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新觉罗·猛峨
爱新觉罗·猛峨,又名猛瓘,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孙、肃武亲王豪格第五子。生于崇德八年(1643),顺治十四年(1657),猛峨被封为温郡王。康熙十三年(1674),猛峨逝世,朝廷予以谥号“良”,年仅32岁,史称温良郡王。他去世后长子佛永惠承袭温郡王爵位。
顺治十五年(1658)以后,温郡王府西侧与义王孙可望为邻。中路依次建有宫门、东西配殿、银安殿、小殿、后殿和后楼;东路有几组院落,后院是府中家庙;西路建筑略少,有花园。
温郡王府坐落在东长安街,北边是理藩院后胡同(即后来的霞公府)。温郡王府的前身为清太宗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襄亲王府。虽然襄亲王府在博穆博果尔薨逝前已经完工,但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一直未到府中居住。于是襄亲王府就被赏给温郡王猛峨。

爱新觉罗·猛峨
温郡王府的由兴到衰的历史是短暂的,温郡主猛峨去世之后,他的长子佛永惠在康熙十三年(1674)的时候袭爵,但在短短四年之后就去世,于是猛峨的次子延绶袭爵,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时候降为贝勒。延绶死后,他的儿子揆惠于雍正元年(1723)夺爵。

爱新觉罗·猛峨
猛峨的第三个儿子延信是这座王府里最后一位主人。延信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时候授满洲都统,从征西宁。康熙五十九年(1720)正月,授平逆将军,率兵平定高原,因为表现出众,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许,并封其为辅国公。后来雍正帝即位,延信更是“高官封爵”,先是封固山贝子,再晋多罗贝勒。

雍正帝
雍正五年(1727)的时候,延信返回京城,短短四个月后就被雍正帝治罪,二十款罪名拟斩决。雍正六年(1728)正月,延信被从宽免决。雍正帝在畅春园外盖房三间,将其幽禁,革除他贝勒的衔名,将他的子孙逐出宗室,贬为庶人。
从此以后,延信的后人生活变得窘迫,备受歧视。直到同治元年(1862),后裔锡寿将居住地搬至房山羊耳峪,开垦田地,种树木,家境才逐渐好转。自从延信被废,迁出王府后,温郡王府便空空荡荡,故有“空府”之名。
光绪初年,温郡王府仅剩温良郡王祠仍存。光绪二十二年(1896),因为京汉铁路局的筹办,温郡王府被收回,仅存的温良郡王祠也就这样消亡了。它的地理位置在北京东长安街路北,王府井大街南口西,现址为北京饭店新楼附近。

温郡王府遗址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