB灯控线来通过主板控制灯效。

显卡供电为目前NV中高端和旗舰显卡主流的12V-2×6供电接口。

背面则是一体式金属背板,质感很不错。

细节上,背板的尾部是穿透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率。这个镂空的图案刚好也是个雪花,不愧是踏雪OC显卡,设计感非常统一。

显卡的视频接口为3个DisplayPort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也是比较到位的。

配件方面,显卡附带了12V-2×6供电转接线,方便兼容传统电源。再加上显卡支架和灯光同步连线,还是比较全面的。

显卡的尺寸为315 x 140 x 50 mm(含挡板),厚度差不多是2.3槽,比较适中,对机箱的兼容性也比较好,大多数主流机箱都能轻松装下,应该只有ITX用户要具体看一下自己机箱的显卡尺寸限长、限高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款显卡的性能表现。
其他配件简介本次测试平台用到的配件如下:
CPU:英特尔(Intel)酷睿 Ultra 5 245K
主板:七彩虹(Colorful)iGame B860M ULTRA V20
显卡:耕升 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
内存:金百达 白刃RGB DDR5 8000 32GB(16GBX2)
SSD:希捷酷玩520 1TB + 金士顿(Kingston) NV3 1TB
机箱:追风者 XT M3 小旋风MATX 机箱
电源:追风者 AMP GH 白金牌1200W
散热器:追风者 M25黑旋风360一体式CPU水冷
CPU:Intel 酷睿 Ultra 5 245KCPU用得是目前这一代比较均衡的一款,定位于中端到中高端的酷睿 Ultra 5 245K。

主板是七彩虹在中高端的MATX主板,iGame B860M ULTRA V20。这张MATX主板,整体还是延续了Ultra这个系列熟悉的配方,采用了白色PCB + 大面积银白色散热装甲的设计。

CPU供电方面,采用的是12+1+1+1相供电,搭载60A旗舰级DrMOS,非常扎实。内存采用DDR5四槽设计,自带金属加固,标称支持到9200 MHz(OC)的高频率,也蛮强的。

后置IO接口部分,除了采用好看又省心的一体式IO,像是USB4、2.5G有线、WiFi 7无线网卡(包含蓝牙5.4),这些也全都安排上了。还提供了不同规格,一共多达7个USB-A接口,作为一张B860M主板来说,诚意很足。

这套机子搭配的内存是来自金百达的这款白刃RGB DDR5 8000 32GB(16GBX2)套装。

这款内存采用的是海力士A-die颗粒,采用CL 36低时序,性价比非常突出。再加上内存还要金属散热马甲+RGB灯带,颜值和散热很到位。

SSD我最近加装了一条金士顿的NV3,大小是1TB的,如果小伙伴们用的主板M.2插槽不多,也可以考虑2TB或者4TB的大容量版本。

SSD采用的是蓝色PCB,标准的2280规格,正面贴纸上有一些参数信息。

金士顿NV3采用了单面设计,兼容性也比较省心。对比上一代NV2 3500 MB/s的传输速度,这一代达到了6000 MB/s的水准,属于是稳健升级。

这次的机电散都来自追风者,装起来不用担心兼容性。其中机箱是追风者的新品XT M3 小旋风。作为一款MATX产品,采用了钢材为主,配合ABS塑料的前面板和顶部面板,整体比较轻便。

前面板上预留了2个120mm的风扇位置,加上Mesh网孔的防尘板,方便大家打造通透的风道。

IO接口在前面板的右下方,包括有开机按钮,1个USB Type-C接口,1个USB 3.0接口,和1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音频口。

机箱一侧是侧透钢化玻璃,机箱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宽裕的。

另一侧是金属面板,还在电源位置,做了一个Mesh通风小窗。

机箱的底部、尾部,也都可以加装风扇。加上顶部可以装360水冷,或者3个120mm风扇,整体的风扇位置还是蛮足的。

接下来,看看这套配置的性能表现。通过GPU-Z,可以看到这款显卡的详细参数信息。作为一款OC版的显卡,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的Boost频率提高至2542 MHz,比公版高出了30 MHz。

先来看看3D Mark的Time Spy跑分,显卡得分为 22518分,还是挺不错的。

如果是更加看中4K性能的Time Spy Extreme,显卡也有10719分,可以胜任高分辨率特别是在2K和4K分辨率下用高画质畅玩游戏的需求。

再来看看Fire Strike,显卡得分来到了58775分,主打一个所有游戏通吃。

最后一个3D Mark的测试项目,是看重光追性能的3D Mark Port Royal,实测显卡得分为14041分。综合来说,通过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显卡的跑分成绩,我们可以看到RTX 5070大约是RTX 4070显卡1.3倍的性能表现,对比RTX 4070 SUPER也有一定提升,定位还是蛮精准的。

接着看看游戏实测的表现,首先是支持DLSS 4技术的Half-Life RTX。这款秀画质技术的作品,在各种特效全开,画质设为“Ultra”档位之后,确实光影效果非常出色。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帧率非常的惨,耕升这张RTX 5070的平均帧率也就52 fps。对于这种探索型FPS/ACT游戏,这个帧率的卡顿感还是蛮明显的。

好在有了DLSS 4的加持,我们可以直接在设置里打开补帧功能,最高可选4x模式。

打开后,帧率就直接提升到了178 fps,确实流畅了很多,而且画面的质量和精细度还是一样的好。确实有点神奇,也能看出DLSS 4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随着接下来支持DLSS 4的游戏和软件越来越多,NV 50系显卡的性能优势还会进一步放大。

在黑神话悟空的性能测试工具中。我测试了2K分辨率下,打开全景光线追踪(超高档位),再拉满到影视级画质,75%超采样清晰度下的表现。平均帧率达到了76 fps,属于是玩单机3A单机游戏比较流畅的帧率了,游戏内的体验,真的就是美如画。

此外,目前主流的FPS电竞游戏也越来越多的支持NVIDIA Reflex 2,比如人气电竞游戏CS2。可以在画质设定中打开这个功能,选择“已启用+加速”,来提升游戏内的响应速度。

根据Benchmark跑分显示,在1280x960、1080P、2K分辨率,高画质下,平均帧率分别为330 fps,390 fps,421 fps,非常流畅。看的出来,玩电竞网游类作品,这张RTX 5070的性能肯定是妥妥的够用了。

接下来是在开放式测试平台下,显卡的功耗和散热表现。

可以看到,开机后显卡日常运行时负载很低,温度不到40℃,显卡的风扇都不带转的。

再来看看Furmark烤机的情况,开始烤机后,满载功率在250W上下,这时风扇会运行在 1200 RPM,GPU温度也就 62 - 63℃左右,对于满载运行来说完全不算热。

长时间烤机后,功率还是稳在 250 W,温度64 ℃左右,风扇转速会在1800 RPM左右,也就是比较安静的水平。可以说,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显卡的散热设计是有点堆料的,可以轻松搞定显卡长时间满载运行的散热需求,很省心。

综合来说,这张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显卡的颜值和性能表现都还是挺符合预期的。纯白外观的确很漂亮,不光是搭建纯白风格PC主机合适,打造外黑内白的“熊猫机”也挺好看。

性能层面,RTX 5070显卡也是基本接过了上一代RTX 4070系列显卡立足市场中高端的位置,对比RTX 4070显卡,性能提升在25 -30%的样子,还是比较可观的。如果小伙伴们近期准备入手一款5000元价位,颜值和性能都比较到位的纯白显卡,耕升GeForce RTX 5070 踏雪 OC显卡值得重点考虑。

接下来,相信耕升也会逐步推出RTX 5060/5060 Ti 的踏雪系列显卡,很可能和40系一样还会有双风扇的版本。对于准备入手2000 - 3500元价位,入门/甜点/中端级显卡的小伙伴们来说,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