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农业“中国芯”

京法网事 2025-04-24 23:21:21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护创新”工作行动首场巡回审判走进“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一起涉畜禽种业地理标志商标案公开开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平谷区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等40余人现场旁听。这场在农业科技创新腹地开展的司法实践,为种质资源保护注入法治新动能。

案件围绕重庆某公司的诉争商标“荣昌熊猫猪”是否应予无效展开,引证商标“榮昌猪”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者重庆某畜牧发展中心主张,该商标涉嫌复制、摹仿其已达到认驰程度的引证商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应予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上述无效请求审查后未予支持,裁定维持注册。畜牧发展中心不服被诉裁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作为我国畜禽种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庭审聚焦三个核心问题:拥有400余年养殖史的荣昌猪的知名度能否延及“榮昌猪及图”地理标志商标上;认定地理标志商标达到驰名程度的考虑要素以及地理标志商标跨类保护的司法尺度。各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审判席上,审判长宋鱼水法官和合议庭成员王东法官、朱蕾法官耐心倾听各方诉辩主张,及时总结归纳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围绕焦点阐述意见。

庭审后,在平谷区人民法院院长齐晓丹的主持下,与会代表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就地开展座谈交流。企业代表谈到“就像芯片设计需要专利保护一样,种质资源保护更需要知识产权护航。本次巡回审判对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保护、管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企业进一步意识到对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性。”

市人大代表,平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王月波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月波谈到,此次巡回庭审以司法实践链接区域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为平谷实现“发展动能”与“知产势能”双向赋能提供了新思路。优化涉农营商环境需形成“司法裁判定规则、市场主体强内控、监管部门优服务、社会公众共监督”的协同共治格局,此次将专业法庭“搬”进农业中关村的创新举措,展现了司法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社会效果。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方桥律师事务所律主任 赵一凡

北京市政协委员赵一凡在旁听巡回审判后表示,本次巡回审判为农业科技企业带来三点启示——个案纠纷的高效化解彰显司法公正,裁判规则的示范引领树牢法治标杆,行业问题的源头治理筑牢创新根基。本次巡回审判不仅是实现司法服务精准对接区域地理标志保护与畜牧业发展需求,更是新时代人民司法赋能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平谷农业中关村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围绕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生态循环等多方面发布政策引导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打造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国家级畜禽种业高地,并探索宠物经济等新兴业态,形成多维度产业增长极。作为巡回审判的属地法院,平谷区人民法院发挥了重要协同作用,通过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联合设立普法驿站、发布典型案例等提升涉农知识产权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团队精准选取了这一起涉我国本地猪种地理标志保护的商标行政案件,在平谷区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开庭审为涉农创新主体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以司法之力护航中国“农业芯片”,助力乡村振兴。地理标志通过品质保证、经济激活和生产力革新,正在重塑现代农业发展范式,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对其进行保护,将有助于将地域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将努力为首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跃迁,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支撑与服务。

供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编辑:张雨禾 肖飞

审核:王亚楠

0 阅读:0

京法网事

简介:权威发布北京法院审判信息、司法动态,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