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哪些店铺的数量最多?答案只有一个——药店。

2025年的春天,药店老板们挤在法院门口,手里的“转让告示”比药盒还多。玻璃橱窗上“全场清仓”的血红色标语,像极了这个行业的临终遗言。平均每天274家药店倒闭,曾经风光无限的“医保提款机”,如今成了资本游戏的陪葬品。

十年前,药店是街角最暴利的生意。店员举着医保刷卡机,热情推销着高价保健品,毛利率直逼40%——这哪里是卖药?分明是“合法印钞”!连锁品牌疯狂扩张,一心堂、大参林们高喊着“万店目标”,把药店开得比奶茶店还密集。上海某社区,600米街道挤着5家药店,服务对象却只有1.4万人。“这不是商业,是集体自杀!”

药店崩塌的导火索,是一盒27元的活菌颗粒。电商平台上,消费者比价下单,扣除平台抽成后,药店到手仅14元——连进货价都抵不上!

美团、饿了么的O2O配送更是一刀毙命:大连锁靠供应链优势疯狂压价,中小药店连“上网卷”的资格都没有。
更致命的,是医保监管的重拳。2024年哈尔滨某药店套现过亿的丑闻曝光:手写假处方、超量开药、串换药品……医保飞检席卷全国,单店查出参保人两年狂刷114万买“特药”,最终4家药店涉案金额过亿。“这不是卖药,是抢劫医保基金!”

药店店员小张蹲在倒闭的店门口抽烟:“以前推销蛋白粉提成20%,现在卖集采药提成2块?不如去送外卖!”曾经月入过万的“金牌销售”,如今看着工资条上3000块的数字苦笑。

行业暴利时代,资本教会他们“割韭菜”:高价保健品捆绑销售、首推高毛利药品、用话术掏空老人钱包。可当政策收紧、线上冲击来临,这些“销售天才”瞬间成了失业大军。“我们不是输给时代,是输给贪婪!”
倒闭潮中,有人跪着求生,有人站着转型。重庆某药店挂出“中医药书法班”招牌,老头老太边练字边买阿胶;湖南连锁店引入皮肤检测仪,把客单价拉到300+;河北药店卖起“药膳预制菜”,瞄准养生青年……

更激进的尝试是“去医保化”:抛弃集采药品,专攻高价自费药和商业保险。大参林靠加盟模式收编小药店,DTP药房凭新特药逆势增长27%。“要么转型,要么等死!”

药店倒闭潮背后,是资本狂欢的必然结局。当行业把“医保漏洞”当提款机、把“价格战”当竞争力、把“推销套路”当核心竞争力,崩塌早已注定。

更可悲的是社会代价:30万从业者失业、偏远地区药品断供、老人拿着医保卡找不到一家靠谱药店……“这不是商业洗牌,是人性的破产!”
看完这场资本葬礼,你是痛心还是拍手称快?
