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88:鱼死网破不是政治家的最优选

香薇看历史 2023-12-17 05:40:03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8卷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永和六年(庚戌,公元三五零年)

原文:甲子,俊使中部俟-慕舆句督蓟中留事,自将击邓恒于鲁口。军至清梁,恒将鹿勃早将数千人夜袭燕营,半已得入,先犯前锋都督慕容霸,突入幕下,霸起奋击,手杀十馀人,早不能进。由是燕军得严,俊谓慕舆根曰:“贼锋甚锐,宜且避之。”根正色曰:“我众彼寡,力不相敌,故乘夜来战,冀万一获利。今求贼得贼,正当击之,复何所疑!王但安卧,臣等自为王破之!”俊不能自安,内史李洪从俊出营外,屯高冢上。根帅左右精勇数百人从中牙直前击早,李洪徐整骑队还助之,早乃退走。众军追击四十馀里,早仅以身免,所从士卒死亡略尽。俊引兵还蓟。

慕容俊整理好蓟城和幽州等地防务,民政之后,留下慕舆句守卫蓟城,亲自领兵继续南下攻击邓恒防守的鲁口。

燕国大军来到清梁,邓恒知道,如果待在鲁口城中等着燕国来攻,自己没有胜利的希望,只能坐待城陷人亡。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出击。但主动出击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得不说,邓恒也是高手!

于是邓恒派遣鹿勃早率领数千精锐趁慕容俊军队立足未稳之际,夜袭其军营。估计燕国军队接连胜利,有了骄傲和懈怠的心理,所以鹿勃早偷袭行动很顺利,他的部队大半都已经进入燕国军营,先头部队悄然来到慕容霸帐下,突然发起攻击。不得不说,慕容霸的警觉性很高,反应速度也很快,他在如此大险之下,奋起反击,亲自杀掉十余人,缠住了鹿勃早。燕国军队因此得到预警,从慌乱中集结起来。

慕容俊被突如其来的形势吓破了胆,或者他对继续南下征服鲁口有了胆怯心理,想见好就收,撤退!于是和慕舆根说:“敌人还很强大,我们是不是回避一下,撤回去吧!”

在当时的紧急状态下,慕容俊说出这话显然不合适,士气可鼓不可泄。政治家慕容俊考虑的是利弊得失,而将军慕舆根考虑的是我示弱则敌必强,主将一退,燕国军队必然溃败。于是厉声说道:“我众敌寡,敌人正因为知道打不过我们,所以才趁夜色来偷袭,希望侥幸成功。我们南下就是要揍他们,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正面迎敌,好事!怕什么!大王只管放心,臣等替大王破贼!”

慕容俊依然不放心,于是让内史李洪带人护着自己突出营地,来到附近的一座山头上,利用地形优势,加强防守,确保自身安全。这就是政治家,确保自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安全即使暂时处于低谷,也能东山再起!政治家想的永远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政治家永远不会与别人拼个鱼死网破,而将军则不同,当深陷绝地时,只能绝地反击,宁死不屈。

慕舆根集结精壮数百人从中军大帐杀出,直奔鹿勃早而来。此时安置好慕容俊之后,李洪也率领骑兵返回营地,众军合力,鹿勃早顶不住。当偷袭变成正面对阵时,偷袭就失去了意义,鹿勃早撤退,他也是头脑冷静的高手。

鹿勃早退,燕国军队追,一直追了四十多里,鹿勃早边打边退,完全处于劣势。不知道此时的邓恒在干什么,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派人接应,可能他没有余力接应。最终只有鹿勃早成功逃回鲁口,出发时所带士兵尽数战死。

历经此一战,慕容俊士气大衰,于是领兵返回蓟城。这一局,邓恒成功了,代价是几百士兵的生命,但在那个时代,这是他们注定的归宿。不战死在燕国军营,将来也必定战死在鲁口城下。

1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