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机产业链全景梳理

狮门说科技 2024-10-12 14:28:49
一、引言

光刻机不仅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设备,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其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前沿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二、光刻机概述

光刻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微电子芯片、纳米器件等微观结构的设备。它利用紫外光通过光掩膜将芯片设计图案投射在光敏材料上,并通过一系列化学、物理过程完成图案转移。光刻机的主要原理是将光源通过透镜、掩模和投影镜组成的光学系统投射到硅片上,然后用化学方法进行蚀刻,形成微细的芯片结构。

光刻机工作原理

三、光刻机的主要构成

光刻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学系统、投影系统(物镜)、掩模、对准系统、晶圆台、控制系统等。

光刻机产业链

光源:光刻机的光源通常采用紫外线激光器,它发射出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如193nm。光源系统还包括激光器、激光光束整形器和光束稳定器等部件,以确保激光光束的高强度、高稳定性和适合光刻的特性。

当前,全球激光光刻机光源产业主要由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子公司Gvmer(作为世界顶尖的激光源供应商)和日本Gigphoton公司所主导,这两家公司都能独立生产基于LPP技术的EUV光刻机光源。

中国光学光源领先企业科益虹源和福晶科技中,科益虹源自主研发193mm高能准分子激光器,以高质量低成本打破了国外垄断,现已能制造主流ArF光刻机使用的6kHz、60W光源。福晶科技凭借领先的KBBE晶体技术,在KBBF晶体这一激光设备关键零部件领域占据主导。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负责将光源发出的紫外光聚焦并传播到晶圆表面。它主要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能够精确聚焦光束并将其投射到硅片上,以实现高精度的光刻。

光刻机供应链核心

投影系统(物镜):投影系统的作用是将掩模(或光罩)上的图形投影到硅片上。它包括一系列的反射镜和透镜,能够精确地调整和聚焦光线,以确保图形的准确投影。物镜的设计和制造难度非常大,需要在保持光学性能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的对准和定位。

掩模:掩模是光刻机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它将电路设计图形化,并将其投影到晶圆表面。掩模的制作过程复杂且精细,需要在微米级别的尺度上实现高精度的图形化。

对准系统:对准系统用于确保掩模与硅片之间的精确对准。它通常包括精密的传感器和机械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掩模与硅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实现高精度的光刻。

晶圆台:晶圆台负责将晶圆固定在光刻机中,并实现晶圆的升降和旋转。晶圆台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晶圆的平整度、温度稳定性和装载稳定性等因素。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光刻机的各个部件的运动和协调,包括光源的开启和关闭、晶圆台的移动和旋转、对准系统的调整等。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提高光刻机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此外,光刻机还包括光刻胶涂覆和显影系统等其他组成部分,以及复杂的机械系统作为支撑和控制部分。这些部分共同协作,使得光刻机能够将设计好的集成电路图形高精度地转移到晶圆表面。

四、光刻机的应用

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显示器件、MEMS(微机电系统)、光学器件等微电子器件。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迭代和微纳米级别的制造需求,光刻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光刻机不断涌现,如EUV(极紫外)光刻机、多层次光刻机、直写光刻机等,为芯片制造带来了更高的制造效率和精度。

五、光刻机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平稳增长。

SEMI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道光刻设备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在晶圆生产设备中占比为20%,仅次于刻蚀设备。光刻机价格昂贵,ASML当前EUV光刻机单价为1.5亿-2亿美元。

根据SEMI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1076.5亿美元,其中光刻机市场占比约为24%,规模达到约258.4亿美元,2023年约为271.3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将增至315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2.市场格局

光刻机技术的演进历程如下:

1955年,贝尔实验室率先引入了光刻技术。随后,在1961年,美国GCA公司成功制造出了首台接触式光刻机,标志着光刻机技术的正式问世。经过六十年的不断发展,光刻机行业迎来了显著的变革。

1978年,步进式光刻机应运而生,为半导体制造带来了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到了1984年,尼康和GCA在步进式光刻机市场中各占据了30%的份额,而正是在这一年,ASML公司宣告成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ASML逐渐崭露头角。2000年,ASML推出了双工件台光刻机,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而在2003年,ASML更是推出了浸没式光刻机,这一创新技术使得ASML一举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光刻机行业的佼佼者。

此后,ASML继续引领着光刻机技术的发展。2013年,ASML成功推出了第一台EUV(极紫外光刻)量产产品,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光刻机行业的垄断地位。

光刻机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前三供应商(荷兰阿斯麦、日本佳能、日本尼康)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中,ASML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日本东京时间9月26日,佳能宣布其最先进的FPA-1200NZ2C纳米压印光刻(NIL)系统,正式交付给位于德克萨斯的半导体联盟——德克萨斯电子研究所(TIE)。

佳能FPA-1200NZ2C

与传统光刻设备相比,FPA-1200NZ2C系统凭借其独特的压印工艺,实现了低至14纳米的线宽控制能力,这相当于当前最先进的5纳米节点逻辑半导体所需的技术标准。此外,该系统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和成本,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了更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此次交付标志着佳能公司继续推动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佳能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在纳米压印光刻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

据预计,2022年中国光刻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7亿美元。上海微电子是国内主要的光刻机生产企业之一(出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其产品主要采用ArF、KrF和i-line光源,可满足IC前道制造90nm、110nm、280nm关键层和非关键层的光刻工艺需求,28nm设备积极研发推进中。此外,还包括华卓精科(未上市)、科益虹源(未上市)、苏大维格、晶方科技、新莱应材、腾景科技、茂莱光学、炬光科技、福晶科技、福光股份、美埃科技、清溢光电、路维光电、芯碁微装等光刻机产业链整机及相关零部件公司受关注。

3.发展趋势

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制造设备,在集成电路制造里扮演着核心角色,光刻技术能将电路图案精确转移到硅片上,达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精细加工。光刻机的分辨率和精度直接关系到芯片的性能与质量,更高分辨率可制造更小且复杂的电路以提升芯片性能和功能。作为高端制造设备,其技术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掌握先进光刻机技术对提升整个产业链地位非常重要。光刻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半导体产业发展,也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微纳制造领域,其高精度和高分辨率让研究人员能制备微米甚至纳米级结构和器件,推动纳米科学、量子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发展。而且光刻机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像光刻胶、光刻掩膜、光刻透镜等材料和设备制造,这为各行业带来商机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集成电路制造流程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微纳米级别的制造需求增加,光刻机技术将朝着更高的精度、更短的波长和更复杂的结构方向发展。

技术以及成本综合驱动光刻机发展

EUV光刻机的出现,让芯片制程最小达到3nm。目前ASML正在研 发High-NA EUV光刻机,制程可达2nm、1.8nm,预计2025年量产。同时,英伟达在23年GTC大会上也表示其通过突破性的光刻 计算库cuLitho,将计算光刻加速40倍以上,使得2nm及更先进芯片的生产成为可能,ASML、台积电已参与合作,届时将带动 芯片性能再次提高。

各个工艺节点和光刻技术的关系

六、光刻机技术挑战与前景

光刻机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如光源的稳定性、光学系统的精度、掩模的制作工艺等。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光刻机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未来,光刻机将广泛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光刻机将在未来的半导体产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0 阅读:0

狮门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