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报道:平顶山市民黄先生反映,自己在平顶山市民政医院治疗早泄时,遭遇高价医疗收费及疑似诱导治疗,一天便被收取近万元费用。经三甲医院医生证实,部分项目收费远超市场价十倍以上。后续调查更是发现,涉事医院存在诸多问题,如收费单据不明、医生资质存疑等,而监管部门的回应和处理方式也受到患者质疑。

事实上,类似的民营医院乱象并非个例。长期以来,部分民营医院为追逐利益,不择手段。小病大治、无病称有病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夸大病情,诱导患者接受各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和手术,将患者视为 “提款机”。一些民营医院还存在医生无资质的情况,聘用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此外,乱收费问题也十分突出,收费项目不透明、随意定价、巧立名目收费等,让患者苦不堪言。
民营医院这些乱象,究其根源,主要是受利益的驱使。在资本的影响下,部分民营医院将盈利置于首位,偏离了医疗服务的本质。同时,监管的缺失也给了这些不良行为可乘之机。相关部门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存在漏洞,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民营医院有恃无恐。此外,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得患者在就医时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辨别医院的真实情况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民营医院乱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让患者遭受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也破坏了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如果任由这些乱象持续,将对整个社会的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要整治民营医院乱象,监管必须发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日常监管,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医院,要依法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同时,要加强对医生资质的审核和管理,确保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资格。此外,还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患者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让民营医院的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只有监管不再 “失灵”,民营医院才能回归正轨,患者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